暮之约
繁体版

(3)金兰盛放友永存

    梅县一中位于梅县曾经最为辉煌的地带—老城区,校门前有一个高高的坡,不陡,但是拾层层阶梯而上也很累。入目是高大古老的校门,大红色的木柱笔直地伫立着,红梁青瓦,房顶上的两角相对而立的是两只青色的瓦鸽,使梅县一中更有古典气息和学术氛围。入门正对着的是一块象征梅县一中身份的石碑,上面写着“心体同健,德才双修”,这是每一个一中人都要谨遵的训诫。石碑的后面是一个圆形的文化广场,树木荫郁,假山奇石星星点点,再往里走是一座有着梅县一中独家记忆的历史阁楼,依旧是粗壮而又笔直的红木,前后各十六根,两侧各四根,排列整齐,宛若将军手下的军队,虽未声势但却震撼,两侧各有一个木楼梯连接的是一中的历史展览室,依旧是青瓦不过却不是红梁,蔚蓝色的房梁使阁楼更加醒目。阁楼左边是高三楼,右边是高一、高二年级的楼,后面是寝室楼和实验楼,小小的操场夹在高三楼和寝室楼中间,颇有些许可怜。

    阿瑾和班长入学的那天天气格外的闷热,送新生入校的家长们还没离开便已下起了急阵雨。阿瑾坐在教室看着窗外的大雨,入目皆是家长们奔跑躲雨的狼狈身影。那一瞬间,阿瑾的鼻头酸酸的,周身都是陌生的面孔,大家都在侃侃而谈,忙着认识新的同学,熟悉新的班级,阿瑾是恐慌的。中学时期的经历让阿瑾更加内向而敏感,好在想认识你的人都会来找你,王沁莉和薛敏就是其中的两位。她们是阿瑾寝室的舍友,不过因为没打照面所以都很陌生,完全靠眼缘,聊着聊着才发现都是舍友,慢慢地阿瑾的情绪得到了缓和。

    班长在新的班级也相处的很愉快,不过她还是很担心阿瑾,班会课后班长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跑到了阿瑾的寝室去找阿瑾,她帮阿瑾铺了床,收拾好了东西便带阿瑾出去吃饭,班长就像姐姐一样照顾着阿瑾。

    按照梅县一中的惯例,新生要进行一周的军训,入学第二天阿瑾和班长便站在了各自的阵队里面接受训练,从最简单的站军姿到队列训练,时间在一天又一天地消逝。

    军训汇演的那天,天色不太好,墨色的云团错杂分布,没有一丝丝的光透进来,县领导和校领导陆续在舞台的嘉宾位上落座,台下是一排排整齐的队伍,军绿色的迷彩服将昏暗的操场渲染出了青春肆意飞扬的颜色。军训汇演从开始到结束也不过两个小时的时间,当一切活动落下帷幕的时候校园的广播应景地播出了《军中绿花》,教官们悄悄离场,漫天的雨珠从天而降,似在欢送又似在感动。

    傍晚时分天空开始放晴,阳光从云缝里洒下来,一缕一缕的,形成一束束的光柱,此时阿瑾正挽着班长的胳膊和班长走在热闹非凡的大街上,路边是各种各样、千奇百怪的小物品,吃的、喝的、穿的、戴的应有尽有,当路过一个贩卖玻璃项链的小摊时,阿瑾的目光被莫名地吸引住,班长陪着阿瑾挑选着五彩斑斓的玻璃项链,后来,阿瑾和班长选中了两条泪滴形吊坠,阿瑾的是深蓝色的一枚,班长则挑选的是浅绿色的玻璃吊坠,当阿瑾和班长戴上各自的项链后,阿瑾笑着说戴上吊坠后便是被拴住了,然后变成永远的闺蜜,班长笑看着阿瑾点头称好。班长也看中了一件蓝白相间的条形短袖衬衫,衬衫的右袖上各绣着一朵艳丽的玫瑰,阿瑾说她也想和班长穿闺蜜服,于是阿瑾和班长便拥有了相同款式的衬衫了。

    往后的每一天,只要看到玫瑰阿瑾总能第一时间想到班长以及那件永不褪色的衬衫,回校的那晚阿瑾穿着和班长一样的衬衫,笑的像一个孩子。

    后来在没有班长陪伴着独自旅游的时间里,总有那件衬衫在陪着阿瑾,阿瑾带着它去过草原,去过森林,见过首都,看过凌晨的朝阳,也观赏过夕阳的谢幕,那些独自成长的时间里仿若班长一直陪在阿瑾身旁一样。

    高一的每一天班长都会在一楼静静地等着阿瑾,或者阿瑾在班长班级的门口耐心地等着班长,她们会一起去吃饭,一起去学习,阿瑾和班长约定一定要吃遍学校门口每一家饭店的饭,吃饭的时候她们手拉手飞快地往外跑,路边的轻风带起了班长秀丽的长发,肆意的笑声被留在了茫茫人海中。

    高二的时候开始文理分科,班长选了文科,阿瑾留在了理科班,仍旧是两个毫无交集的班级,但是却无法阻挡阿瑾去找班长的脚步和班长照顾阿瑾的决心。那一年,班长申请了校外住宿,于是班长便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小家,一间很小很小的出租屋,小到只能容下一张小床,两张小小的桌子,那里也成了阿瑾短暂的归宿,为了方便阿瑾自由出入出租屋,班长专门到配钥匙的地方为阿瑾配置了一枚专属于阿瑾的钥匙,班长告诉阿瑾只要阿瑾想去随时就去,她不在也没关系,那里就是阿瑾的小家,阿瑾很感动,她知道她终于有一个无关血缘,无关亲情的家人了,而班长对阿瑾的好成为了阿瑾的糖,每当阿瑾考试成绩不理想或者压力太大的时候,阿瑾都会去买很大一袋蔬菜,然后走进班长的出租屋,和班长慢慢地做着最想吃的饭,班长从不会问阿瑾怎么了,她会停下手边的活,和阿瑾聊着无关紧要的事,因为她足够了解阿瑾,所以阿瑾一个眼神或者一个笑容班长总能猜出一二。

    对于上高三的学生来说,放假就是一件很奢侈又很期待的事了,就连周六周末都会被安排上各种各样的补习,幸好的是梅县一中考虑到要给高三学生适当休息的时间,所以周六晚上不用上晚自习,周日上午补课,下午休息。

    周六晚上便成为了阿瑾和班长相聚的时间,她们会走很远的路只为吃一碗小菜拌面,也会用二十分钟的时间逛完一整条商业街,然后在校门口相对而笑,不可思议地想,为什么商业街这么短,不信邪地决定再走一圈。

    她们会一起去逛超市买好多好多的零食,班长会买阿瑾喜欢吃的辣条,即使自己一根都不能吃,阿瑾会买班长喜欢吃的水果,再买一些酸奶,假装太重拿不走便留一些在班长的出租屋里面。阿瑾会是班长生病打点滴时陪在班长身边为班长买饭,暖手的人,班长也是阿瑾生病时陪阿瑾坐着很长时间的公交车,跨越半个县城去医院买药的人,班长和阿瑾在高中三年的时间里成为了彼此最重要的家人。

    高考结束后,阿瑾和班长只拍了为数不多的两张合照,阿瑾问班长为什么不多拍几张,万一以后见不到呢,

    班长说:“我们无惧离别,因为我们就是彼此的家人。”

    阿瑾明白了最美的回忆留在心里比存在相册里更让人记忆深刻,所以她也不会刻意去用手机记录所有相处的岁月,因为就像班长说的家人无惧离别,在看不见的地方彼此牵挂,在找得到的地方即便是千山万水也会跨越而来。

    录取结果出来后,阿瑾去了东方的一所大学,班长留在了本地并且上了本地的一所大学,每一周的周六晚上她们的电话会隔着千山万水而被接通,依旧似曾经一样聊着无关紧要的事,说着无关紧要的人,但是只要电话一接通彼此就像是打开了话匣子一样,总有万语千言,不忍挂断电话。

    阿瑾说:“班长,我何其有幸能遇见你,感谢你成为我的闺蜜,我的家人,以及我的退路。”

    班长说:“我本是不喜交际之人,但是你是例外,你是我的家人,也是最好的闺蜜。”

    阿瑾说:“班长,我们老了的时候一起看夕阳的约定你还记得吗?那时候要是我们都走不动的话,我们就在夕阳下一起荡秋千,你一下,我一下,好吗?”

    班长说:“以后你去哪都要带上我,我们一起。”

    阿瑾说:“繁花落尽君犹在,金兰盛放友永存,班长,谢谢你。”

    这世间有诸多相遇,每一种都有所不同,而每一种都有所相同,只是,物是人非而已。

    阿瑾和班长的故事还未结尾,但暮老之约在,彼此的陪伴在,那么“日落西山头,人约黄昏后”便不是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