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考开始的激情岁月
繁体版

第201章,正负电子对撞机

    在一九六一年元旦即将到来的时间点,陈国华这边也接到了一个好消息。

    原子所二部的赵忠尧教授给他带来了一个好消息,电子直线加速器已经完成所有的检测,该设备合格,符合设计方案的要求。

    这个好消息,毫无疑问,又将蘑菇蛋项目推进了不少。

    众所周知,蘑菇蛋项目的研发工作,是当前所有工作当中的重中之重。

    而想要完成这个项目,需要攻克一个又一个难题才行。

    类似离子源、电子直线加速器等这样的辅助设备,研发出来之后,只是对于加速质子、氘核等研究罢了。

    而这部分研究,也仅仅只是蘑菇蛋项目当中,微不起眼的一步。

    即便如此,对于内地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突破。

    陈国华很是替赵忠尧教授他们高兴,不过他并没有去原子所二部查看那台加速器。

    毕竟赵忠尧他们已经研制出来了,后续就简单多了。

    不过,就在赵忠尧准备起身离开办公室的时候,陈国华突然说了一句,道:

    “赵教授,不知道您有没有想过这种加速器可以应用在其他领域?比如医学层面”

    后者的话,让赵忠尧愣神了片刻功夫,旋即叹口气说道:

    “我们现在哪里还有这样的时间精力啊?还是先把蘑菇蛋给造出来再说吧”

    作为经历过战争混乱年代的赵忠尧,他太知道蘑菇蛋的威力了。

    当年在清华任物理系教授的他,在抗战之后,不得不被迫辗转到西南联合大学任教。

    后来,内地经历了八年的艰苦奋战(实际上是十四年),因为广岛和长崎,直接取得了胜利。

    第二年,也就是一九四六年,赵忠尧前往基尼群岛参观北美的蘑菇蛋试验。

    之后又前往麻省理工学院、加州理工学院等学校进行和物理学和宇宙线方面的研究。

    也正是因为见识过蘑菇蛋的威力,所以赵忠尧更多的是为脚下这片土地的担忧。

    未来,一旦真的发生战火,势必不会那么简单。

    但凡再来一次抗战,特别是当年在金陵那边的悲惨往事,只怕谁也承受不住。

    三十万啊!

    甚至还远远不止!

    赵忠尧当年可是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人,所以他也很赞同钱学森的‘手中有剑"论的观点。

    支援医学研究?

    呵呵,当年的鲁迅都弃医从文了,现在可不是搞医学研究的时候。

    再说了,那么多人支援医学,也不差他赵忠尧一个。

    毕竟,要是他把精力放在加速器的医学应用层面,肯定是没有多少时间放在蘑菇蛋的研究上面。

    这不是本末倒置嘛!

    清光学二十八年,也就是一九零二年出生的他,今年已经五十八岁了,准确来说,马上就是五十九岁了。

    即将步入花甲之年的赵忠尧,精力本来就不如年轻人。

    听到对方的话,陈国华笑道:

    “赵教授,我不是让您去做这样的研究,我只是想跟您讨论几句,不过您说的也对,还是先完成蘑菇蛋的研究吧.”

    “唔,这样吧,我在振华研究所这边先成立一个实验室,到时候我再安排人抽时间研究一下吧”

    之前于沫离生孩子那次的经历,让陈国华依然印象深刻。

    如果有机会,还是发展一下这些推动一下医疗器械的发展。

    陈国华毫不怀疑上面的智慧,也不会怀疑蘑菇蛋出不来。

    这些都不是他需要关注或者担忧的事儿,反倒是着眼这些他能够做到的事儿,才是他应该关注的。

    按照原时空的历史,就算到了最危险境地,也就是赫鲁想要搞什么外科手术。

    可根本没用,赫鲁根本不知道他要面对的是怎样的人,所以他失败了。

    只因为赫鲁根本赌不起。

    这个时空,陈国华已经提前把一亿次运算速度的超级计算机给拿出来了。

    他不是很确定这玩意儿对蘑菇蛋项目有怎样的帮助,但帮助很大,他是可以确定的。

    何况,他还拿出来了数学建模,以及协助赵忠尧他们拿出来了电子直线加速器等设备。

    相信蘑菇蛋这个项目,只会更快出现。

    所以,他并不需要过多关注这些层面,反而是应该关注其他。

    听到陈国华的话,赵忠尧点点头,笑着说道:

    “你还年轻,确实应该多做一些这样的研究,推动医学发展,对我们这些老家伙来说,最是友好了”

    老人嘛,有很多小毛病,身体机能迅速下降,对医疗设备、医务人员的依赖程度会拔高很多。

    陈国华闻言,笑着说道:

    “赵教授您也还年轻着呢.我送送您”

    把赵忠尧送出振华研究所之后,陈国华感慨了一下,然后找来葛守志。

    “老葛,我们现在还剩余多时间空房子来着?”

    后者闻言,连忙说道:

    “主任,除了阅览室、培训室、会议室等,目前我们还剩余的房间就只有五间了,其中两间是大厂房,三间是一般的房子”

    短短一年不到的时间,原本空荡荡的振华研究所,现在已经被利用了起来。

    八百多名研究员,加上后勤的两百多号人,整个研究所的人已经超过了一千人。

    其实,现在很多实验室,都还能够继续补充研究员。

    要知道五道口这边的房子,原本是某科研单位留下来的,之前邱宗岳说过了,这个科研所单位不仅仅是搞科研的,还有制造、生产等任务。

    有点类似之前的北汽制造厂。

    整个单位是有五千多人的。

    但后续之所以搬走,估计是发展到一定程度了,人口太多了,安置不下去了。

    五九年那会儿的北汽制造厂,也是在突破了一万人大关之后,无法再继续扩张了。

    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