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示录:文明
繁体版

第十章 食物与水源

    如果说,能源是工业存续和发展的血脉,那么粮食与水源就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

    作为直接关系一个人能否存活下去的生存物资,粮食与水源的问题将是祈安工作的重点。

    在这个问题上,天问给出来了许多方案,祈安挑挑拣拣,最终选出来了三套方案通过前后衔接,形成了一个终极方案。

    祈安的想法是这样的:

    无论粮食还是水源,首先第一点肯定是储备!

    因为曙光市还有九十八天的时间,完全有时间来储备一些,而且粮食资源作为战略性资源,曙光市是有储备的,祈安只需要在这个基础上,开启打扫购模式,从全世界疯狂买买买即可。

    但,只靠这些是远远不够的,要知道,曙光市有一亿两千万人,这可是一亿两千万张嘴,这消耗量可是很恐怖的,哪怕祈安全力收购粮食也不可能存下够这么多人吃的,储备粮只能是初期过渡阶段。

    在此之外,还有两个方案进行衔接。

    一个是利用生物基因工程技术,对粮食进行改造,使他们能够适应恶劣环境正常生长。

    毕竟,哪怕储备再多,总有坐吃山空的一天,只有有出有进,才是良性循环。

    所以,在收购储备粮食资源时,祈安还需要召集科研院所对粮食进行攻关,使它们能够生存下去,不说产量能不能维持住,至少要先能在那种末世环境中生存下来。

    那么,第三个方案则是补充方案。

    根据天问给出的资料显示,曙光市的第五区科研院已经研发出一种技术,他们可以通过特种酶利用二氧化碳直接合成淀粉!

    这个技术的出现,直接给祈安燃起了一丝希望。

    如果这个技术可以量产,那么粮食问题将不再是可以危及人命和城市暴乱的关键!

    是的,比起人命,祈安更害怕因为粮食引发城市暴乱。

    祈安在这片土地上二十年的经历,让他深深明白,如果人无法吃饱饭,那么他们会想办法让自己吃饱的。

    所以,作为危及人命的底线,祈安对粮食资源看得极为重要,生怕有一天会阴沟里翻船。

    但,当祈安看到这个技术时,祈安突然感觉粮食问题好像不是很困难了。

    根据天问给出的资料来看,一亩小麦投入产出比为1.1,而通过特种酶利用二氧化碳直接合成淀粉的投入产出比为1.9。

    不要小看0.8的差距,当这个0.8乘以亿倍后,再小的差距也会成为天堑!

    当然,这个方案不是完美的,最大的缺陷就是成本。

    由于是新技术,受限于成本,无法大规模推广。

    但是,这个问题对祈安而言,其实并不是很困难。

    好了,粮食问题祈安将思路理顺以后就可以下派,准备着手开展了。

    比粮食问题更严峻的是水源问题,准确的说是干净水源的问题。

    一个人不摄入食物最多可以坚持六周,而如果不摄入水源的话,最多只能活一周!

    更关键的是,食物不一定要是粮食,也可以用肉类代替,而水源可不行。

    与粮食问题相比,水源问题的解决办法就少的多了。

    天问只给出了两个办法。

    第一,储备干净水源

    第二,净化水源。

    第一个办法,只能用来短期过渡。

    想要长久生活下去,只能选择净化。

    天问给出的净化,有两个方向,第一个就是对被污染的淡水进行净化。第二个则是对海水淡化然后再净化。

    这两个办法核心都是净化。

    与粮食问题不同的是,水源净化技术其实是比较成熟的,只不过效率低而已。

    一般对核污水净化有物理沉淀与吸附、膜技术分离以及电场分离等。

    这些技术全部都可以实现对核污水的净化,但是无一例外,效率都十分低下。

    这个目前是没办法解决的,只能靠堆量尽可能的提高效率。

    所以,水源问题的重点就落在了储备上,既然无法提高净化效率,那就尽可能的多储备干净水源,为净化提供充足的时间。

    思路确定下来,祈安打了个哈欠,这才发现,居然已经凌晨一点,浑身的疲倦袭来,祈安缓缓进入了梦乡。

    一夜无梦,祈安睡得很香甜。

    “嘀嗒~”

    祈安被餐铃吵醒,肚子发出一阵咕咕的叫声,将祈安强行从朦胧中清醒。

    机器人一如既往地将托盘放在办公桌上,麻溜的退出了房间,好像生怕祈安刁难一般。

    祈安揭开盖子,托盘中放着一碗胡辣汤一口下肚,咸香的汁水顿时让祈安精神饱满。

    祈安三下五除二得吃完早饭,立刻开始着手推进粮食与水源方案的实施。

    第五区作为曙光市的农业基石,第五区的科研院和科研所是整个曙光市对粮食资源最了解的地方。

    祈安照例将两名负责人招来开会,祈安将方案告诉了二人,二人都没有反对意见,却也没有提出什么建设性方案。

    想想也是,天问作为曙光市的大脑,只要出现在曙光市管理系统中的东西,没有一个不经过天问的,天问虽然无法在专业领域代替专家,但是这种方向,却可以说是整个曙光市的南波万。

    随着两名负责人离去,粮食问题得到解决,水源问题,祈安准备亲自监管。

    与别的不同,曙光市没有专门搞水源的区,祈安只好从十三区抽调出海水淡化的人员,从一区的科研院中将净化人员借调过来,组成一个联合小组。

    他们的任务不是对技术进行攻关,而是负责组建水厂,负责净化和淡化水源的水厂。

    尽可能的组建水厂,越多越好,多多益善。

    至于水源储备问题,祈安选择了可以二十四小时连续工作的机器人进行推进。

    祈安调集了曙光市十分之一的机器人,开始在十三区日也不停的建造水库。

    与此同时,水厂就建立在水库边上,轰轰烈烈的保卫水源行动也在开展。

    祈安将水源问题安排下去以后,生死攸关的感觉终于放松了一点点。

    其实,祈安明白,自己做的这些东西,全部都是锦上添花,有没有意义,还要看天问那边能不能成功,如果天问不能成功,那么这些东西不过是画蛇添足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