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坑作者的填坑日常
繁体版

第二十九章:青玄国

    萧景桓冷哼一声,道:“巧妇,你说你是巧妇,可国库的进项一年不如一年,你这户部尚书,难辞其咎。”

    纪禹安听闻这话,急得双目赤红,正要叫屈,张怀生抢先开口,向萧景桓问道:“殿下的意思是,不仅要节流,更要开源,是这个意思吗?”

    萧景桓在张大人面前不敢造次,收敛脾性,才温声说道:“先生,学生这两天听了一个人的故事,我感触很深,这才有了修路的想法。”

    各位大人暗自交换了下眼神,都从对方的眼神里看出了震惊,张怀生更是抬头看了眼皇帝,见皇帝依然面无表情,端坐高堂。

    张怀生暗暗心惊,他赶忙收敛心神,开口应承道:“臣,洗耳恭听!”

    “先生,这故事说的是一个外地客商,来到了京城一家客栈投宿,进店时,他提出要看下房间,若满意了,再入住,掌柜的提出要押一两银子在前台,入住就当是房钱,看不上,你出门时这钱必定双手奉上。”

    “什么客栈有这规矩,不妥不妥…”礼部尚书听了,连连摇头说道。

    礼部尚书话音还没落,殿内传来一声清脆的声音,是皇帝将茶盏放在桌上发出来的。

    礼部尚书李熙恒眼睛可见的抖了抖,再不敢多说一个字。

    萧景桓冲自己的父皇甜甜的笑了一下,接着说道:“客商随小二去看房间时,客栈掌柜拿客人付的一两银子去对面肉铺把以前欠的肉钱付了,肉铺老板拿到钱,又跑到城外养猪场把猪钱结清,猪场老板拿了钱,跑到客栈把他的酒钱付了,猪场老板刚走,看房的客人下来了,说,房间太差,不住了,客栈老板拿起从猪场老板那收回来的钱,交给了客人,客人这才走了。”

    故事说完,殿内又安静了一会,吏部尚书林景承很快嗅到了一丝不同寻常,上一次殿下提出以商养伤的举措,这次好像又有重用商人的迹象,他硬着头皮问道:“殿下,这是打算重商轻农?”

    皇帝听了这话,眉头就皱了起来。

    张怀生听了萧景桓说的这个故事以后,心里隐隐升起一丝期待,林景承的话,他听了不以为然,只是一副恍然大悟看向太子殿下,笑着的问道:“商人,好比我们手里的刀,用得好了,他可以开疆辟土,用得不好,他才会伤人伤己,殿下是这个意思吗?”

    “先生,人是不容易满足的,他只要有了钱,就会想要吃好喝好,吃得饱饭了,就想换个干净的衣服,衣服有了新的,就会想盖个宽敞的房子,,先生觉得重商可行吗?毕竟,种地只能解决温饱。”

    吏部尚书李熙恒不认同的反驳道:“殿下,商人重利轻别离,若民众纷纷效仿,种地的恐怕没几人了,民以食为天,我认为不可行。”

    户部尚书纪禹安,听了太子殿下的话,犹如醍醐灌顶般,豁然开朗,原谅殿下并不是一时兴起,而是深思熟虑后才有的这个想法,心里正开心呢。

    就听到了李熙恒不统一的意见,好怕陛下被他说的,纪禹安当下也不管不顾的就开口跟他争论道:“你可别目光短浅了,这要是发展起来了,咱国库别说修路了,全军能从上到下的冬衣换个遍都没问题,到时候钱有了,去别的地方买粮就是!”

    吏部尚书气得直瞪眼,这憨货,等到缺粮的时候,你能买个屁,当即引经据典的反驳道:“曾经的那青玄国如果被灭国的,你心里一点数没有吗?”

    青玄国十年前被灭国了,被灭国的方式特别奇特,落败的很迅速,短短的一年时间不到。

    青玄国亡国的前一年,邻国来了一个商人,高价高量的收购青玄国的蚕丝,青玄国民众见此,纷纷弃农养桑,虽然养蚕的农户赚的盆满钵满,但第二年,举国遭遇了有钱却买不到粮的悲惨境地,最后,被紫阳国轻而易举的拿下了那个富得流油的青玄国,一举两得。

    在座的各位,显然都对本国曾经的光辉历史耳熟能详,饶是十分赞同的张怀生和纪禹安,也不由得把视线定格在了皇帝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