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娘子不可能是大佬
繁体版

第27章 文会宴,第二次阶级转变(1)

    下山以后,萧朔去了一趟便民食肆。

    现在生意已经很好了,甚至有官府常来捧场。

    捧场的同时,也明里暗里的打压着便民食肆——

    原因无他,商人赚钱,忌惮的是世家和朝廷。

    要是官商勾结,那皇帝这个位置就不要做了,直接成傀儡吧。

    萧朔明白这一点,但每每看到虞韬要对官吏赔着笑脸的时候,心里总不是滋味。

    从便民食肆回来后,虞九龄看到萧朔闷闷不乐的,便询问了缘由。

    萧朔简单说了一下。

    “那些做官的,名下不也有田产,以及各种铺子,只不过都不曾放在明面上。”虞九龄笑,

    “所谓官商勾结,无非是世家和朝廷怕那些野心膨胀的商人越俎代庖罢了。若是老老实实地做生意,带动大乾经济发展,朝廷拉拢你都还来不及呢。”

    大乾经济发展,全靠各路商人带动。朝廷如果真的要大肆打压商人,就不会有现在各路商业的兴起了。

    萧朔点点头,想起什么:“娘子,我决定了。不久之后巴郡郡守举办文会宴,我要去参加。”

    “夫君这是想要走仕途?”虞九龄挑眉。

    “嗯。”萧朔再次点头,“仲儒先生为我向郡守递交了投刺,我是可以去赴宴的。”

    这个时代,光有钱不行,得有权有钱,才能保住他的小娘子。

    所以萧同志决定去参加文会宴。

    “我支持夫君。”虞九龄踮起脚尖,吻了吻萧朔的薄唇,眼角弯弯,“待来日,我若成了官夫人,一定要告知我的那些姊妹们,让她们瞧瞧我找了个顶好顶好的郎婿。”

    萧朔红了耳朵根子。

    娘子,别夸。

    夸早了他就社死了。

    与虞九龄商议后,萧朔彻底做了甩手掌柜,把生意上的事情完全交给了虞韬,自己专心于研读各种书籍,顺道修炼健身。

    很快,卯先生便发现萧朔在练习剑法的同时,背诵各路古代大佬留下的传世名篇。

    “三心二意,可做不成大事哦。”卯先生笑着开口,“你对这些名篇,有何见解?”

    “学生只能背诵,对里面奥义只是略懂皮毛。”萧朔停下手中练剑的动作,老老实实摇头。

    他是穿到这里才接触这种古文的。

    “下回再来时,可以把那些书带上,若有不懂之处,我也可指点你一二。”

    “先生也懂这些?”萧朔惊奇。

    “我游历诸天万界,见过女娲补天,见过黄帝逐鹿一战,见过大禹分九州,见过诸子百家争鸣,也见过未来的三千世界——你所说的那些,不过是万千书海里的一点知识,我自然是懂的。”

    萧朔点点头,忽然一愣。

    女娲补天?

    逐鹿一战?

    大禹分九州?

    他这位师傅难道真的是某位隐世的大佬?

    “莫分心,好生修炼。”卯先生看破他的想法,笑了一声,坐到院子里的青石台阶上,“待你突破到结丹境,我给你讲讲我召出分身游历诸天万界时遇到的趣事。”

    “好!”

    萧朔开始专心修炼。

    在这之后不久,萧同志真的将古书带入了空间,在不懂之处画了圈,请教卯先生。

    卯先生看着整篇竹简上的红圈圈,沉默片刻,耐着性子为萧朔一一讲解起来。

    卯先生的讲解思路和仲儒先生一样,却又不太一样。

    萧朔听着听着,忽然感觉自己的脑子里某条路被打通了。

    原本一知半解的东西,在卯先生的细细讲解中,成功让萧朔悟了这些道理,并能做到举一反三。

    某一天,卯先生出了一些题目,让萧朔做出自己的见解。

    这算是第一次正儿八经的考验,萧朔有些紧张,回答得磕磕绊绊。

    “莫怕,若要入仕,以后面对的便不是我一人,而是千人,万人。”卯先生面色温和地鼓励,“把你的见解说出来,不要在意别人的眼光。”

    卯先生的亲和力太强了,萧同志很快消除了心中紧张,将想到的内容说出口来。

    随后摸了摸后脑勺,颇有些不好意思:“学生愚笨,学艺不精,这番解释让先生见笑了。”

    “有的人才华高却不露锋芒,所以看上去很愚笨;有的人没有真才实学,却装出一腔才华的模样,在别人面前班门弄斧。

    大智若愚和大愚若智,为同样的四个字组成,只是顺序调换了一下,意思便不一样了。照林,你不是后者,遂不必自谦。你的见解虽言语简单,但很是精妙。”

    卯先生笑,眼神里带着萧朔熟悉的鼓励,

    “此番文会宴,可去矣。”

    “先生,若学生让您丢了颜面怎么办?”

    “人不可能一辈子都那般顺遂。像你原先所在的那个时代,你不也是经过一番坎坷,才获得了成就么。”

    萧朔一愣:“先生怎知——”

    “从我见到你的第一眼,我便看出了你魂魄来自于异世。你的那个时代,比起这里,好上很多。但也有美中不足的地方,比如说,人们的贪欲,是现在的数倍。”

    萧朔点点头。

    确实。

    资本家们已经渗透进很多地方了。

    不过经过与卯先生的一番谈话,萧朔心头确实轻松了不少。

    文会宴不能入仕有啥,他总能遇到像卯先生和仲儒先生一样的伯乐。

    朝卯先生作揖一拜,萧同志离开空间,收拾了行囊,信心满满地策马奔赴巴郡治县江州县。

    他离开这一日,恰逢清明。

    清明时节,微雨纷纷。

    仲儒先生在虞九龄的陪伴下,去了剑门关。

    虞九龄撑着伞,看着这位戴着蓑笠的老人,在一片荒芜的地上缓缓行九拜礼。

    “老先生,夫君近来刻苦用功,此番文会宴,必能崭露头角。您不必担心。”走过去将仲儒先生搀扶起来,虞九龄轻轻开口。

    “老夫只盼着,他不要再向他们一样,让老夫眼睁睁看着——”仲儒先生的话音到此处戛然而止。

    原因无他,这位满头华发的老人已经眼眶通红,甚至开始微微地哽咽。

    虞九龄拍着老人的背,温声开口:“有我在,一定会让他重蹈覆辙。”

    当年的那一幕,她一定不会让萧朔再上演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