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辉同行
繁体版

第二十八章 基础丹石课

    从苹山村回来后的方易,又完成两个简单的任务后,终于等到他一直期待的公讲课。

    除却每三年一次的外门考核那次,每一节气的时候都会有长老开设课堂进行演讲,其演讲内容一般会提前三天进行通知,以方便弟子选择。多数弟子,一般只要是没有听讲过的内容,都会选择去听上一听。主要是因为便宜,哪怕是遇上不是自己所修炼的方向,但也不妨碍去增长些见闻,有时候甚至会有内门弟子同堂听讲。

    灵台宗弟子在宗内获取修炼学识的途径一般有四个途径:师傅传授弟子,如蒋柳卿成为贺长老的弟子,就可以直接在贺长老那学习;花费较多的贡献值来换取长老的教导,方易还是杂务弟子时,就曾见过一名弟子花费1000贡献值来求解三个问题;也可以去藏经殿花费贡献值暂借书籍来学习;最后,则是每15天一次的公讲课,参加公讲课的弟子每次也只需要100贡献值,而且还可以提问一些与之相关的问题。

    一般每次会开设三个不同类型的公讲课,如这次的是基础丹石课、基础战斗技巧课、基础符箓课。因为恰逢刚刚经历完外门考核,宗门一下子涌入一批的外门普通弟子,所以这段时间都会是以基础学识为主。

    因为手里有着一本《基础丹典》的缘故,方易选择了韦世隆长老的基础丹石课。

    虽然并不打算成为一名专职的炼丹师,但学习一下,自己以后起码能炼制一些一、二品丹药也是不错的选择。

    关于韦世隆长老,方易之前听有一些关于他的传言,主要是从蒋柳卿口中听说的。

    据说这位韦长老起初是云国三宗之一药谷的外门长老,后因一些事由,才改换门庭加入到灵台宗,成为内门长老。此事当然也引起了药谷的不满,后面是由灵台宗的祖师爷亲自出面才令药谷不再追究。而这位韦长老是灵台宗现今唯一的一位四品炼丹师。

    还有传言说田青禾长老从内门搬出,来到外门当长老,也与这位韦长老有着一定的关系。但愿不是真的吧!不然方易很难想象下次面对田长老时,他会以何种眼光看自己。

    灵台宗没有专门设有讲课的场所,所以每次公讲课的场所都不是固定的,如基础战斗技巧课是在外门演武场,而基础丹石课则是在丹殿的别院里。

    此时院内大约有三四十名弟子,而韦世隆长老则坐在北处临时搭建的讲堂上。

    韦长老给人最直接的印象是略显清瘦的脸庞上的鹰钩鼻子,和一双深邃的眼睛。

    “自丹祖姞妊编修《丹石引》以来,丹术之道为人族崛起的事业贡献了汗马功劳……”

    讲台上,韦长老先是讲起了丹道发展的历史,其声音顿挫间,倒是有一番声文并茂之感。哪怕是这些内容大体和他在《基础丹典》看到的大体不差,但依然令方易听得滋滋有味。

    在讲到一些假说在实践中如何被推翻或证实的内容时,更是尽可能通过简易的实验来论证。而后还当场在不使用任何丹炉的情况下,运用了五种方法来炼制培元丹,以便众人更为直观的看到丹药在炼制时候的变化过程,并详细分析其中的优劣。

    最后韦长老还提及到一个有违传统丹道的方向——毒丹。

    何谓毒丹:毒物炼制之药,报废之丹,丹药之毒,溢补之物。

    其中,所谓的丹药之毒与溢补之物,令方易较为好奇。

    而后,便在提问环节为方易做了解答。

    一名弟子在得到韦长老允许后,向韦长老询问道:“弟子愚钝,不知何为丹药之毒和溢补之物?”

    韦长老回答道:“丹药之中或多或少都含有一些‘药尘’,这些药尘几乎难以清除,会随着丹药的摄入,积累到脉络之上。而药尘积累到一定程度之时,则会影响到灵元的循环,如武者的秽尘一般,能坏人修为。此为丹药之毒。而溢补之物,则如虚不受补,大虚之下,行大补之药,甚于杀人;又如淫春之药。”

    下一位弟子则提问道:“那该如何避免药尘?”

    韦长老答到:“无可避免,只能少服用丹药和服用含药尘少的丹药。其实,也无须过于担心,丹道发展至今,现今的炼制方法已能除去绝大多数的药尘。”

    随后,又有弟子问道:“为何丹道为小道?”

    韦长老回答道:“或许是我们这方天地没有丹道的根;又或许只有在七品丹药问世的时候,我们才知道丹道真正的路,而这需要古今来者共勉之。”

    在第三个问题答完后,这堂课也便是结束了。方易意犹未尽地顺着人群离开了丹殿。

    这堂课对于方易来说是受益匪浅的,起码那五种炼制培元丹的演练,就让方易在炼丹一途少走许多弯路,更何况还增长了关于毒丹的见识。

    毒丹的起源已经无从考究,可能自于丹祖姞妊开始就已经存在了,但真正开始流传的却只有不到四百年历史。

    毒丹的广为流传也让本无战力的炼丹师摇身变成可杀人屠城的恶魔。曾有毒丹师炼制毒物,借顺风毒杀一座城的三百万之众,其中的四境武者和元婴期修士都没能逃过。而这也令众多正统炼丹师所不耻,更是引起大陆不断有人自发剿除毒丹师。最后,在星辰阁出面后,令所有毒丹师都要登记入册,接受监督管理才得以平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