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没结束
李元昊退走了,范雍写了奏报送往京城,赵祯接到战报很兴奋,大宋打赢了这次战争,即刻让文彦博去封赏众人,顺便把黄德和押送回来,这次大战表现最差的就是他,差点坏了大事。
黄德和的罪证清清楚楚,因为方移星给记在小本子上了,又有刘平、石元孙、郭遵等将领佐证,文彦博其实没什么可以查的,只是文彦博自作主张没有将黄德和带回去,而是直接在军营前斩了,并上书皇帝说军中的过错就该用军中的法度处理,没有押回去的必要。赵祯收到奏章也是默默无言。
这时候的文臣权力很大,七八品的文官就敢和三品大员叫板,更不说武将、太监了,看看吕夷简看到范仲淹心里发不发毛。
但是出现了一件很恶心的事情,永兴军兵马钤辖卢守勤,本来就不是武将出身,不会带兵,原来是是个礼宾官,为皇帝修陵寝的,但是太后入葬时发现陵寝内有地下水,被贬到永兴军做军事长官,元昊来犯时他就在延州,因为胆小不敢出战。不敢出战没事,但是和范雍搭档,多次组织李士彬等出城救援,很猥琐了,猥琐也不怕,但是战后记录战功时,却不行了。
也不知道是范雍念在诸将都有战功,唯独卢守勤没有,就想着把谁的战功给匀给他点,把谁的战功匀给他呢?思来想去,最后把狄青的战功记在了卢守勤身上。狄青原来是罪犯发配到边疆的,脸上刺了字的,范雍提拔他做了自己的亲兵,他日子才好过一些。其实范雍对他的恩情到这里就结束了,但是他不知道自己已经被皇帝惦记上了,只当是范雍提拔他,也就没说什么。
这时有人不服气了,方移星是军中书记官,主管发放俸禄、记录战功,狄青的战功他是最清楚的,现在范雍跟他说要记录到卢守勤的头上,当场就翻脸了。
方移星刚来军中时,他看不起武人,刘平、石元孙等人也看不上他,只当是一个上官对待,手不能提、肩不能挑,可能过个一年半载就调走了。但是没想到的是方移星当时第一件事就给他们找不痛快,为何?只因军中多是克扣军士俸禄,往往是个钱,拿到手的只有五个,方移星掌管发放俸禄后,杜绝了这种事情,与其他几个书记官亲自发放,他本来事物就不多,几万人的俸禄或两月发放一次,或三月发放一次,虽然时间长,但却是足额,底层士卒对这位书记官很是喜欢。若是刘平、石元孙等人,也不至于为难方移星,他们是将官,有品级的,而且品级不低,每月俸禄也十分丰厚,但是手下小校就不行了,他们在军中之所以日子过得滋润,多是克扣些士卒的俸禄来的,所以经常在上官面前诋毁方移星。
这次战事,方移星虽然没有亲历战阵,却是他将黄德和绑了回来,又带回了逃兵,一下子让他在军中威望几乎胜过刘平、石元孙等将军,他更觉得自己使命之重。现在范雍让他作伪,他哪里能答应,若是这次做了,往后士卒们怎么看他?所以严词拒绝道:“我是军中书记官,陛下设此官职,就是杜绝军中谎报战功的,知州让我作伪,那我这官还怎么做?”
范雍不能回答,这事他本就不占理,又是给一个太监请功,说不过去。这时文彦博也在延州,听说了后疑问道:“狄青以千骑破西夏万人,古之强将也不过如此,怕不是谎报战功吧?”
方移星顿时怒了:“大人是说我记录有误,包庇下属吗?”想了想又,觉得文彦博是在为范雍说项,于是又道:“两位如此如此袒护卢守勤,他的亲戚难道也是宫中的哪位美人不成?”
这话就诛心了,范讽巴结尚美人的事情在士大夫之间沦为笑谈,时人多以为耻,现在方移星拿这件事来恶心范讽和文彦博,两人不敢再为卢守勤邀功,只能作罢。
这件事传出去了,不难被人知道,一个六品的书记官,因为占理,力抗两位大佬,方移星在军中声望更盛。以前一些告状的什长、伍长、小校等等,也不敢再告了,这位爷是真刚啊,不愧是文臣出身,说话就是硬气。
其实刘平也是文臣,正经的进士及第,只是能文能武,又在军中任职,士大夫不自觉的将他排除在了文臣的行列。后来的张亢也是,而且张亢本人长得膀大腰圆、凶神恶煞,行为做事又乖张豪放。
李元昊这边就不好过了,退走时不死心,仍然想劫掠一番,否则回去没法交代,立国之战就打了个这?让宋军按在地上摩擦了。
但是范雍、李士彬提前做了准备,竖壁清野,回去的路上连根毛都没捞到,只是把金明砦等攻下来的一些砦堡搜刮了一遍,稍稍回了些本。但是回去的路上又遇到了大将周美的袭扰,西夏士卒已经没了战心,只想快点回去,又丢下了一批牛羊马匹,很闹心。
各部族离心,宋军又骚扰,李元昊没办法,派人去向延州求和。这次是真的求和,但是范雍看到信后又吓出一身汗,咋的,还要打?但是探子回报西夏确实在退,又不知该怎么办了,于是将信送到夏竦处,夏竦和范仲淹、韩琦商议,觉得元昊刚刚战败,回军途中怕宋军袭击,所以才写信和谈。范仲淹和韩琦也主张和谈,并下令周边将领重新夺回了金明砦等地盘。
只是和谈尚在进行时,李元昊已经回到西夏境内,瞬间翻脸,几乎要斩杀夏竦派去的使者,若不是使者硬气,说还有宋军截后路唬住了李元昊,只怕性命难保。
夏竦觉得丢了面子,发下悬赏:“谁能提李元昊首级来,赏钱五百万贯。”
这是痴人说梦了,李元昊再不济也是西夏国主,即便是宋朝的普通官员,首级是说拿就能拿到的?李元昊听说了夏竦的悬赏,哈哈大笑,戏谑的也发出了悬赏:“谁能提夏竦首级来,赏钱两贯。”
这件事又让夏竦成为宋夏两国边境的笑谈。
这次战事过后,赵祯从奏报中看到范雍的怯懦,觉得他不再适合待在延州前线,于是让庞籍接替范雍出任延州知州,兼任鄜延路都总管,算是军政一手抓。范仲淹知庆州,负责环庆路,韩琦负责泾原路,都是军政一手抓。用文臣做守边大将,宋朝也是独一份。
因为边境战事,张士逊在中书已经力有不逮,赵祯让张士逊致仕了,论坐镇中书调度天下的能力,也只有吕夷简能胜任了。
王曾与吕夷简火并后,都贬到地方,但是王曾年纪大了,因为这件事心中落寞,第二年就病逝了。说起来王曾去世前,有一颗流星曾坠落在王曾的住所,将几间房屋都毁了。周跃当时也在山东,专程从海州赶到郓州,来看陨石。周跃上门拜访时,老人已经预感到自己不久于人世,但也没有说什么,只是周跃取走那一小块陨石,或者说是陨铁时,问了一句:“你是不是在做什么事?”周跃说在做研究。这种知天命的人好像真的有一些玄乎。
赵祯将吕夷简又召回中书做了首相,但是范仲淹在西北住持边事,这俩人这几年也不闲着,各种搞事,范仲淹已经把吕夷简当做自己的一生之敌了。现在范仲淹手握兵权,如果再找吕夷简麻烦,一个冲动会不会带兵杀回来。赵祯很不放心,于是想学武则天化解狄仁杰和娄师德矛盾的手段,写了一封信给范仲淹,撒谎说之所以如此重用他,是因为吕夷简的举荐,你在边境用心军事,不要再找吕夷简的麻烦了。
范仲淹不知道真假,于是回信说自己弹劾吕夷简全是因为国事,没有私人恩怨。又给吕夷简写信,也说了自己与他全是政见不同,并无私怨,以前种种,多有得罪,您宰相肚里能撑船,咱还是以国事为重,一起共渡难关。
吕夷简精明,一看就懂了,就是说俩人有恩怨是真,但是现在他范仲淹在边境打仗,你老人家别给我使绊子,物资粮草给我供着,否则弹劾死你。于是两人接下来几年开始井水不犯河水。
范仲淹和吕夷简政见不同的事情摆平了,但是又有了军事理念不同的事情,而且还是和自己最牛的小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