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天后穿越大秦,我选择自曝!
繁体版

第六十六章:修什么长城?把匈奴灭了不就好了?

    秦宇见俩人这么快就化解了误会,随即向着嬴政行了一礼,缓缓说道:“欲使大秦边军以一当百,便需要制造出火药,火枪,火炮。”

    “欲制造火枪与火炮此二物,除了许多能工巧匠之外,必不可少火药,而火药的制作,还需用到那些方士。”

    “故此,宇斗胆为那些方士求情,不知陛下可应允否?”

    嬴政闻言,虽然不知道秦宇说的火药,火枪,火炮是什么东西,但既然秦宇这么说了,那肯定是好东西,他只需要等着秦宇将之制造出来就行。

    在思索了片刻后,嬴政缓缓说道:“那些方士胆敢为朕献上毒丹,罪当问斩!”

    “如今先生为之求情,那朕便免其死罪。”

    “然死罪可免,活罪难逃。”

    “自今日起,一众方士打入奴籍,尽数交由先生执掌。”

    “至于能工巧匠,可于将作少府之中调拨。”

    “若先生愿意,朕可把将作少府左中侯一职给先生,以便先生调动工匠行事。”

    嬴政语气诚恳,满眼期待。

    “多谢陛下厚爱。”秦宇道了声谢,然后摇了摇头,道:“宇此前说过了,此来咸阳,并非为求官职爵位。”

    “陛下能采纳宇之谏言,宇便心满意足了。”

    “这将作少府左中侯一职,还是留给更合适的人吧。”

    “至于人员调动之事,就有劳扶苏公子了。”

    这个职业作为九卿之下的属官,已经不算低了。

    秦宇一介白身,上来就能有这样的开局,其实已经是无数人做梦都不敢想象的大好事了。

    而秦宇也并不是真的不想要爵位,不想入朝做官,他长这么大别说当官了,就连个小组长都没做过,总听人说什么大权在握,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什么的,若说不好奇,那肯定是假的。

    只是他在前来咸阳之前就已经打定了主意。

    在没有彻底取得嬴政的信任,且拥有自己的班底之前,都不会在朝堂之上露面,以免招来有心之人的妒忌,为自己增添不必要的麻烦。

    毕竟秦律之中的连坐制度可是比较厉害的,他若为官,便要为自己手下的所有人负责。

    负责的范围广了,也更容易被人算计。

    他如今才刚刚见到嬴政,自己心中的理想才迈出了第一步,还有那么多的后世文明火种尚未播种,华夏后世的历史尚未改变,身负使命,岂敢轻薄自身?

    基于此,这才推辞了嬴政给的将作少府左中侯一职。

    反正他现在已经见到了嬴政,而且也抛出了足够多的猛料,只要嬴政不傻,都不可能会忽视他。

    相比起那些官职,嬴政对他的信任和支持显然更加重要。

    只要有了嬴政的信任和支持,人手什么的那不是想要多少有多少吗?

    权利的感觉,不当官也可以品尝到。

    至于美人……想来也是不缺的。

    当然,在这个过程之中他也可以积累自己的班底。

    等到干出一番恢弘的业绩,拥有足够多的班底之后才入朝为官,岂不是更加稳妥。

    而一旁的扶苏听到秦宇居然拒绝了官职,不清楚秦宇打算的他不由得轻叹一声,夸赞道:“先生不慕名利,一心为国为民,真乃忠义之士!”

    “先生有此大愿,扶苏定当竭尽全力支持。”

    “先生尽管放手去做,所需一切事物,以及人员调动之事,全部交由扶苏来办便好。”

    而嬴政见秦宇拒绝,也没有继续强求。

    嬴政很清楚,像秦宇这样的人往往都有着自己的认知和谋划,不肯入朝为官是有着一定的顾虑,要想让秦宇答应入朝为官,就只能等秦宇的顾虑消失才行。

    到了此刻,秦宇之前所说的大秦四危已经解决了三个,最后还剩下嬴政的雄心壮志之危。

    想到此,嬴政不由出声询问道:“先生刚才说朕以一世之民做百世之事,过犹不及,致使百姓老无所养,幼无所依。”

    “此间种种,朕又何尝不知?”

    “可北方匈奴时常南下劫掠大秦边境百姓,若不修筑长城,长此以往,边境必然溃烂。”

    “大秦经过历代先君呕心沥血方才打下来的土地,一分一毫,朕都决不能使之丢于朕手。”

    “如今大秦一统天下,疆域空前辽阔,若不决通河川堤防,修建驰道,以利水陆交通,如何统领天下?”

    “先生既是后世穿越而来之人,可有解决之法?”

    秦宇略微思索片刻,笑道:“解决之策自然是有的。”

    “修筑长城的目的不过是为了抵御匈奴罢了。”

    “倘若将匈奴彻底灭绝,岂不是不用修筑长城了?”

    “彻底将匈奴灭绝?”嬴政眼眸一亮,追问道:“先生可是已有妙计?”

    秦宇点点头,道:“匈奴比之大秦,唯一的优势便是匈奴以游牧为主,没有固定居所,且骑兵行军迅速,来去如风,时常让大秦军队找不到主力,无法对之展开歼灭之战。”

    “针对于此,大秦只需要建造一支精锐骑兵,且广派斥候绘制匈奴地图,找到匈奴主力所在,便能一举将之歼灭,永除后患。”

    “精锐骑兵如何建造?”嬴政追问道。

    这个道理他也不是不懂,但关键就在于大秦与六国之战大多都是以强弓硬弩,战阵,战车交战,通常都是步兵为主。

    骑兵的发展很是薄弱。

    他需要一个专业人才来为大秦打造一支精锐骑兵。

    秦宇回忆着穿越之前查到的资料,轻声说道:“建造一支精锐的骑兵有三处重点。”

    “其一,便是需要能日行千里的良驹。”

    “其二,良驹需要擅骑者驯服。”

    “其三,在后世有句俗语,叫做好马配好鞍。”

    “一支骑兵的速度除了马的种类和驾驭之人决定之外,还取决于马上三件套,也既是马鞍,马镫,马蹄跌。”

    “马鞍是放置在马背上,供人骑坐的器具,两头高,中间低,在马鞍的协助下,将人和马结为一个整体,使骑行的速度极大提升。”

    “有此物相助,匈奴骑兵所谓的来去如风在大秦骑兵面前也要黯然失色。”

    “而马镫是一对挂在马鞍两边的脚踏,供骑马之人在上马时和骑乘时用来踏脚的马具。”

    “马镫的作用不仅是帮助人上马,更主要的是在骑行时支撑骑马者的双脚,以便最大限度地发挥骑马的优势,同时又能有效地保护骑马人的安全。”

    马上三件套秦宇仅仅只是说了俩个,嬴政眼中已然浮现了浓郁的惊喜之色。

    他的眼前仿佛已经看到一支装备精良的大秦铁骑在漠北草原上征伐匈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