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汉风云志
繁体版

第 63 章 文理双雄

    却说刘玄返回洛阳,收服了马钧,认了大哥刘雄,一家人其乐融融。

    至于五百余鹰扬卫以及其他众人,则是直接在刘府和蔡府搭起了营帐,直接进驻到了洛阳城中。

    第二天,刘玄还没睡醒便被母亲吴氏叫了起来,毕竟其乃是回京述职,这要是错过了让皇帝等着自己,总归是不好。

    灵帝听说刘玄要进宫,亦是喜不自持,虽说其斩杀了刘焉,但其毕竟乃是自己最为喜欢的后辈。

    而且如今自己重病,更是需要刘玄来帮衬太子刘辩以免外戚、宦官和藩镇不服。

    “大汉刘玄叩见吾皇陛下,愿吾皇福禄安泰、万寿无疆。”

    刘玄虽然很想祝陛下早日康复,但自己毕竟乃是一路诸侯,如若让皇帝知道自己消息这么灵通那可不是什么好事,于是还是说了些客套话。

    刘宏看到刘玄,仿佛病情瞬间好转了许多,也不知道是高兴的还是故作威严。

    “哈哈,朕之贤侄经年未见,愈发雄壮威武了。真是不负我皇家风范。”

    刘玄看到皇帝如此模样,自然也是知晓其并无责怪自己的意思,当下又是对着刘宏一通夸赞,说了些没营养的话。

    随后便被闻讯而来的刘协、刘辩拉去玩耍去了,两个小皇子听着刘玄讲述着巴蜀趣事,听到精彩之处亦是不忘高声为其喝彩。

    刘玄看着这两个对自己无比崇拜的弟弟,再想到不久之后的天地巨变,不由得一股无力感从心中涌起。

    自己要是一直在洛阳的话也无所谓,只是如今割据一方,早已势成骑虎,这帝王之家,果然是容不得情啊。

    就这样,刘玄在宫中待了将近一天方才回到家中,这次入宫看到皇帝的样子,不由得想起了回光返照一词。

    当下也是开始耳濡目染的开始了自己此次返回洛阳的计划,那便是劝说亲人随自己前往蜀中避祸。

    如若不是为了如此,刘玄早就数人轻骑回来了,又何须带这么多人呢。

    晚饭,刘玄与郭嘉唱着双簧,说着蜀中特色,第二天晚饭,二人说着蜀中山水。

    第三天晚饭又开始聊着蜀中人文,就这样絮絮叨叨的一直聊到了大年初一。

    刘玄为了这帮亲人,也是操碎了心,嘴皮子都给磨薄了。

    本来刘洪还以为二人只是因为关心、喜爱蜀中,所以才这样无时无刻的探讨其中关键。

    只是这时日一场,自然也就发现了儿子的良苦用心,再加上经不起软磨硬泡的妻子,终于下定决心随同刘玄一起去成都。

    而蔡邕本就豁达,现在这女婿又如此有心,自是同意了。

    反而是刘玄舅父吴匡,任凭几人怎么劝说都无动于衷。

    毕竟自己大半辈子都是在军中度过,这么多出生入死的兄弟,又怎能说抛弃就抛弃了呢。

    刘玄看到吴匡如此执拗,也是顾不上言语是否妥当,直白的说道。

    “舅父,如今朝廷内忧外患。光和二年及去岁,西南蛮族不时侵扰;中平二年凉州众羌大举反叛,接连击败皇甫将军、董刺史;东北又有张纯、张举联合乌桓叛乱,再加上虎视眈眈的河套匈奴、东南山越,可谓强敌四面环顾。而朝廷之中,党争不断,朝廷之外,诸侯林立,割据一方。如此风雨飘摇之际,舅父又何苦如此呢?”

    如今的大汉可谓是摇摇欲坠,不仅四方蛮夷虎视中原,更兼各路诸侯心怀鬼胎、尔虞我诈,不断侵蚀、占领地盘,扩军备战。

    再加上时不时的瘟疫、灾害,以及朝廷的无能,可以说但凡能想的到的天灾人祸,具在此时发生,否则以大汉之强盛,又怎会倾覆呢。

    只是不曾想这吴匡却是典型的愚忠派,任刘玄说的天花乱坠亦是不为所动,无奈众人也只好遂其所愿。

    刚刚过完年,刘玄便领着刘洪夫妇、蔡邕夫妇以及徐晃的母亲等人返回了蜀中。

    本来刘洪以为之前刘玄和郭嘉的谈论只是为了让自己这帮人跟其入住巴蜀。

    但是刚刚进入蜀中腹地,刘洪便发现了这里的与众不同。

    只见百姓其乐融融,面色红润,路过的各地尽皆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还有一望无际的农田,一排排整齐的房屋,仿佛自己真的来到了天府之国,不禁对自己的儿子大加赞叹。

    刘玄看着跟随的家人,亦是十分开心,再加上皇帝封赏给自己节钺西南的权利,这一趟可以说是满载而归,其设立的宁州亦是名正言顺了。

    等到了成都,刘洪等人更是被这比洛阳都有过之的繁华盛景所惊住。

    要知道,此时的洛阳不过才刚刚百万人,而成都在民族融合的大战略加持下,此时人口已然突破了150万,仅次于汝南郡的210万和陈国的154万人口,一跃成为当今人口第三大郡。

    而且随着巴郡水路的打通以及各部族的归附,更是使得成都商业空前大发展,各项指标均有了迅猛的发展。

    众人坐在刚刚建设完毕的成都江阳王府,刘玄自豪的为刘洪等人介绍着蜀中风情和蜀中大才。

    “哈哈,父亲、岳父,此乃益州刺史钟繇,虽说钟刺史在蜀中久经风吹日晒,但也不至于认不出来啊哈哈哈。”

    刘玄一边笑着诉说,一边看着钟先生的变化。

    这一年多,钟繇为了自己的改革可谓鞠躬尽瘁,跑遍了成都的大街小巷和田间地头,整个人都晒黑了。

    只是这还是刚过冬季,殊不知秋天的钟繇,双臂都被晒破皮过。

    “这位也是不得了,此乃荆襄神医张机张仲景先生,一手医术可谓得天地造化,凡所观之人尽皆药到病除。”

    张机此时虽然名声渐显,却远远比不上刘、蔡二人,当下也是行晚辈之礼。

    “此四位,具是益州大文豪,许靖、秦宓、谯周、彭羕,现任从事中郎,以后也必将是父亲大人和岳父大人的左膀右臂。”

    四人对二老行过礼又是一番客套。

    而随着刘洪二人的到来,这成都学院也就不再愁人选了,名满天下的二老自然当之无愧。

    许靖等四人亦是发自内心的佩服,而且能够得到这二位的指点,那自己也必将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尤其是蔡邕的飞白体真迹,那更是无数文人墨客皆要仰视的存在,就连王羲之的师祖钟繇亦是只能甘拜下风。

    更何况钟繇的大成书法,历史上也是有蔡琰指导的功劳。

    也就是说单论书法传承,蔡邕乃是此派开派祖师,钟繇是第三代掌门,王羲之则是排在第五代。

    这文科大能,再加上刘洪这个理科大佬,可以说现在的成都学院比之颍川学院都不遑多让。

    想必未来更能吸引无数学子前来就读,而这,也更是刘玄军为人才储备做出的重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