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寒门仕途
繁体版

第23章:入学仪式

    第二日。

    卯初,天还未亮,整个白水书院沸腾了起来。

    刘枫四人的房门也被几个人敲开,大吼着:“快起来了,点卯了!”

    一向早起练习太极拳的刘枫还在熟睡中,被吵醒后满脸睡意:“这也太早了吧,天还没亮呢。”

    刘文已经起身,打了个哈气:“今天正式入学,有一套礼仪流程要做,做完还有早课。”

    刘枫长叹一声,利索地爬了起来。

    激烈的敲门声并没有将甄永铭吵醒,他的鼾声依旧。

    四人的的床位是并排着的,甄云的床靠墙,挨着甄永铭,还有厚厚的帘子挡着。

    “甄云怎么不见了?”刘文本来要去喊甄永铭,却发现甄云的床上已经没有了人。

    “应该是出去了吧。”刘枫说道。

    这妮子昨晚一直睡不着,出去了好几次,把刘枫吵醒了,问她,只说是出去透透气。

    “甄兄!甄兄!快醒醒!点卯了!”刘文推搡着甄永铭,在他耳边不停地喊。

    甄永铭睡得熟,翻了个身又没动静了。

    刘枫见状,说道:“你把他口鼻堵住,一会儿就醒了。”

    刘文照做,不出几秒,甄永铭果然醒了。

    “你这是做什么?好好的,还让不让人睡觉了?”

    “别睡了,点卯了。”

    甄永铭无奈地起了床,看了看旁边,惊呼:“我妹……小弟呢?”

    “不知道。不过,外面人这么多,应该快回来了吧。”

    “快去找找,怎么这么让人不省心!”

    忙碌一番后,甄云回来了,手里提着一盒食物:“你们怎么还在磨蹭?”

    “哎呀,小祖宗,你不要乱跑好不好?吓死为兄了。”

    甄云放下食物,示意他们过来吃,嘴上却不饶人:“好心当成驴肝肺了!白瞎了。”

    甄永铭见状,有些不好意思,急忙叫刘枫刘枫吃饭,又换上了一副笑呵呵的嘴脸。

    早餐是粥、咸菜和馒头。

    甄云个子小,拿不了多少,分摊在三个人手里,就更少了。

    三人吃着少得可怜的早餐,却不敢说什么。

    甄云坐在远处整理装束,嘴里嘟囔着:“早上外面那么吵,三个大男人居然还能睡得像死猪一样!”

    吃完之后,外面又吵了起来。

    “怎么还没出来?朱先生说了,再不过去就不用去了!”

    门外一个人一边使劲敲门一边用粗狂的嗓音吼道。

    四人随便收拾了一下,就急急忙忙地出去了。

    住在这边的大部分人都还在房间里磨蹭,刘枫他们居然还成最早的了。

    出门以后,跟着人群,四人来到了一个空旷的院子里,正中央立着一块碑,上面刻着草书的《白水书院赋》。

    朱先生站在最前方的台子上,和几个老先生在说话。

    等了许久,人终于到得差不多了。

    朱先生点卯完之后,就训起了话来,内容都是些老生常谈的东西,也没几个人真听。

    完了之后,众人就被带领到里面大厅里。

    站齐之后,由山长带领,一起向孔夫子行礼,拜了三拜,然后又是一顿之乎者也冗长的训话。

    就连前世开惯了各种虚头巴脑的大会的刘枫,都有些按捺不住,不过却没有人敢乱动,全都战战兢兢地听着。

    一些没有吃早饭的人,眼睛已经开始冒起了金星。

    仪式结束后,众人又被带到了一个叫青方斋的大教室里。

    这下终于有位置可以坐了。

    找到位置坐下,见先生们都没有来,众人又叽叽喳喳地说了起来。

    四人坐在一列,甄云坐在第一排,刘枫坐在她身后,然后是刘文,最后是甄永铭。

    今年招收的一百零八位学子都聚集在此,自然少不了那两个甄永铭视若仇人的胡靖及王艮,还有昨日刚刚得罪的李贯。

    三人离他们都很近,让刘枫感到有些不舒服,总觉得会有些事情要发生。

    李贯还是一副书卷气,儒雅地坐着,也不和人说话。

    胡、王二人是交际能手,很快就和周遭的人打成一片。

    刘枫、甄云位列榜首,关于他们的八卦在书院里天然就自带传播力,更别说还有胡、王二人的煽风点火。

    很快,所有人都知道了他们四人的位置,纷纷有意无意地看了过来。

    大多数人还是不相信谣传的,只是有些好奇,有着这样传闻的第一名与第二名究竟长成什么样。

    可仅仅是这样的目光,就让刘枫很不舒服,更被说甄云了。

    甄永铭不是内敛之人,很快也和周围的人搭上了话。

    吵闹了许久,山长吴溥缓缓走了进来。

    这是一位神采奕奕的中年人,个子很高,体型也很魁梧,一张国字脸,自带浩然正气。

    堂下众人立刻安静了下来,纷纷看向这位山长。

    不出意外的话,他们之中的大部分人,能见到的社会地位最高的就是这位山长了。

    举人可不是那么好考的,录取率之底,令人发指。

    大多数人,就算再心高气傲,考上了秀才,在日后的漫漫科举路上,心气也会被磨灭殆尽,最后安于做一个秀才,更别说大部分人还考不上秀才呢。

    况且,有些人连童生都考了一辈子。

    吴溥缓缓开口:“诸位同学,白水书院之办学宗旨,并非全如大家所想,只专注于科举一途。君子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我们要求同学都要涉猎。之所以每年只招录百余人,完全是因为书院容纳不下那么多学子。尔等既然通过入学考试,必定是同龄之人中的佼佼者。孟子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儒者,修平治齐,胸怀天下,身居天地之间,上承圣人之道,下抚黎明之众……”

    众人见吴溥又讲这些假大空的话,于是渐渐失了兴趣,走起了神来。

    哪知吴溥讲得滔滔不绝,却忽然话锋一转:“不知是否有人知晓白水书院为何要以‘白水’为名呢?”

    这突如其来的提问,瞬间让众人紧张了起来。

    白水书院不是因为在白水镇才得名的吗?

    这有什么好问的?

    吴溥见没人起来回答,便随意叫了一个人起来回答。

    这人想都没想就说是因为书院在白水镇。

    吴溥摇了摇头,示意他坐下,继续叫人。

    一连叫了几个,都不如他的意。

    然后他又叫到了甄云:“甄同学,此翻考试,你年纪最小,名次却靠前,你说说。”

    甄云有些紧张,故意清了清嗓子说:“白者,洁也,谓之纯;水者,德也,谓之道。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白水者,道之纯也。书院以白水为名,是取其利万物而不争之意。”

    吴溥满意地点点头,终于露出了笑容。

    刚刚回答的那几名学子十分不服气,脸色很不好看。

    这不是乱编的吗?仗着自己读过几本书就卖弄,真是恬不知耻。

    吴溥也发现了这些人的表情,明白他们的意思,于是问道:“甄同学,这话出于何处啊?”

    刚坐下的甄云又站了起来,有些担心自己的声音会露馅,于是快速说道:“刚刚院子里的碑上写的。”

    吴溥又意味深长地看了看那几位不服气的同学,后者顿时低下了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