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寒门仕途
繁体版

第10章:对簿公堂

    “官差来了!”

    激战正酣的人群中忽然有人喊道。

    原来,村长来动员大家时,有人怕出大事,悄悄去报了官。

    于是大家纷纷停住了手,只见几十个捕快拿着长刀冲进院来,把他们围住。

    为首的捕头一脸不可思议:“我在这片当差十几年,还从来没有见过这等事!带头闹事的是谁?给我站出来!”

    刘金先站了出来,笑嘻嘻地奉承着捕头。

    “还有呢?互殴不可能只有一方吧?”

    刘业和刘传想站出来,被刘枫拦住了:

    “爹,大哥,让我去,你们说话没有我利索,而且,人是我砍伤的。”

    说完也走了出来。

    两人想要阻拦,却也来不及了。

    捕头得意地点点头:“好,人齐了。都给我带走!”

    随后又对着众人说:“你们谁都不许走。到时候传唤谁,若是找不到,可别怪我不留情面。”

    捕快们随即押着刘金和刘枫走了。

    院中又炸开了锅。

    只不过刚刚是打架,现在变成了吵架。

    幸好刘枫家的门窗都紧闭,不然还真能让人冲到屋里去。

    刘业和刘传都受了些皮外伤,刘大全的胳膊也被划出了一道口子,鼻青脸肿的。

    “爹,怎么办?二弟受不了牢里的苦的。”

    刘业点点头:“按计划行事吧。”

    县衙中,知县陈谦正在翻阅卷宗,刑名师爷张合陪侍身旁。

    陈知县是延嘉二年殿试的二甲二十三名,赐进士出身,在翰林院做了几年待诏,今年才外放到任上。

    他这样的履历,外放回朝后肯定前途无量,如果运气好,入阁也不是不可能,所以十分爱惜自己的羽毛,就任半年来也算兢兢业业。

    基层县衙的风气他也早有耳闻,虽然不愿意同流合污,但也没想整顿一番,反正吏部三年一考核,他是胡阁老的门生,只要不犯错,升迁是板上钉钉的事,还花这力气做什么?

    他的野心,他的报复,在朝堂,在整个天下,一个小小的县衙算什么?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安稳度过为好,反正也是来刷政绩的。

    所以,当他听说刘家村有人聚众闹事的时候,也只是让下面的人去处理,不打算亲自过问。

    最高宗旨就是,不要把事情闹大。

    造意者严惩,胁从不问。

    忽然,进来了一个小厮禀告:“县衙外有人击鼓鸣冤。”

    陈知县点点头:“知道了,升堂。”

    知县的政务很多,审案子一般都交给县丞,但恰巧今日县丞不在,只能他亲自去应付了。

    大堂上,各班人员准备就绪后,两名差役将击鼓者带来上来,正是刘枫的父亲刘业。

    陈知县问道:“堂下何人?有何冤屈?”

    “草民刘业,刘家村人士,状告同村人刘金!这是状纸,请青天大老爷明察!五月,小人因犬子有疾……”

    陈知县挥手打断了他,接过状纸细看了起来。

    他是四川人,听当地方言实在是费劲,既然有状纸,就看状纸吧。

    陈知县看了几行,发现好像是借贷纠纷,便皱了皱眉:“这事去找乡老调解了吗?

    刘业没有说话,只是摇了摇头。

    “大胆!律法明令,民人借贷产生的纠纷,应当先请乡老调解,违者笞二十。来人!”

    “在!”

    见势不对,刘业说立即说道:“大人!您还没看完呢。”

    陈知县又看了看状纸,无奈地点了点头。

    嗯?怎么和刘家村聚众闹事有关?

    陈知县看完后久久没有说话,本来不想管这事的,没想到告上门来了。

    他偏过身来问师爷张合:“刘家村闹事的人都带回来了吗?”

    “带回来了,正押在牢里候审呢。”

    “既然苦主在这儿,就带上来一起审了吧!”

    张合暗道不妙,刚刚听刘业说要状告刘金时,就已经预感到有事情要发生,没想到果然是这事。

    本来刘家村的事知县不管,只是交给县丞审理。

    县丞他们早就已经买通了,自然不怕。

    哪晓得来了这一出。

    如今只能寄希望于知县了。

    不一会儿,刘枫和刘金被几名差役带了上来。

    刘金打点过,不仅没吃什么苦,待遇还很好,有吃有喝。

    刘枫虽然没有打点关系,但他会说好话,能求饶,审问的人问什么就说什么,再加上年纪小,所以也没挨什么打,只吃了点儿小苦。

    “刘金,有人状告你协众私闯民宅,聚众斗殴,你有什么辩驳的吗?”

    “回大人,是他们欠钱不还在先,我带着人去讨债,话还没说完,他们就动起手来了,我们也是出于自卫,冤枉啊。”

    刘枫讪笑道:“你带着人,拿着棍棒在别人家院子里自卫,大人您信吗?”

    “我这是为了讨债!大人有所不知,这些乡野刁民平日里贪图便宜,欠钱不还是常有的事,我若不假意威胁,根本要不回钱来。请大人明察!”

    “假意威胁?那为何会打起来?”

    “是你动手在先!大人,就是这个刘枫,蛮不讲理,话还没说完就砍伤了我一个家仆,简直是个疯子!”

    “是谁先动的手暂且不谈,你我谁都说不清楚。你说我家欠你钱,有什么证据吗?”

    刘金得意一笑:“自然有!”

    说完拿出那张借契,交给师爷转递给了陈知县。

    刘枫暗叫一声蠢货,随即说道:“大人可看清楚了,日息五钱,这是高利贷,按律当籍没家产,徒三年。”

    陈知县仔细看了看借契,确实是高利贷,又想了想,《魏律》中,确实有这么一条,于是看向了师爷张合。

    张合知道机会来了,便说道:“确实如此,但据《问刑条例》,诸监临官缘事定罪,宜按各地方乡情民俗,酌情议定,不可动咨辄罚。金陵各地方的借贷向来如此,历任主官也是默许了的。”

    刘金急忙说道:“是啊,大人。小人如此放贷已经好几年了,从未出什么事。”

    陈知县没有说话,《魏律》是太祖时期颁行天下的,《问刑条例》是当朝议定的,若是按照《魏律》定罪,以后卷宗归到刑部,被有心之人翻出来,难免会落人口实。

    况且,历任主官都如此行事,自己循旧例应该是最保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