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我在百花深处
繁体版

第41章 还以为收破烂轻松自在呢

    邵武高兴的拉了个椅子,坐在牛站长的办公桌对面,笑着问他:“牛叔,咱每个人承包那一片儿,其他地儿还能去不能?不会是只能守那一片一亩三分地吧?”

    牛站长笑了,“你想什么呢?老百姓卖废品,只凭自愿,人家愿意卖给谁就卖给谁。咱们收购站划个区域,只是说……,怎么说呢,对了,就像原来咱们的根据地,有了根据地,外面有情况,也不能不出去打仗呀。再说了,时不时的也会有战斗进到根据地,其他的部队也会跟着一块配合作战,这不是来来往往都很正常吗?”

    哦,也就是说所谓的承包片区就是主要经常活动区域,并不是把这一片硬性的划给谁了。那就好!

    邵武放心了。

    “牛叔,你是咱收购站的老人了吧?”

    牛叔吐着烟圈,一脸的唏嘘,眼神都有点放空了。

    “可不是吗,我是解放前四七年跟着家人一块儿来的四九城,那是在河北老家没活路了,到这儿来投奔亲戚,结果就开始跟着亲戚学着收破烂,我那时候就是个小孩,跟着一块儿忙活。解放后,先是公私合营进了合作社,然后又到国营物资回收公司工作,这不一转眼儿都成现在这样了。再过几年都该退休了,哎,不知不觉就老喽。”

    邵武睁大了眼睛,一脸不可置信的对牛站长说:“快说说,您的永葆青春的秘籍是什么?还真没觉得你快该退休了呀,我怎么瞅着你比冯主任年轻多了。”

    牛站长高兴的哈哈笑了起来,用手点了点邵武,“你小子甭在这拍马屁,我可比他大,但是,你说的话也不虚,咱就是看起来比他有活力。谁让他天天挖空心思琢磨事儿,东想西想,哪像我呀,日子过得轻松随心,怎么舒服怎么来。”

    说着不让拍马屁,明显这一记拍的特别舒服,你看他笑的脸上褶子都多了。

    说说笑笑,两个人不知不觉关系亲近了不少。

    牛站长一支烟吸完,把烟摁灭在一个铁罐头盒子做的烟灰缸里。

    他收起了脸上的笑容,很认真的对邵武说:“说笑归说笑,工作还是要认真,我给你简单介绍一下咱们收购站工作的情况。”

    邵武也连忙端坐身体,一脸认真的看着牛站长,只等他继续往下说。

    “咱们公司,从上到下,市级、区级回收公司,一直到到下面的各个收购站,都有回收任务,一定要记住咱们可是根据劳动成果发工资。”

    邵武很认真的点点头,“就是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干活从质量和数量上来算对吧?”

    牛站长笑了笑,“大概是这么个意思,咱收废品是个技术活,讲究多,一定要多学多看,必须得有心,不然你的活肯定干的不如别人。咱现在整个百花收购站有20多个人,最近一段时间陆陆续续增加了七八个,不好好干,可比不过别人。”

    邵武听了以后,心里也是忍不住吐槽。收个破烂都内卷的这么厉害,真是压力无处不在。这可真跟他听说的,80年代上班,一张报纸一杯茶,完全不同的感觉。

    最关键的是经过牛站长的介绍,邵武才第一次知道他这份收破烂的工作还不简单呢。

    他们这些骑着三轮车转悠的收购员,除了有废品收购任务,还需要进工厂和各个单位里边进行回收宣传。

    主要宣传回收利用政策,废品如何分类回收和再利用等等。这妥妥的,就是环保小卫士。放在以后就是最时髦的职业。

    最让邵武吃惊的是,据牛站长说,早在五六十年代,咱们国家就已经开始垃圾分类。

    说到这个话题的时候,牛站长明显露出了得意的神色,一脸的回忆。

    他说,“你是不知道,当时记得很多德国等欧洲国家的人,专门来咱这儿学习垃圾分类处理呢。我都接待过不少金发碧眼的外国女人呢。”

    “牛叔,那德国女人怎么样?你没跟她们处成好朋友?”

    “你小子胡扯什么呢?那女人比我都壮实。人高马大的,谁能受得了?”

    一大一小谈着工作谈着工作,话题竟然又扯歪了。

    还是牛站长及时醒过神来,尴尬的笑了笑,狠狠瞪了瞪嬉皮笑脸的邵武:“好好听着,现在给你讲工作呢,别扯其他闲篇。记住,咱们平常工作还有很重要的一项就是服务好工厂和各个单位。一般有点规模的企业都有专门的人管理废品,咱们的收购员直接对接厂里的废品管理员。而且一般都是公对公转账,不用现金。”

    啧啧,真是隔行如隔山,原来你不干这个,只看人家在街上转悠,嘴里吆喝着“有破烂的卖。”,还真想不到这里边儿还有这么条条道道。

    邵武看牛站长说的口干舌燥,连忙站起来掂着暖瓶给他泡上一杯茶。

    牛站长很高兴的对他点点头,抽出一根烟,悠闲的点上。

    过了一会儿,他才对邵武接着说道:“最后再给你介绍一点正儿八经的经验。你小子心里一定要清楚,咱们回收站的工作,真正大头还是企业和单位,它们产生的废品最多。这么多老百姓,家里边现在废品真不多,你要是天天靠着去住家户家里收东西,估计等到拿工资会吃亏不少。当然了,咱百花收购站站都是街道厂和单位没有什么太大的工厂,比不了郊区那几个收购站。”

    邵武一下子就明白了,原来做什么事儿都讲究大客户优先。竟然从这个80年代收废品开始,就已经有这么先进的业务工作意识了。

    他甚至在心里想,是不是要搞个vip中p,不管怎么说,这收破烂的工作跟他想象中不太一样啊,怎么那么像业务员呢?

    介绍完工作情况,牛站长脸色一下子严肃起来。“我再给你着重讲讲工作纪律,这是最重要的,你一定要时刻牢记。前面活干的好不好,那只关系到工资收入。接下来,活干的对不对,才是最重要的,还有,这可能会关系着你人会去哪儿?”

    邵武浑身一激灵,牛叔说话怎么突然变了阴森森的呀?

    “咱们一般工作的时候,2到3个人一组,记账、收钱、称重,各有分工,互相配合监督工作。去单位就不说了,遵照人家的管理规定就行了,我着重讲讲平时溜街串巷去住家户。现在在家卖废品都是老人和妇女居多。所以,为了防止盗窃,非生活来源的废品,需要拿着户口本登记才能卖。这一点尤其重要,你一定要时刻记住,绝对不能乱收乱买,更不能私藏。”

    邵武整个人都愣了,他还以为收破烂轻松自在呢,这样一看,规矩并不少,基本上没啥自由度,好像管理的还挺严,漏洞也不好钻呀。

    这跟他后世,看到收废纸收旧瓶子的人状态完全不一样,难道这就是正规军和游击队的区别?

    不过他也很快大概明白了,为啥很快这些国营的回收公司就干不过游击队。

    人家收东西多灵活呀,啥都收,什么都要。而不像这国营的公司条条道道这么多,多少有点僵化。

    虽然说是按劳动成果拿工资,但是毕竟还是铁饭碗,活动工资幅度太小。所以无论怎么说,工作积极性也比不上,真正干多少吃多少的游击队们。

    不过,国营公司管理严确实让社会安定不少,而游击队多了以后,造就了以后那么多靠着拾破烂发家致富的北漂群众,同时也造成了管理上的诸多漏洞,给这个城市多了一条灰色地带。

    有时候管理和自由就是一条悖论。到底该怎么选择?只能是时代需要吧。

    邵武不准备靠真正的收破烂捡废品养家糊口,发家致富,他需要的只是一个身份和一个机会而已。

    他可不像牛叔,从小就在这个行业里转悠,对这份工作有那么深的感情,基本上都把这个单位当成家了。

    对他来说,这不过是他下乡插队回来分配的一个工作,一个能够让他暂时栖身的地方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