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做暴君
繁体版

第三十二章 马文升遇刺

    京城戒严了,显得特别阴森和凄凉。

    重要的街道口都站着两三排兵丁,还有一两个将领带着,盘查偶尔过往的行人。

    “戒严了,戒严了!”巡逻的官兵沿路见到些行人,搜查一番后就会轰赶着他们。

    “快回家去,回家去!”

    火光乘着夜色连成了片,时不时有锦衣卫骑马飞奔而去。

    灯笼在房檐下摇摇摆摆,微弱的灯光下可以看见各街口的墙壁上贴着戒严布告。

    在又窄又长的街道和胡同里,时常有更夫提着小灯笼,敲着破铜锣或梆子,瑟缩的影子出现一下,又向黑暗中消逝。

    缓慢的、无精打采的锣声或梆子声在风声里逐渐远去。

    百姓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一时之间人心惶惶。

    马文升在京营里忙了一天,马车刚到家门口,正掀开帘子准备下车。

    “咻!”

    一支箭羽凌空飞来。

    马文升侧身堪堪躲过。

    “有刺客!保护马大人!”四五个亲卫这才反应过来,连忙朝着自家大人跑去。

    “咻!咻!咻!”

    黑暗中,三支箭羽先后射了过来,直冲马文升面门。

    马文升躲过了前两支,却被第三支箭射伤了左手臂。

    亲卫们举着盾牌将马文升团团围住,却一个不小心被射杀了一个。

    马文升冷着脸朝着黑暗喊道:“尔等宵小只会躲在暗处伤人,有本事露脸较量一番!”

    “哈哈哈哈哈!马大人好气魄!”

    黑暗中走出十来个穿着短褂的男人。

    马文升眉头微微一皱,“你是什么人?”

    刺客头领并不回答,直接举剑欺身上前,专门盯着马文升攻击。

    亲卫们也分别被几个黑衣壮汉围住脱不开身。

    刺客头领的力气很大,马文升拔剑勉强格挡。

    刺客伸手抓住马文升的腕子,向前一拉,脚下一脚踹向他的小腿。

    马文升虽然有点防备,但奈何年事已高,一个站立不稳就向前摔了出去。

    马文升趴在地上久久还没反应过来,

    我这是怎么了?

    我这是在哪里?

    刚刚发生了什么事?

    一把匕首飞过来,被一把剑击落,掉在马文升的眼前。

    马文升被勉强脱身的亲卫搀扶起来,这才反应过来,快速出拳,一拳朝着刺客首领就砸了过去。

    这一拳比起刚刚速度更快,力量也更大。

    但是,刺客首领很轻松的就躲过了。

    马文升抡起另一条受伤的手臂,忍痛一拳砸向了刺客首领。

    但是刺客首领一个转身,用后背在马文升的身侧一靠,马文升直接飞了出去,身子几个翻滚之后才停下来。

    这一下可能是撞得岔气了,马文升居然没爬起来。

    刺客首领有些意兴阑珊的摆了摆手,“传闻马将军英勇善战,今日相见也不过如此。廉颇已老啊!”

    马文升的火气噌噌噌就起来了,

    你说什么廉颇?

    我还没到老掉牙的程度!

    马文升提剑就冲了上去,亲卫见状,也冲了上去。

    也许是打斗声比较大,引得马家的家丁们举着木棍短刀纷纷冲了出来,“保护家主!”

    这边的动静吸引了几个巡逻的锦衣卫。

    刺客们见形势不对,也不恋战,急匆匆而去。

    马文升受了些刀伤,浑身仿佛血池里捞出来似的,方才一直咬着牙强撑着,此时已经精疲力尽,在一众家仆的惊呼声中轰然倒下。

    这件事闹得很大,围观百姓一传十十传百,虽然是黑夜,却传得满京城的人都知道了。

    竟然有人胆敢当街刺伤朝廷命官,还是声望日隆的当朝兵部尚书马文升,这还得了?

    今日他敢刺伤兵部尚书,明日就敢刺伤太子殿下,后日就敢当街谋反!

    这天晚上,文官集团的奏疏像雪片一样送进皇宫里。他们要求彻查、严查,一定要找到凶手和主谋,严惩不贷。

    这事闹得沸沸扬扬,搅得坤宁宫灯火通明,老爹老妈都没睡觉。

    皇宫大内就不是一个藏消息的地方,很快,朱厚照也知道了马文升遇刺的事。

    朱厚照觉得这些文官还真是齐心。陈宽死的时候,没一封奏疏飞进紫禁城弹劾军营的。现在兵部尚书遇刺,受了点伤,他们就要严惩不贷了。

    可笑。

    后半夜了,朱厚照困得上下眼皮直打架,也没等到老爹的召唤。正要睡觉,就见到刘瑾从外面匆匆走了进来。

    “殿下,大事不好了!”

    闻言,朱厚照顿时来了兴趣,急忙问道:“怎么了?”

    原本朱厚照以为今天这事也就到这里了,还想等明天一早起来吃瓜,谁想到还有后续?

    “殿下,据坤宁宫的消息说,马文升马尚书一直昏迷不醒。还有人写了纸条绑在弓箭上射进长安门,还射了不少。”

    你确实是射了不少?

    长安门?

    朱厚照努力回想了下,好像是自己想的那个长安门。

    长安门,建于大明永乐年间,是大小官员上朝必经之门,门前树立着一块石碑,上面书“官员人等,到此下马”,是皇权最直接的体现。

    并且这长安门也是古时处决重要人犯的地方。

    “纸条上有说马尚书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刘瑾一边说一边比划。

    “也有说他儿子在老家只手遮天、欺压百姓、强抢民女、残害乡民。”

    “还有说司礼监大太监陈宽乃是马尚书派人所杀,只因他贪污受贿、买卖兵部官职被陈宽发现。陈宽索要钱财不成,准备告发马尚书,结果先一步被杀。”

    怎么越编越离谱了?

    这特娘的就差给马文升按一个谋反的名头了吧?

    这些人还挑代表皇权的长安门搞事,究竟是没脑子呢?还是没脑子呢?

    真当皇帝是摆设呢?

    光看这事表面,像是京营那些人做的,毕竟做的很蠢。而且他们也最应该这么做,如此一来他们面对巡查的压力会小很多。

    可真就是京营那些人做的?

    这天下事,真真假假,假假真真,谁说得清?

    朱厚照心中无奈的叹了一口气。

    这些人还真是肆无忌惮,怕是专门挑马文升昏迷的时候搞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