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贼赘婿:我的天赋愈发变态
繁体版

第九十七章:月满则亏 水满则溢(求首订)

    神京,京兆府,府试。

    考院提堂之内,许多考生都在皱眉苦思,琢磨着如何来应对这次的考试。

    一盏盏灯笼亮起,驱散这里的黑暗,使得提堂顿生光明。

    赵宁看着昏暗屋舍内逐渐亮起的灯光,心中感慨:“这府试的课题的确是不轻松的。不过,为了确保万无一失,还是得谨慎对待一二才可。”

    正说着,就见到赵宁奋笔疾书,将自己答案落笔在了考试试纸上面。

    随着赵宁的书写,几乎所有监考学官们都是不由自主地看向赵宁,想要看看赵宁能否再次写出千古的文章来。

    不多时,赵宁就已经完成了前面的课题,目光越过已经回答过的题目,来到了最后一道还未揭露主题的大题跟前。

    此题目与县试一样。

    只有当主考官在傍晚时分解开谜团,公示主旨之后,方才可以答题。

    因此,那怕是赵宁这类不世出的科举天骄,也得坐在这里苦熬到那个时辰才行。

    此举类似于熬鹰,旨在打压这些少年天骄们心头的锐气,彰显朝廷的权威。

    为了等待最后一道大题,赵宁不得不坐在此地,闭目养神起来。

    旁边的众人见到赵宁放笔,心中不由得吃了一惊。

    心中沉思:“不愧是都中盛传的麒麟才子,竟可如此之快的就完成了答题。”

    不禁内生仰望之情。

    考生如此,监考官们也是多有关注赵宁。

    因见赵宁答完,也是借着审查、迅游的权力,走到赵宁的跟前,低头俯瞰着赵宁的答题试卷,望着上面的璀璨文字更是忍不住地抬手抚摸着自己的胡须,连连点头。

    心中沉思:“不愧是作出千古名篇,惊动圣人文章的龙凤少年,着实厉害。”

    旁边的几个人也陆续过来看了一眼。

    仅此一眼,就可从心中断定,赵宁的文章斐然,可为府试第一流。

    不过,众人也是略微有所失望的,失望于赵宁似乎并未在府试当中大放异彩,做出超凡脱俗的惊圣文章。

    而且,之前那位在县试当中一举成名的人物,也再没有了动静儿。

    似乎他们都在有意藏拙,逐渐内敛自己身上的锋芒,让人如同见到了飞在云雾之间的飞龙,神龙见首不见尾。

    赵宁自认为自己的名气已经足够大了。

    一则,若是继续刺激下去,未免有过犹不及、亢龙有悔的弊端。

    二则,现在赵宁时刻有人盯着,就这明面上的眸光都不知道有多少,一举一动都在大人物们的监控之下,很容易就会被发现小动作,得不偿失。

    故而,这次的赵宁并未主动牵引身上的浩然正气,去命天下的正气,尽入于他的文章之内,再次名动一方。

    赵宁的沉寂,也是让很多人都摸不着头脑,好似之前发生的事情,突然间就变得不那么清楚和分明,逐渐笼罩上一层层的迷雾。

    迷雾笼罩,遮掩神龙的身躯,只是看到了龙首抬头,却见不得龙尾所在。

    遮掩不清楚,才是最为凶险和莫测的事端。

    这一刻,就算是一些擅长谋算的人,也是深深皱眉,无法揣测接下来的未来动向。

    只有夫子等知晓内情的人,才不由得点了点头,说:“月亮圆的时候就开始向缺损转变,水满了就会溢出来,正所谓物极必反。

    知进退,懂得适时,隐藏自身,保全自己。

    当可谓人杰。”

    之前夫子还担心赵宁逐渐狂妄自大,越发约束不得自己心中的骄横之心。

    而今看来却并非是如此的。

    赵宁看着最后的题目,山川自然的事物为题目,心中略作思忖,倒也是简单的。

    当下,便是奋笔疾书,内敛自己身上的浩然正气,写了一手诗词: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笔墨生辉,散发出些许明亮的光彩。

    众人不由得被这样的光彩所吸引,内敛,朴实无华,却充斥着一种浩然正气。

    所到之处,邪祟回避,妖魔禁行。

    主考官章寒身着学官服饰,目光沉静地落在了眼前这一个名震天下的年轻人身上,顿时就想起了昔日春秋夜宴和刚才的事。

    心中沉思:“刚才所生出的毫厘之光内敛自然,莫非他又做出一篇斐然文章不成?”

    下一刻,众人便是静候在旁边,丝毫不敢过去打搅赵宁。

    至到赵宁心神安定下来后,才抬头看向众人,微微一笑。

    众人此刻便是知道赵宁已经写完了。

    纵然心中极端想要走过去看看这诗词的庐山真面目,但是,到底还是暂且忍耐了下来,时机未到罢了。

    旁边的众人也是摇了摇头,咬着牙,心头浮现出不安,顿生悲哀的情绪。

    总觉得自己不太可能有胜算。

    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赵宁没有与众人多说几句话,众人便是不敢与其争锋,知道自己败了。

    这就是人的名,树的影。

    众考生心中哀叹:“既生瑜,何生亮啊!”

    哀嚎发泄之后,众人也对赵宁所作的诗词很是好奇。

    纵然他们都是学霸,这次做题的速度与赵宁相差无几。

    但是,他们心中清楚,自己所写的诗词乃是中人之姿。

    唯有赵宁所写的诗词千古无二,名垂史册。

    待考试时辰到。

    众人陆续交卷,同时也是与赵宁攀谈起来:“赵兄,恭喜恭喜啊!”

    赵宁温良恭谦,谦虚地与众人打招呼:“同喜同喜。”

    有人说:“今日的府试,只怕又是赵兄独占鳌头了.....”

    谢芸也在其中:“赵兄,有空我们一起去画舫喝酒?”

    赵宁立刻将其给记了起来,说道:“以后若是有空的话,当可一去。”

    虽然,赵宁也对这个世界的青楼有些好奇,但这没有多少时间出去逛青楼。

    而且荣国府内的丫鬟和姑娘们,岂是那些青楼女子能够媲美的?

    不过,既然有白嫖的机会,赵宁也是不打算放过的。

    谢芸见到赵宁答应下来,忙笑了笑,说道:“我在都中也认识一些朋友的。若是赵兄有空,我邀请他们也一道过来,大家吃酒玩乐,交一个朋友。”

    赵宁笑了笑说:“那我可就却之不恭了。”

    说罢,便是与在场谢芸等人辞别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