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主世无双
繁体版

第三十回 陆帅(一)

    然而,这一次凉州军的统帅,不是别人,正是周颜的未婚夫陆士卿。

    说起两人的婚事,虽说这女婿人选早就是凉王爷看好了的,可这成婚一事,到底还是太过仓促,可这又怎是凉王爷这个慈父的过错,实在也是形势所逼。

    毕竟,此时的京城政局,由于四皇子和八皇子的夺储之争,而处于激烈的交锋与变局之中。

    可因八皇子母妃戚淑妃素喜周颜,曾屡次向皇帝提及意欲为八皇子与周颜指婚一事,而也许是因为害怕一向中立的凉王爷突然倒向八皇子阵营,丧妻不久的四皇子竟也舔着脸进宫请旨赐婚,面对着两个儿子的争夺,对于储位之争一向举棋不定的皇帝,对这赐婚一事便也只好作罢。

    然而,这次不了了之的夺婚事件却令凉王爷再次感受到了深深的危机感,毕竟,历朝历代,边将做大功高盖主,便总免不了来自于帝王的猜忌,尽管三年前,世子周冀已因娶了十公主而常居于京城之中,名义上是矜贵无比的当朝驸马,可实际上也不过是皇帝眼皮子底下的质子而已。

    如今,边境战事不断,作为凉王爷最欣赏的长子,周冀本可以在战争之中大有作为,可眼下,却也只能在京城中领个闲职整日里碌碌无为,对此,凉王爷虽不敢有什么怨言,可心中到底还是有些愤懑难平。

    面对如此局面,爱女周颜的婚事又岂能再拖,何况,周陆两家早有意结亲,纵是婚期仓促,可也并不草率。

    可谁又能想得到,大婚在即,周颜竟然临阵脱逃,然而,备受打击的陆士卿在经历了长久的苦楚之后,终于还是振作了起来,此时的他正在临时安扎在潜月滩的中军大帐中有条不紊的发号将令。

    在凉州军麾下诸将看来,初次执掌帅印的陆士卿,脸上除了多出几许统领三军的威严之外,与之前做凉王幕僚相比,似乎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

    尽管,凉王三子周晋前些日子曾与其大打出手的消息已然传遍了整个凉州,甚至有人说,凉王爷在听说了陆士卿与城中另一位闺秀关系暧昧不清的传闻后,曾一怒之下撕毁了婚约,可就在那些素来与陆家不睦,或是单纯的嫉妒陆士卿的人们,等着看好戏的时候,凉王爷却突然召集三军宣布了一项重要的人事调动,那就是正式任命陆士卿为凉州节度副使。

    这一消息,不仅令军中诸将惊愕不已,就连陆士卿本人也颇感意外。

    因为一直以来,陆士卿虽也参与过凉州军大小数十次战役,且功勋卓著,可毕竟,他的身份始终都是负责出谋划策的军师幕僚,亲身带兵的次数却是屈指可数,当然这只是其一,更重要的是,凉王长子周冀和次子周云分管幽应两州,独留三子在身边,按照常人的解读,应该是将周晋作为日后接管凉州的人选才对,而如今,陆士卿与郡主尚未成婚,却已一举越过周晋夺得副帅之位,真真令人意外。

    不过,凉王爷的心思虽有些捉摸不透,可陆士卿的能力却是全军上下有目共睹的,所以,诸将在短暂的惊讶过后,却也并未掀起什么波澜,凉州军还是一如既往的众志成城坚不可摧。

    许是为了避免发生不必要的矛盾,这一次战役,凉王爷并没有派周晋前来,而是派他往幽州关隘押运粮草去了。

    见众将领命而去,陆士卿的脸上方才挂上了一丝倦容,他低头揉了揉酸涩的眉心,不禁微微叹了口气。

    当然,他的这份忧愁并不是来源于对库莫作战的忧虑,尽管,库莫一部,势力虽并不算十分强大,可对南图格尔这位励精图治的年轻汗王,他却始终都未曾产生过半分轻敌的想法。

    而此一战,他将三万大军分为四路,其中一路从西北方向进攻,第二路则从正北方向,两股军队占据扎布山的有利地形,充分利用凉州铁骑的骑兵优势,向其侧翼猛攻,由于三万大军日夜兼程疾行至此,那南图格尔就算已经察觉,也断然不会摸清凉军虚实,待这两路大军将库莫军的大部主力吸引去之后,另外两路,再从东北和正东两路向其大本营进行合围夹击,而库莫南路之所以没有派遣大军,却是因为其间恰有达尔河流经此地,达尔河水流湍急深不可测,乃是一道不可多得的天然屏障,陆士卿确信,经此一战,南图格尔插翅难逃。

    他之所以忧愁叹气,不是因为别的,正是因为未婚妻周颜。

    事实上,在他很小的时候,父亲陆敬远就告诉他,将来他会做周家的女婿,那时的陆敬远不过还是个微不足道的小小县隶,而周家却已是威震一方的凉州节度使,虽然,年纪尚小的他并不知道此事颇有蹊跷,可在一次祖母和父亲的秘密谈话中,他却懵懂的知道,这背后必还有些什么别的缘由。

    “儿啊,咱们陆家祖上世代务农,你能考上秀才进县衙当差,已然是祖坟上冒青烟了,你倒是说说,那周大人为何要与你结下这儿女亲家之约?”

    “娘,我不是跟你说过了吗?当年我在邬员外家教书时,曾意外救过一女子,说来也巧,那女子不是别人,正是如今的周夫人,前日,我因公事去了周府一趟,却不想,路上正好碰见了她,我虽认不得她,可她却一眼认出了我,说什么都要重谢,而那周大人又是重情重义之人,必要邀我一叙,这不聊还好,一聊才知,周夫人跟咱们家,还是远房表亲呢,娘,这岂不就是应了那句老话,积善之人必有福报,您呀,就别整天絮絮叨叨的瞎操心了,再说,咱们家士卿,除了门楣不高,又有哪一样会比别家孩子差,也多亏周夫人抬举,这些日子我同这凉州城中的富商巨贾也算是颇有来往,不是我吹嘘,咱们家士卿同那些王侯公子们相比,也只会更优秀,论相貌有相貌,论气度有气度,论学识又有学识,若非如此,就算是周夫人再坚持,那周大人又岂会同意这桩婚事!”

    听得这番话,老太太却依然许久沉吟不语,半晌才道:“这周夫人还真是个知恩图报之人,说到底,咱们对人家也不过是一粥一饭之恩,如此厚报,又怎能担当得起,不过,这也算是士卿的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