惘汉
繁体版

第十二章 剖心

    众人顺着声音望去,却是那个之前太子从南门带回来的一个城门侯,叫什么柳隐的,官职没变,倒是这位太子给了一个‘殿中行走’的身份,没有秩比,也不归属于任何衙署,不伦不类的。

    自上次被这位太子爷看中,柳隐一眨眼就成了东宫近臣,虽然不敢说有多炙手可热吧,至少也可以说是无人认识。

    毕竟刘备还活着,外加个强势丞相,东宫又没有嫡庶之争,那谁关心东宫那一摊子事来着。

    所以柳行走一开始的时候,是很愿意按照官场规矩做个小透明的,只是他眼瞅着上面的太子爷不断给他打了眼色,知道是躲不过去了,正好对此事也有一些成竹在胸的看法,于是半是硬着头皮,半是有些振奋的站了出来。

    随着柳隐的言语落下,这大殿中的争吵声逐渐安静了下来,随即众人皆是眼前一亮。

    可只是几个呼吸间,就有人出列应对道:

    “柳…..行走,这法子倒是个好法子,可问题是需要多少兵马?况现而今成都哪来兵马去实施阻击呢?”

    柳隐顿了一下,有心想把心中所想和盘托出,却又是踟蹰着不敢答话,只得硬着头皮做了个简单的解释:

    “城中还有死囚若干,若殿下允可,臣愿率囚徒军出征!”

    话音既落,周围的声音却又是悉悉索索起来。

    把囚犯组成军队去平定叛乱这种事儿,也不是没人干过,比如秦时章邯率囚徒军东出潼关,一路势如破竹,大败周文,覆灭张楚,追剿齐魏,威震海内。

    不过后来王莽也干过这事儿,用长安囚徒军大战汉军,囚徒们前脚歃血为盟,后脚上了渭水桥就一哄而散,王莽的新朝也成了千古笑柄。

    今天大汉也碰上了这种事,这个法子到底是用还是不用呢?

    “廷尉何在?而今城中有多少囚徒?”刘禅突然开口问道。

    廷尉官员立刻出列,干练应对道:

    “回禀太子殿下,今城中共有囚徒千余人,死囚七十六人!”

    “恩,人数差不多了,若无其他法子,那么......”刘禅颔首道,正欲直接下令,却是一侧杨洪出来,拱手对应道:

    “殿下,城中不止有囚徒,尚有其他可用之兵,但事关重大,臣请私下奏对。”

    “哦?那杨从事随本宫来吧。”

    来到偏殿处,刘禅笑着说道:

    “此间没有他人,不知杨从事所言之兵在何处?”

    “乃是荫户而已。”

    “荫户?”刘禅愣了一下。

    正是,杨洪有些为难的看了一眼刘禅,却是定了定心神,恳切应对:

    “殿下可知我蜀汉有多少户口?”

    “这个本宫倒是知道,有户二十万,口九十万人,这是父皇去年检地所得,莫非这个数字不对?”

    “这个数字对也不对。”杨洪捻须答道:

    “什么意思?”

    “这九十万人,是入籍人数,也就是官府在册数字,但还有很多人,不在这个册子上,就是所谓的荫户了。”

    听着杨洪侃侃而谈,刘禅这才明白过来。

    蜀汉的人口分为两大块,一大块是登记在册居民,只有九十万人,然而世家大族家中的潼仆、从属甚至奴隶是不计入官府的这本册子中的。

    比如他的便宜舅舅糜竺,家中潼仆上万,然而整个糜家,登记在册人数只有百余。

    比如司马庞懿背后的洛阳庞家,侍中马良背后的襄阳马家,当初入蜀时也是车马拥簇,仆从如云,至于本地大族,如广汉李家,成都杜家,也就是杜琼那支,还有广汉秦氏,也就是秦宓,都是荫户无数。

    至于为什么便宜老爹不管管,刘禅大概也能体会一二。

    前脚征战汉中,后脚复仇荆州,想来便宜老爹是根本没时间整顿这块内容,不得不与士族们做了妥协,以换的他们的支持罢了。

    明白了这一切,刘禅却是心中一动,紧紧的盯着杨洪问道:

    “犍为杨氏也是蜀汉大族之一吧,先生为何自暴其短?”

    杨洪闻言倒也不慌,却是坦然一笑,开口应对:

    “殿下,自桓、灵帝以来,天下纷乱,生灵涂炭,社稷化为焦土,而后又有群雄并起,互相攻伐。

    “可无论成败,他们的出发点无一不是重塑山河,一统华夏。”

    “早年刘益州入蜀后,虽说创立了一方乐土,却是守成有余,进取不足。”

    “蜀中之地,自古若中原强盛,则必不能久守,我等为其僚属,也是惭愧,随波逐流而已。”

    “直到陛下入蜀,经略汉中,平稳南中,如此兼以荆、益之势,显然是有东出中原,席卷天下之志。”

    “臣有幸拜读过丞相与陛下的隆中策论,对其谋划大为惊叹。”

    “若不是东吴背刺荆州,想来不日陛下必是要从蜀地北伐长安,兴复大汉的。”

    “可大军征战,钱粮,兵员才是根本……”

    话语至此,刘太子却是突然出声打断了他。

    “杨先生之志,本宫已是明了,然而这话却也无法让人信服。”

    “不是本宫多心,如今陛下下落不明,南中不稳,蜀中动荡,东吴又很有可能乘势入寇。”

    “先生为巴蜀大族,不做些明哲保身之事也就罢了,竟还自暴其短,背离士族,这似乎并不合理啊。”

    “殿下所言甚是!然则臣虽为蜀中大族,可臣,也是个汉臣啊!”

    杨洪说完这话,却是拱手弯腰,重重一揖。

    刘禅一愣,身体像是触电般的震颤,一下恍然大悟,原来他是真的太小看大汉这两个字的影响力了。

    后世之人只有从汉武大帝这本电视剧中感受到一丝大汉对后世的影响力。

    然而能让这个民族屹立千秋,并以之为名,千百年来无论朝代如何更替,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仍以汉人自居,那就绝不是区区一个王朝的兴衰可以简单拴释的。

    在如今这个时代,大汉这两个字,就代表着此时东亚乃至世界最高文明的标志,没有之一。

    这种认识深入骨髓,不仅汉人这么认为,周边的部落和异族也是这么认为。

    可这样强大的国家,为什么区区百年之后,就被外族入侵,弄出一个南北朝来呢?

    究竟是为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