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淮北种橘树
繁体版

第二十三章 托孤

    桃映山庄的人已经被劝散了。

    山庄的小姐亲赴夫家退婚的消息一出,无论如何,这大红绸缎也是挂不上去的。

    陈青在老人房中等待。

    老庄主愈发虚弱了,若不是眼底的一点挂念支撑着他的神识清明,只怕下一刻就要殡天而去。

    委实是已经到了弥留之际。

    可弟弟和庄上的那位小姐还没有回来。

    老庄主倒是显得颇为轻松,在陈青看来,那是一种解脱的坦然。

    老人虚弱的笑道:“陈姑娘,你看小先生如何?”

    陈青蹙着柳眉,道:“弟弟自然是极好的,老先生还是打算将令嫒托付给他?这恐怕不妥。”

    老人点点头,道:“其实老朽也知道不妥,但却不得不为,老朽自觉还能苟延残喘到开春去,若是如此,只怕小先生早已走了吧?”

    陈青默然以对。

    老人不在意的笑了笑,道:“陈姑娘愿意替老朽给小先生带两句话吗?”

    陈青微微摇头,有些事不是她愿意就能帮的。

    那个白衣少年读书人的事尤其如此。

    因为他本就是这样的人。

    老人遗憾的闭上眼睛,道:“不怪你,那老朽就再等等,可惜小月儿要亲眼看着我死了,下去估计要给她娘骂上两句了。”

    ……

    回程的速度慢了许多。

    方圆鞋底不断的朝地上滴落着鲜血,面色变得越来越苍白,精神也越来越疲惫,到最后,他不得不将头垂在少女的肩上。

    少女上马后便没有再说过话,坐在她后面的方圆同样看不见她脸上的表情,更没有心思去猜。

    方圆只是觉得,自己总算是讲清楚一场道理。

    朦胧中,先生在面前含笑而望。

    “先生,弟子这场道理没错吧?”

    先生宽袍大袖,伸出大拇指笑道:“了不起的!”

    “方圆如今真正算得上是个读书人了吧?”

    先生斩钉截铁的点头。

    “算的,算的。”

    方圆的头偏了过去,刚好压在少女洁白细长的玉颈上,嘴角带着一丝由衷的笑意。

    少女听着耳边的梦呓,手中马鞭狠狠地甩在马腹上,骏马倏忽疾驰,快若闪电,她颊边的泪水向后直直飞去,久久方落。更多则是溅在方圆的脸上,被寒风吹得冰寒无比,方圆在迷蒙中也不禁打了个寒战。

    过了很久。

    方圆微微睁开眼,桃映山庄到了。

    守在门口的丫鬟立马向两人报信,老爷说的,他们回来之后让那位读书人去见他最后一面。

    方圆苦笑着转头道:“一起去吧,我走不动了。”

    少女扶着他下了马,道:“先送你去休息,我自己去见爹爹。”

    方圆放开手,深深吸了一口寒气,顿时清醒了许多,道:“有始有终,我去见老庄主。”

    少女留在原地,怔然无语。

    老庄主的房前已经跪了不少的人,都是山庄里的仆役,老人平素待下人和善,颇得人心,丫鬟们都在悄悄垂泪,不敢大声哭出来,怕惊扰了老人最后的安宁。

    方圆谢绝了侍女的搀扶,深一脚浅一脚的挪了进去。

    陈青起身离开了房间。

    老人眼睛已经快要睁不开了,他尽力眯起一条缝,依稀间看到一道白蒙蒙的身影。

    老人快慰的笑了起来。

    总算是可以放下心中的最后一块大石头。

    “小先生,还没请教你的名字呢?”

    方圆撑着床沿坐在地上,背对着老人,道:“老人家,我叫方圆,地方天圆的方圆。”

    老人发出了微弱的笑声,道:“名字好极了,与小月儿的名字一样好。”

    方圆愁眉不展的道:“老人家,我不能带李姑娘走,这一路可能会有危险,而且……我的年岁太小了,爹娘也在远方。”

    老人道:“方圆,我就这么叫你吧?那位先生的卦辞果然不错,老朽自觉应该能撑到开春年满花甲的时候,可那样便难了心愿了,老朽只能以半年的寿数为难你了。”

    方圆叹了一口气。

    这叫个什么事儿啊!

    老人笑道:“你跟当年那位先生可真像,就是此生只能得见他一次,老朽很遗憾,不过见到你,就觉得安慰许多了。”

    方圆还是摇头,道:“不行的。”

    老人眼睛好似恢复了清明一般,身子也变得有力起来。

    他坐起身,看到了白衣手上腿上的血,还有腰间的匕首,心中更觉快慰。

    “方圆,我要死了,还想留些时间看看小月儿一眼,你帮我把她也叫进来吧?”

    方圆唉声叹气。

    良久,还是冲门外喊了一声:“李令月,进来!”

    老人笑眯眯的看着他的背影。

    少女推开门扑了进来,跪在床前。

    老人摸了摸她的头,笑着道:“小月儿,把方圆扶起来,让爹爹好好看看他,下去也好跟你娘说道说道,不然你爹要被你娘举着鸡毛掸子追喽。”

    这些年,老人常常给她讲娘的故事,讲得最多的就是被鸡毛掸子追着打的事了,少女每每乐不可支,这会儿却笑不出来。

    少女就那么看着方圆,没有伸出手。

    方圆同样垂首不言。

    老人笑着,望着,等着。

    屋里一片寂静,唯余少年的叹息声。

    少女鼓起眼睛,恨恨的道:“刀还我!”

    方圆没有作声。

    过了很久很久,他才伸出手。

    少女没好气的将他扶到床上,自己则坐在爹爹的另一边,顺起他的背来。

    方圆硬起头皮接受着老人的打量,感觉自己脸上就像有一万只蚂蚁在爬一样,黝黑的脸上充斥着不易察觉的红晕。

    老人很满意。

    这娃儿,像极了自己年轻的时候,虽然是个读书人,但脸上总能找到一分山里孩子的淳朴,这就再好不过了。

    “以后不在庄里记得把门锁严实些,莫要进了盗贼,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是小月儿的娘亲置办的,且宝贝着呢。”

    方圆瑟缩的望着少女,在她充满威胁的目光中接过老人递来的一串钥匙。

    老人笑得更开心了,虽然咳嗽也同样止不住,但就是觉得喜气洋洋。

    哪里是像?

    分明跟自己一模一样嘛!

    老人要喝酒!

    “小月儿,去外头把我们栽的那颗树底下的酒挖出来,爹爹好久没喝酒了。”

    少女乞求的望着他。

    老人最受不得女儿这个眼神,于是求起旁边的少年来。

    “方圆,你去挖,我就这一次喝酒的机会了,不想错过。”

    方圆硬着头皮道:“哪棵树?”

    少女顿时夺门而出。

    老人就像年轻时那样笑嘻嘻的道:“你看,小月儿不错吧?”

    方圆点了点头,不点头能怎么办?

    老人拍了拍他的右肩,道:“扶我起来,我们到桌上去喝,她娘最爱干净,从不让坐床上喝酒。”

    方圆苦着脸将他扶了过去。

    其实,他自己走得本就很踉跄,尤其这顿酒喝完,只怕就没好日子过了。

    只是不愿违了老人的意。

    坐在桌上的老人看上去谈兴颇浓,精神也极好。

    “方圆……要不我还是叫你小圆?”

    方圆颓丧的点头。

    老人哈哈大笑,道:“小圆,你跟我说说,你是哪儿的人?几岁了?你的先生是谁?你爹娘都是个什么样的人……”

    方圆絮絮叨叨的说了起来。

    从爹娘去世被母亲抱回去说到先生来村里收自己做弟子,除了小虺的事之外一概讲给了老人听。

    老人听得时而皱眉时而开怀。

    越听越满意。

    少女这才捧着一小坛子酒和两只酒碗走了进来,坛子上有泥巴,手上就更多了,原本娇嫩如雪的手看上去很脏。

    少女看着爹爹竟然坐在椅子上,顿时愤怒的瞪着方圆。

    方圆脖子缩了缩,一句话也不敢讲。

    倒是老人笑着道:“不打紧的,爹喜欢在桌上喝酒,小月儿,来给爹爹倒上,给小圆也倒上,今天非得跟他喝一杯不可。”

    少女坐在桌上,揭开泥封,倒了两碗酒。

    就是目光不善。

    方圆用少女在园中给的手绢给她仔仔细细的擦干净手,老老实实地坐在背对着大门的位置。

    至于酒碗嘛,看都没看一眼。

    老人笑得前仰后合起来。

    少女白了爹爹一眼,才略微迟疑的道:“就喝一碗啊,他身上的伤有点儿重,喝多了不好。”

    老人端起酒碗在另一只碗口上轻轻碰了一下,随即仰头咕嘟咕嘟的喝了下去,颇有些豪气干云的味道。

    方圆双手端起碗,轻轻抿了一口。

    酒香四溢。

    他忍不住又喝了一口,然后一口接一口,碗底空了。

    埋在地底的坛子酒从来是最醉人的。

    方圆脸上挂着迷离的醉意,道:“再来一碗。”

    这次老人亲手斟了两碗酒,将方圆的酒碗递给女儿,把自己的碗推到了方圆面前。

    “小月儿,看在爹爹的面子上,再给多喝一碗?”

    少女点点头,满面红晕,宛如朝霞。

    方圆看得呆了。

    少女挽着方圆的手喝尽了了碗中酒,再望向前方时,少年呆呆愣愣的端着酒碗。

    少女不由得气急的接过碗给他灌了下去。

    呛得方圆直咳嗽。

    老人再次哈哈大笑,抱起坛子喝了起来,像是要将这些年来的愁苦尽数轰走一般。

    然后他就醉了。

    少女扑到方圆怀里,痛哭不已。

    方圆只能紧紧抱着她单薄的身子,轻轻拍着她的背,心中一片苦涩。

    再望过去时。

    老人眼神涣散的伏倒在桌上,老眼仿佛会说话。

    她娘啊,你放心吧,这个读书人,也是个耙耳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