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天子
繁体版

第38章:返京

    南京,汉王府,煦园。

    “哈哈!”

    “今日解缙遭到贬斥不仅让太子失了一臂,更让本王出了心中这口恶气。”凉亭之内,汉王朱高煦将杯中的酒一饮而尽,恨恨道,“当年,要不是他多事,本王岂会失了储君之位,什么’好圣孙’,瞻基那小子小小年纪哪里便可看出圣君之相了,相反,本王可是听说他倒是极为痴迷玩蛐蛐的,我看那小子妥妥是个不成器的。”

    坐在朱高煦对面的史复看着眼前汉王的得意样虽然心中鄙夷此人的小人得志,但他也知道他入幕汉王府便是为了勾起太子与汉王生死相争,从而为日后建文帝复辟创造机会。

    而解缙正如朱高煦所言的乃是朱高炽的左膀右臂,此人如今被朱棣贬斥,正是一个极好的引子,可以引发汉王与太子相斗。

    史复既然有此打算,自然要极力说动朱高煦了。

    “解缙如今虽然退出了内阁,但他依旧还是保留了翰林学士的官位。”史复看着朱高煦神情肃然道,“此时岂是王爷志得意满的时候?”

    朱高煦闻言脸上的畅快之意不由一窒,迟疑道:

    “我观父皇已经对解缙有厌弃之意,难道其人还有重获圣宠的一日不成?”

    “王爷,你想得太简单了,解缙之失,在于其人悖逆了大势。修纂大典、下西洋、南征安南,这都是与开拓振兴紧密相关的大事。解缙在此三事上都与圣意相违。这往根子里说就是其人反对开拓振兴的国策。”史复徐徐说道:“可陛下登基以来观其作为,显然是要行开拓之举,作有为之君的。而解缙又恰恰位列内阁之首,身兼天下士林领袖,如此颇具影响力的人物,在大政方略上与陛下相左,陛下心中岂能不恼?又岂会一再容忍此人?”

    朱高煦性子粗疏,此前对于解缙被贬斥,也仅仅是认为其人性子狂傲忤逆了君父,如今听史复所言,方才知道,这其中牵扯到治国方略。

    但朱高煦虽然勇武,但实在在文治有所欠缺,他也不耐琢磨这些东西,沉吟片刻,不由皱眉疑惑道:

    “我听先生之言,解缙既然在治国的方略上不认同陛下,那想来日后陛下是不会再重用他了,那我为何还要忌惮此人呢?”

    “王爷当知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的道理。”史复极力劝说道,“解缙虽然如今虎落平阳,但是其人才干俱佳,素有名士风度,此皆深受陛下所喜,陛下此前能够容忍他,想来也是存了一份爱才之心,若日后解缙幡然醒悟,在国策政见上改弦更张,那以他的能耐,想要重获圣眷,想来不是难事,到那时其人必然依旧是王爷谋取东宫之位的阻碍。”

    朱高煦闻言不由默然,良久后眼睛微眯道:“先生之意是让本王趁机痛打落水狗,让解缙彻底失去翻身的可能?”

    “这不正是王爷所希望的吗?”史复微微颔首,语气莫名道。

    朱高煦闻言点了下头,随即请教道:“先生可有办法替我除掉此人?”

    “借刀杀人。”史复徐徐说道。

    “以何人为刀?”朱高煦急不可耐追问道。

    “都察院左都御史陈瑛。”史复若有所指道,“我听闻陈瑛此人因为行事酷烈,曾今被解缙写诗嘲讽过,而此人素来心胸狭窄,岂会不记恨解缙,以前解缙圣眷正浓,陈瑛对此无可奈何,可眼下解缙遭到贬斥,正是陈瑛报复的好时机,他岂会错失良机?”

    朱高煦闻言思忖片刻迟疑道:

    “当初,处置建文逆臣时,我与他共过事,知道他城府很深,奸猾似鬼,他敢冒着得罪东宫太子的风险出手对付解缙吗?”

    “若是有王爷你在背后支持他了?”史复饱含深意的看着朱高煦不紧不慢道。

    朱高煦闻言脸上闪过惊诧之色,他自然知晓他的优势在军中,支持他的多是靖难武勋,而少有文臣亲近他的,所以对于史复心中不以为然,自嘲道:

    “先生有所不知,便是本王有意支持陈瑛,想来他也不会领情,你是不知道这些文臣向来更喜欢我那看起来懦弱的大哥,他们对本王向来是不屑一顾的。”

    “王爷自然有你自己的优点,何必如此妄自菲薄了。”史复先是宽慰了朱高煦一句,随即才接着解释道,“王爷当知,陈瑛此人不同于其他文官,当初为了得到陛下赏识,他对建文旧臣的手段残酷,仿若唐时的周兴、来俊臣那样的酷吏,太子素来标榜仁厚,自然是不喜陈瑛的,而像他这样的聪明人,岂会不知道,他日后必然不会有好下场,为了自救,他如今也当要寻一个可以效忠的人,那么排除了太子,这大明还有比王爷更合适的人吗?”

    朱高煦闻言若有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