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天子
繁体版

第24章:大胜【4600大章】

    多邦城,北门。

    “轰隆......”

    随着南征主帅张辅的一声令下,各式火炮齐声作响,无数炮弹朝着多邦城头倾斜而去。

    在炮弹的持续轰炸下,多邦城墙被砸出一个又一个大坑,部分墙体甚至出现崩塌迹象。

    张辅见形势不错,火力已经压制住了城头之上安南蛮兵的箭矢,不由下令让明军跟进,趁机填平城壕。

    多邦城壕既宽且深,在张辅前番的佯攻中,城壕成为明军攻城的最大难题,并为此折了不少军士的性命。

    张辅吸取教训,此番便是要首先填平城壕。

    此时,数百名明军将士四人一组,推着上百架盛满黄土的虾蟆车冲了上来。这种虾蟆车装土入壕后有如伏地之蛤蟆,是填壕之利器,而在他们身后,还有近千人肩扛土袋紧随其后。

    眼见着明军已经抢得先机,很快填平了城壕,城头之上观战的胡季犛不由大急,看向身旁的阮大曾道:“阮将军,明军填平城壕后便会搭云梯攻城了,你的象兵了?”

    阮大曾也是第一次见明军如此多的火炮齐鸣,其人之前也是看傻眼了,此时闻得胡季犛厉声喝问这才回过神来,赶紧躬身道:“陛下勿忧,象队已经在城门内列阵了,臣马上下去,让象队出城,出其不意,必能击退明军。”

    “速去!”胡季犛急切吩咐道。

    阮大曾不敢怠慢,赶紧脚步匆匆的下了城头。

    “那是什么?”

    在后方总领全局的张辅突然见到北门城门大开,随即一阵的地动山摇,便见到一头接着一头的大象在安南蛮兵的驱使下径直从城内冲了出来。

    而明军将士多是北人,他们哪里见过如大象这样的庞然大物,随着大象的阵阵嘶鸣,有的明军吓得呆立当场,有的反应过来,赶紧逃离门洞,径直往身后的明军阵地逃回。

    一旁的沐晟见状深吸了口,看向张辅答道:“大帅,你是北人,可能没见过,此乃南方蛮族依仗的象兵。”

    张辅闻言不由肃然道:“沐侯爷既然识得象兵,不知可有破解之法?”

    “大帅放心,我此前虽然不确定安南是否也使用象兵,但凭借以前与蛮族交战的经验,还是提前有所准备的。”沐晟毫不迟疑道,“我马上便下令反击,定然会替大帅解决掉这些象兵。”

    张辅闻言这才松了口气,连忙颔首不及。

    随着沐晟的一声令下,众人便见,数百骑从右路军中越众而出,而奇怪的是,这些骑兵所乘的马身上都披着绘制着猛兽狮子的布,并且其双眼都被黑布蒙上。

    随着这些骑兵有序的向前推进,仿佛一头头雄师随军而行,端得是威风极了。

    一旁的沐斌见状不由恍然,心中嘀咕道:“这便是画狮蒙马破象阵吧!”

    “大帅,大象看似体型庞大,其实比较胆小,他们惧怕火器的声音,此番我们炮队可以出些火铳手随着这些骑兵进军,在旁发铳,以声音惊吓这些大象。”沐斌既然反应过来,其父沐晟所用的战术,便赶紧加以补充道。

    张辅闻言眼中精光一闪,笑着颔首道:“这主意不错,你便让你手下的火铳手出动吧!”

    沐斌得令,便赶紧转身去吩咐蒋贵。

    蒋贵闻言不由大喜,他便知道,跟着沐斌便有更多的机会建功,只是没想到,机会来得如此快。

    蒋贵连忙口称得令,便转身,不顾危险,亲自带队,分左右两翼,紧紧跟随那些骑兵前行不止。

    阮大曾眼见象队一出,明军果真惊慌失措,不敢抵挡,纷纷后退,不由喜上眉梢,可还没等他高兴多久,便眼看着,大象开始不安的嘶鸣,抬脚乱踏,无论象兵如何驱使,大象都不再前进。

    反而,随着数百骑兵步步紧逼,又有不时的枪声传来,这些大象终于受惊,不顾象兵的命令,调转方向,径直向城门奔去或者四撒开来。

    阮大曾见状大惊失色,赶紧命令象兵控制身下的大象,可随着这些象兵不断抽打大象,反而激怒了身下的大象,在一阵摇晃后,不少象兵被大象拽了下去,随即便被惊慌失措的大象踩踏而死。

    大象惊惧的嘶鸣声,象兵痛苦的喊叫声,充斥整个战场,眼见象队败退,明军要直冲城门,阮大曾亡魂大冒,不敢再迟疑,也不再管还在城外的象兵,赶紧下令蛮兵关上了北城门。

    明军眼见象队败退,不由士气大振,新的一波攻击紧随其后,仿若巨浪一般,扑向了多邦城。

    “沐侯爷果真熟悉这些蛮族,今日若非你提前有所预防准备,我军可要吃大亏了。”张辅眼见形势逆转,明军气势如虹,不由笑着对一旁的沐晟道。

    沐晟闻言脸上也难掩自得之色,他沐氏能镇守云南,自然是有过人之处的,但他也知不能坠了张辅这个主帅的颜面,遂赶紧收起得意之色,笑道:

    “大帅言重了,您乃北人,未曾见过这些象兵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我不过是侥幸与彼辈打过交道而已,再者,此次有大帅总览全局,明军士气如虹,便是没有我的准备,想来大帅也完全能应付自如的。”

    张辅闻言虽然心中知道沐晟这是有意逢迎,但心中还是很高兴,他倒不是爱听好话,而是对沐晟没有自持身份,处处维护他这个南征主帅的权威,而心中满意至极。

    但张辅也没有再多说,毕竟这是他与沐晟之间心照不宣的事情,于是其人只是笑着点了下头,便全神贯注的留意起战场的情况。

    当城头之下,明军势如破竹,明军将帅谈笑风生之际,城头之上的胡朝君臣则是另一番姿态。

    胡季犛眼见着象队溃散,明军直冲城门不由急得跺脚,一脸怒容的对左右道:

    “朕对阮大曾寄予厚望,他也在朕面前信誓旦旦,扬言象队如何了得,他必破明军,可今日,他便是这样报答朕的吗?”

    “丧师败将,朕要他何用?”

    城头之上的安南臣子,见明军大胜,早就心中惊惧,此时又见胡季犛动怒,更是讷讷不敢言。

    而一旁的莫邃却恰恰相反,他见胡季犛对阮大曾如此斥责,心中不由暗喜,此前他冒险试探阮大曾便对此人的矛盾心态有所把握,此番胡季犛当众斥责,事后若阮大曾知道了,其人心中岂会不怨,而那时正是他彻底说服阮大曾的机会呀!

    莫邃心中激动,赶紧学着其他人,在盛怒的胡季犛面前低头致意,好掩饰他眼中的喜色。

    “我儿,看来其他人都靠不住了,为父只能仰仗你了,你的那些火炮现在能使用吗?”胡季犛渐渐收起怒容,先是看了眼城下帅旗所在的张辅诸人,眼中狠厉之色一闪即逝,随即,其人看着身旁的胡元澄,指了指城下道:“想来那人便是明军主帅了,我儿的火炮射程有多远,可能炮击明军主帅吗?”

    一旁的胡元澄闻言看向城下,估量片刻后,一脸为难道:“父王,我新研制的火炮射程的确有极大的改进,不过这距离远了的话,这准头便不好保证了,再者,如今孩儿手中也不过三门火炮,若是一发不中,很可能便会被明军的炮队针对,所以击伤明军统帅的希望不是很大。”

    “哎!”

    胡季犛先是叹了口气,随即一脸无奈道:“你的火炮是新研制的,此前我们没有用来对敌过,明军便不知道具体情况,如此便能有意外之喜,再者,如今情况至此,已经到了危急存亡之时,已经没有其他的办法了,若是天命在朕,定然会一炮击伤明军统帅的。”

    胡元澄闻言便也不敢再言,只是拱手行礼,退下去安排炮击了。

    “大帅倒地!”

    沐斌作为穿越者,自然知晓安南的火器是有他的独到之处的,后来永乐帝便是在南征安南后,有意识的建立了神机营,所以当明军火炮压制住安南蛮军,而后来其父又以画狮蒙马破象阵,奠定了此番明军的胜算,明军众将帅都觉得胜券在握之时,沐斌却依旧没有放松警惕,他一直留意着城头的动静。

    所以眼见城头的炮弹径直往帅旗而来时,沐斌赶紧出言提醒张辅。

    明军既然使用火炮,自然也清楚安全距离,所以张辅等人从未担心过城头之上的炮弹,毕竟在他们看来,城头上的炮弹根本落不到他们附近。

    所以当张辅听得沐斌的提醒时,先是愣了片刻,不过所幸张辅也是沙场宿将,他很快便反应过来,麻利的扑倒于地。

    其余人眼见如此,虽然一时未曾洞悉战场上的情况,但还是有样学样,纷纷扑倒避让。

    正当张辅完成规避动作后,一颗炮弹便打到了距离他们右侧不到三丈的地上,当即砸出一个大坑。

    此后,又陆续有数枚炮弹落下,不过准头太差,远远不及第一发炮弹危险。

    张辅便也顺势起身,一双虎目布满寒霜的看向多邦城头。

    清远伯王友一脸后怕的跑向张辅连声告罪道:“都是末将无用,险些让大帅受伤。”

    清远伯王友自然是该害怕,毕竟他执掌的是炮队,若是此番南征主帅张辅被敌人一炮轰死了,使得南征惨败,想来回京后,永乐帝动怒,他可不会有好结果。

    张辅虽然心中也恼怒,明军的火炮没有压制住对方的火力,但他心中明白,此次敌人火炮的射程已经超过明军的火炮,清远伯王友未曾提前应对也算情有可原,于是其人只好压下心中的怒意,徐徐说道:“本帅也未曾料到敌军何时有了如此利器,清远伯,你又不能未卜先知,何罪之有?”

    清远伯王友闻言不由大大的松了口气。

    张辅随即看向王友身后一同请罪的沐斌,脸带笑意道:“此番多亏了文辉提醒,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此乃大帅吉人自有天相,我军兴师讨逆,乃顺天而行,自然福星高照,事事顺遂。”沐斌赶紧谦逊道。

    张辅见状不由笑着颔首。

    一旁的兵部尚书刘俊作为文官自然不曾披甲,而是穿着官袍,此前一卧倒,全身已经沾满了泥土,看上去十分的狼狈。

    他先是惊惧的看了多邦城头一眼,随即看向默然不语的张辅道:“大帅,敌军火炮实在犀利,你乃一军主帅,身系全局,万万不可有丝毫的损伤,不如我们先后退一些,免得敌军再发炮。”

    此言一出,其余随军的文臣皆出言相劝,而武将则彼此面面相觑。

    他们虽然心中鄙夷文臣胆小,但毕竟事关张辅的安危,他们也不确定,敌军是否还有那样犀利的火炮,若张辅真的有个好歹,他们谁也担不起这个责来,便也选择了沉默不言。

    张辅环视一圈众人,心中便有所猜度,最后看向沐斌,笑着鼓励道:“文辉,你此前曾有言,素来喜欢火器,对此所有研究,此次又是你第一个发现城头敌军火器的异样,你来说一说,本帅该不该退?”

    沐斌闻言自然知晓张辅的心意了,毕竟若是张辅真的愿意退,在刘俊出言时他便会顺势答应的,可他现在却还要询问自己,不就是不甘心就此退后吗?

    沐斌思忖片刻,一咬牙,回答道:“大帅,末将不否认,刚才敌军的火炮的确比我军的好,但是自从我军南征以来,已经有两月有余,经历战阵不在少数,安南不断丢失国土,以至于如今只能龟缩多邦城中,末将试想,若胡季犛手中真的有大量可投入使用的火器,他此前为何不用,偏偏等到山重水尽之时才用,所以末将以为,今天的火炮要么是研制出来不久,要么便是制造困难数量有限,敌军不过是想出其不意,赌的便是我们不清楚他们的情况,会一时胆怯而后退。”

    沐斌如此说自然是有依据的。

    虽然沐斌此前一直挑明军火器的毛病,但他是知道的,洪武帝朱元璋是十分重视火器的,便是在建国前,他与陈友谅,张士诚,相争天下时,他也三人中最重视火器的人。

    所以洪武一朝的火器虽然承袭元制,没有多大的创新,但毕竟明朝国力强大,发展起来的军工规模不是小小的安南能够比的。

    所以,沐斌认为便算是安南的火器在某些方面有所创新,但整体上必然是不如明朝的。

    便比如此刻,若是我质量不及你,那我便以数量取胜。

    张辅从未想过退后,他借由沐斌的口,不过是引出个由头罢了。

    他知道,今日这场战斗可谓一波三折,如今已经夕阳西下之时,待黑夜降临他便需收兵了。

    今日明军是无法一战攻下多邦城的,但是即便如此,他也不愿意以明军被安南火炮吓退的方式撤军,因为这样很影响军心士气。

    明日若战,将士必然会心生惬意,对安南的火炮多有忌惮,那是他张辅这个一军主帅不愿看到的。

    他便是要让全军知道,安南的火器是无法扭转全局的。

    这些念头快速的在张辅脑海中闪过,他环视众人肃然道:“本帅便立于此地,绝不后退,清远伯,本帅令你将所有火炮瞄准城头的敌方火炮,我要你将它轰灭。”

    清远伯王友闻言浑身一震,赶紧拱手领命道:“末将遵命。”

    众人见张辅意志如此坚定,都精神一振,无人再敢言退。

    随着轰隆的炮声响起,多邦城头的火炮终于哑火,城下的明军见状爆发欢呼之声。

    城头之上,胡季犛见状一脸苍白的喃喃自语道:“这是天要绝我呀!”

    随即其人便在内官的搀扶下,颤颤巍巍的下了城头。

    而今日这一战直到日月交替,黑夜降临,明军才以大胜之姿收兵归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