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标大师
繁体版

第三十七章 祖宗的文化

    第二天早上当沈略拿着刚买的28寸大行李箱出现的时候,总工和胡海林都有些惊呆了,他俩都是只带了个背包。

    总工笑着说:“沈略,就待一天你也拿这么大个行李箱啊?”

    沈略笑了笑,也没多解释,只是简单地说:“原来的行李箱坏了,只有这一个大的了。”

    昨晚沈略和雅琴一顿收拾,把这个大行李箱塞得满满的,放了六件衣服、五条内裤、三条裤子、一条枕巾、一堆袜子、一双运动鞋、一双拖鞋、一把雨伞、一套洗漱用品......这下可不用担心换洗了,时刻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总工开车,胡海林坐在副驾驶上,两人差不多聊了一路,不过并没有谈太多项目的事情,更多的是聊公司里的人和事。沈略对他们谈的人都没有太多接触也不感兴趣,于是就断断续续地睡了一路。

    一路很顺,中午十二点多就到了南河集团的产业园,有两个人在门口迎接,胡海林给大家介绍,瘦一些的人叫白沙,看年纪也就是三十岁上下,胡海林喊他白总,说是南河集团交通业务的负责人;胖一些的人叫迟必达,很年轻,应该是刚毕业不久的,白沙介绍说小迟是这里的技术骨干。

    白沙带着大家去他们的展厅参观,里面放了一些很水的荣誉奖状,如泰河市高新技术企业、泰河市重合同守信用企业之类的。展厅里没有什么像样的产品,白沙重点吹嘘的一些东西也不过是些很简单的技术拼凑而成的,在莘华人面前讲这些玩意气氛挺尴尬的。

    可看的东西并不多,参观很快就结束了,总工刚一说起出租车项目的事情就被白沙打断了,白沙说饭店都安排好了,还是先吃饭吧,项目的事情下午再谈。于是大家跟着白沙又开车离开产业园到了一个挺大的饭店,有一个南河集团的小姑娘已经在酒店等候了,把大家迎到了一个包间,菜都已点好,凉菜都已经上桌了,白沙告诉服务员可以起热菜了。

    白沙指挥大家落座,他坐在对着门的位置,说是主陪,让余总和胡海林坐在自己左右,算是主宾和副宾,小迟坐在白沙对面,算是副陪,沈略和那个小姑娘就坐在小迟两边了。

    “泰河吃饭的礼仪还真是严谨啊。”总工笑笑说。

    “这是老祖宗传下来文化,可不能丢了。”白沙颇为得意地说。

    白沙让服务员报一下菜,然后和总工说:“余总,我们一般十一点午休,你们今天到得比较晚,所以我就先点了菜,都是我们这里的特色菜,余总有没有爱吃的再加几个?

    “中午就吃个工作餐就行,您点了这么多真是太客气了。”总工摆摆手说。

    “我和毕总约的是下午一上班就一起谈谈,毕总是我们集团的二把手,听说你们来了非常重视,一定要亲自见你们,”白沙说完让服务员去拿几瓶啤酒,和总工说,“咱中午就不喝白的了,晚上再喝,就简单喝点啤酒吧。”

    总工赶紧阻止服务员,说:“白总千万别客气,下午有工作,就不喝了吧,别耽误正事。晚上也不喝了,千万别客气。”

    服务员看着白沙,白沙摆摆手示意不要了,和总工说:“那中午就算了,晚上可一定要尽兴啊。我都订好了,毕总也一起。”

    “白总太客气了,晚上我们有安排了。”总工摆摆手说。

    “余总来泰河能有什么安排,别客气了。”白沙说。

    胡海林站起身来,一边给总工倒茶一边说:“晚上去吧余总,白总的一片心意。”总工看了看胡海林,就没再推辞。

    吃过饭回南河集团后白沙安排大家到了一个大会议室,然后出去叫毕总过来,结果这一出去就不见了踪影,沈略他们等了将近半个多小时,白沙终于带着一身酒气的毕总回来了。

    毕总和大家交换完名片就操着一口本地方言先介绍了他们集团的发展历程,基本上还是刚才白沙在展厅的那套词,总工随后也介绍了莘华百相的情况,两边胡乱相互吹捧一顿以后开始切入正题。

    “我们集团正在帮助市里申报全国的‘智能交通都市’,上个月我们公司代表市政府去交通部里做了第一次汇报,白沙就是汇报人之一。”毕总说,“我们泰河市正在进行产业转型,市里全力支持计算机、软件等高科技行业企业的发展,我们公司也是得到了市里的支持,上个月市长在开会时就明确提出,以后市里的智能系统的大项目,不论最终用的谁家的产品,都要由我们公司来完成供货和实施。”

    “这个支持力度可以啊。”胡海林说。

    “市里也是希望我们能快速成长,我们计划争取用三年的时间在国内上市。”毕总得意得说。

    “在主板上市吗?主板现在很难吧。”胡海林问。

    “主板确实有困难,现在计划上创业板。”毕总说。

    沈略听了不禁咧嘴笑了一下,自己在前一个公司分管过上市的工作,还是很明白创业板的条件,最基本的一条门槛就是要求最近两年都盈利而且累计净利润大于一千万元,或者只是最近一年盈利但是要求当年的营业收入不少于五千万元。刚才白沙在展室时说一年营收能有一千万,就他们集团这点产品,估计就这一千万里的水分也是相当的大。连这样的企业也做梦上市圈钱,真是中国资本市场的悲哀。

    胡海林满脸堆笑地奉承道:“哎呀,毕总什么时候能上啊,到时候别忘了我们啊,给我们搞点原始股啊。”

    “那还要莘华多帮忙啊,公司现在想做大项目,就要像莘华这样的大公司学习啊。”毕总说。

    “是,大项目和小项目完全两回事,我们在交通领域的大项目一直是行业第一,咱两家强强联手的话,泰河的大项目绝对不会旁落了,”胡海林说,“到时候咱南河说不定都看不上创业板了,直接上主板了。”

    毕总听完喜上眉梢,说:“今年可能没有太大的项目,也就出租车这个项目还算大一点,明年有个交警项目估计要将近一个亿,莘华要是能和我们合作好的话,那以后大项目应该有的是。”

    总工点头微笑着说:“我们一定合作好,肯定没问题。”

    白沙和毕总对了下眼神,开始说项目的事情:“现在眼前这个出租车监管系统项目去年暂停了,现在新市长来了这个项目又启动了,市里开会时要求今年必须投入使用。”

    “今年必须用起来的话时间就很紧张了,挂网招标估计应该也就这几个月的事了。”胡海林说。

    “我们也想趁着市里面刚开完办公会的热乎劲赶紧往前推动,我这几天一直在运管局,各个科室我都打好招呼了,明天我们一起去调研一下需求,把你们的系统给他们也讲一讲。你们只需要把他们要的方案搞定就行了,商务关系我们来做。”白沙说。

    “白总,计划调研几天啊?”胡海林问。

    “这个项目这么急那就这次一下子调研透了吧,一个科室差不多按一天算吧,最少也要一个星期吧。”白沙说。

    “那我就不用过去了吧,让我们余总和沈工去就行,技术上我也不懂,他们两个是专家。”胡海林说。

    总工瞪了胡海林一眼说:“你最好还是去看一下,项目进行到哪了你也该有个数。”

    胡海林见状只得答应:“好好,不过到了具体调研时我是真帮不上忙了,我还要去其他地方要账,有事情的话我再回来。”

    就这样大家把大概的计划讨论了一番以后又闲聊了半天泰河当地的风土人情,然后毕总坚持要晚上一起喝一杯,总工推辞一番也没什么效果,就答应下来。

    沈略他们三人从南河集团出来后,总工生气地和胡海林说:“老胡,你怎么能不去运管局呢?你作为一个销售不见业主能行吗?光指望南河他们能可靠吗?先不说他们说的话有多少可信度需要去现场验证,日后万一要是和他们撕破脸皮,那时候再自己来找业主不是更困难吗?”

    胡海林嬉皮笑脸地说:“我也是没有办法,要不回账来,天天罚款、天天考核,这谁受得了,是不是啊领导?”听他说的这么惨兮兮的,总工也没就再多说什么。

    胡海林带大家到了他常住的酒店,办好入住以后就先各自回房休息。

    说好的当天往返转眼变成归期不定了,沈略从自己的大行李箱往外收拾东西的时候真是哭笑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