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资本家
繁体版

第73章 出使韩国(一)

    当队伍回到樱城,正是日中午时。

    樱城还没有城墙,与猗士衡对赌一个月内能从郑邑带回五十名郑女的签契台,设在朱樱寨外。

    人多到队伍都几乎进不去寨门。

    “他们都知道赵姬的事了,很气愤。”鲁仲连和桩子等人一直等在寨门上方,见到高兆第一个上前提醒。

    “知道,所以他们这些人想要赌死我。”高兆望了眼身后,寨门外如海人群,个个义愤填膺。

    “大家在议事厅等你,想好交待了吗?”鲁仲连的脸色也不好看。

    他对秦国没有深仇大恨,但对秦国接连不断欺凌诸国,尤其在长平坑杀四十万赵人降卒,是极其不满和气愤的,所以才会不惜性命,在邯郸做出义不帝秦的盛举。

    这是义父在提醒:做好准备。

    “谢谢义父。”

    议事厅。

    右列坐着鲁仲连、姬高和丫头,后面多出三兰,她们现在是纸坊、染坊和织坊的主事。虎子没在,被魏阳扔去从基层练起,在训练着了。

    左列坐着邙姬、魏阳、赵果、古昊和桩子。

    这是高兆的安排,表示一边经济,一边军事。

    姨娘依旧自发地负责端水,庆轲则抱着长剑,背靠在门口同样的位置。

    “一件件说。”

    高兆知道他们对赵姬的事有很多话想说,一落坐就先发出定调。

    开完会就要出使去韩国了,预计时间短则要半个月,长则一个多月,樱城有许多事要定下方向。

    另外,百货商场和华林苑的“基座”已经确定,对上层建筑也需要作个交待和指示。

    “那我先说吧。”

    负责粮食供应和管理的鲁仲连举了下手:“我提议施粥改为一日两餐,粟米增多一倍,理由有五个。

    一是现在我们每月有‘特殊收入’,每月固定二十六万钱。改善施粥后,每月施粥的成本会由原本六万钱提升至每月二十四万钱,能够覆盖。

    二能大大降低饥民的死亡、生病、斗殴……等等,也能间接减轻我们在这些方面的负担。

    三是降底流言压力,现在官府和城中百姓对我们的‘最低限度救济’越来越有意见,长此下去,恐被有心人利用。

    四能提升流民对我们樱城的认同感,现在春暖化冻,若还是按照原来的施粥,我预计他们大部分会回去北地,上党现在已经基本平息战乱了。

    五是他们吃有力气了,可以为樱城做更多事。”

    这是高兆从一开始就对制订的会议流程:议题、理由和可行性,三个逐一列出,然后大家表决。

    这能大大节省大家时间,提升决议效率。

    不然想到一出说一出,或是只说问题不提解决方案,时间会全耗在嘴皮上。

    鲁仲连加入后,跟着学习了。

    他最后望向右列所有人,补充了句:“这是我们共同商议的结果。”

    意思是最大的拦路虎:丫头,这樱城财务大臣不会反对。

    果然,高兆望向她,她面无波澜。

    而鲁仲连提到的每月固定“特殊收入”,是一号窑卖“玉琉璃”给邙煜的进帐,每月十盒,每盒百两重,相当收入黄金千两。

    此事除了高兆,现在也只有姬高和丫头两人知晓,鲁仲连都没告诉。

    大家都没有意见。

    “好,明天就开始落实吧,还要宣传出去,这是鲁公的善举,不惜与我们所有人吵架得来的成果。”

    说到这里,高兆朝鲁仲连苦笑:“要辛苦义父您了。”

    这表面上看是好事,让鲁仲连获得仁义美名,其实这是把他架在火上烤。

    你鲁仲连这么好人,让其他有救济的城邑,他们官员的颜面往哪搁?

    总得有人背锅,现在樱城背得下这口锅的,就他和高兆两人。

    幸好鲁仲连一向不在乎别人看法,只追求率性而为,他点头应承:“无妨。”

    “关于百货商场。”

    姬高轻抬了下手,“白府已将成周、巩邑、偃邑和平阴的店铺舆图带来了,接下来是改造和修缮,预计要花三个月时间。

    我提议总部改设在成周,理由是我们没有现成的地方给他们住,建的话要花人力物力和时间,还要管他们吃喝。

    铁坊那边,除了留两坊继续试验和研究材料,其它全部进行铸造,工匠已经分出来了,魏阳也提供了武器甲胄的设计意见,主要以长枪、刀和盾为主,至于对那两把韩弩的研究……他们仍然没有头绪,更别说材料了。

    华林苑那边……我们实在腾不出工匠调过去改建了,钱也是个问题,我提议暂缓。

    幼儿园和学校的地方已经腾挪出来,供应已经准备好,明天就正式开始对流民们解释政策。”

    高兆听了连连点

    母亲还是一如既往的强大。

    但他神色凝重,一一回应:“一个月后,百货商场必须开业。

    总部只能设在樱城,没地方住就建,吃喝花不了多少钱,对他们的生活要做到尽量好,他们以后都是百货商场的顶梁柱,也是培养其他人员的老师。

    铁坊那边继续研究,这个急不来。

    华林苑就等我回来再说吧,工匠和资金我会解决。

    幼儿园和学校的先生和护师的选取,要慎之又慎,先以贤德优先。”

    “百货商场要一个月内?”

    姬高皱起了画眉,“大家都不懂如何开百货商场,现在都是按你写的大纲一边学习,一边研究的。

    许多供应还在找,配套的停车位、供人休息的亭子、每天绕城来回的人坐牛车……等等,都要一起做,这时间会不会太赶?”

    “我要在秦人来雒阳前,让一些人看到百货商场的效益,大家能够明白吗?”

    氛围陡然变得沉重。

    这是前所未有的压力。

    “好吧,我让大家再想想办法。”姬高妥协叹道。

    这对她来说很不容易,不仅是项目赶,还因为坐在她上面的是她儿子,年仅十六岁。

    “我这边没什么要说的,记得我们现在是每天要花五万钱就行。”丫头对高兆是满满的怨气。

    相当后世每天开销五百万,这财务就是喜欢戳老板的痛处。

    “记得的。”高兆只能苦笑。

    姬高和邙姬接着说了其它事项,三兰也一一介绍了织坊、染坊和纸坊的情况,各有进展,主要是产能方面的。

    魏阳和古昊这边,由于伏击邙府车队一战中损失了近半队员,现在不得不放宽体能和身高的要求,一二连满员各五十人,另外新建了两个预备连,也是百人,从弱练起。

    “我这边有两个事要说。”

    终于到高兆了。

    厅里瞬间变得更加安静。

    连呼吸声都听得见。

    “一是关于救秦太孙的爱妻和儿子的事,这是我早前与应侯的交易,隐瞒你们是不得已。

    不是不信任大家,而是担心说漏嘴。

    赵姬她俩一旦出事,我不仅无法给应侯交待,秦太孙还会把怒火倾泄在雒阳,我们会满盘皆输,害死万万百姓。

    我甚至提议应侯不要先告知秦太孙,大家能明白这个意思吗?”

    “正值当下,肯定也会有很多秦人要赵姬她俩死在河洛,甚至是秦太孙本人。”鲁仲连帮着分析后果。

    众人深吸了口气。

    这是很无奈的事。

    在秦军那泰山压顶一般的数十万大军的绝对实力面前,什么计谋都没用。

    魏阳等人已被高兆解释过了,此时沉默,表示没有意见。

    其他人见状,也就更没什么好说的了。

    “二是出使韩国。

    你们知道的目的有两个:首先是协助正使刘修,阐明东君的中立立场,避免韩王生怨。然后是带回五十名郑女,为华林苑作准备。

    其实我还有另外两个目的:一是在郑邑为樱城寻找人才……”

    郑邑是千年古都,前有蛮荒有熊国,后有祝融氏之国,夏为朝都,商为京畿,周朝前为郐国,后为郑国,现在是韩国新都。

    韩国自申不害推行变法以来,国内经济贸易发达,郑邑是中原最大的文化中心和商业都会之一。

    总之,郑邑底蕴悠厚,人才济济。

    现在樱城识字的两个巴掌都数得过来,急需人才。

    “二是完成与平原君的交易,以及兑现对应侯的第二个承诺……计划我是有了,但很多细节还没有敲定,恕无法现在透露。”

    “你与平原君的交易是坑韩,与应侯的另一个承诺是给秦王嬴稷找回面子,你确定做得到,没在吹牛吗?”庆轲忽然提出质疑。

    高兆想起来了。

    白季龙要在樱城立户开府,他爽快同意,但要带上大白,他拒绝了。

    你荆轲这是在报仇!

    果然,厅内顿时炸响。

    “秦人大军正在函谷关集合,现在我们要做的不是退秦吗?”

    “这个时候还要坑韩,你是怎么想的?”

    “给秦王嬴稷找回面子???”

    众人全都死死地盯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