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资本家
繁体版

第31章 平原君(中)

    谈起战国商人,世人可能会首先想到吕不韦,奇货可居,封侯拜相,远的会有商祖白圭、商圣范蠡、财神爷子贡等。

    商人鲁仲连被人遗忘,却被狂人李白尊为偶像,赋诗颂词,而且是两首,绝无仅有,可见鲁仲连高风亮节,俊伟光明。

    尤其是那两句:独立天地间,清风酒兰雪。

    每每心念,仿佛全身有电流冲击。

    前面,鲁仲连提裳跑来,身形伟岸,年约四十岁,白衣鹿裘,鹊冠宝剑,轻奢淡侈,不失清新儒雅。

    身后小跑跟着一人,年约五十多岁,头顶雀弁冠,玄衣黼裳,一看就知地位非凡。他灰发灰须,眼圈浮肿,血丝满布,明显这段时间休息不好又操劳。

    “雒阳高兆,见过平原君,见过鲁公。”高兆一一行天揖之礼。

    两人近前,鲁仲连凝眉皱目。

    “我们见过?”他上下打量高兆,刚才管家禀报说是青年,却没想到会如此年轻。

    “鲁公义不帝秦之勇举,世人称颂,拒受千金之亮节,世人赞叹。”

    高兆这些马屁话的意思是:这是我俩首次见面。

    两人对望了眼,摆手请他入内再叙。

    义不帝秦是一个多月前魏王派大将辛垣衍偷潜入赵,游说赵王尊秦为帝,以解邯郸围困,被鲁仲连鞭辟入里、简洁含蓄地给说了回去,辛垣衍惭愧,魏安釐王缄然。

    事后平原君给赐千金,鲁仲连婉拒。

    拒受千金邯郸皆知,但那是平原君以招揽人才为由要赏的,义不帝秦是政秘,还是才一个多月前的事,关乎魏王颜面,只有当事人知晓,顶多再加个赵王。

    魏阳和庆卿偏室休息,三人雅屋落座,果然对义不帝秦只字不提。

    赵王泄露出去不可能,那只有一种可能:高兆的背后是魏王,但高兆自称来自周国白府,谈的还是一百万石粮食。

    平原君在寻思各种可能,故作批阅公文,鲁仲连开口问:“独立天地间,清风酒兰雪,这两句是公子所作?”

    “鲁公祥麟伟俊,是不才偶听有人传颂,便记了下来。”

    这表示颂词不是高兆亲作,鲁仲连接连失望,笑了笑拱手:“卿有百万石粮食驰济邯郸,同样仁德勇全。”

    这是要切回正事,不跟你来回马屁了,把宝贵时间转给平原君。

    “鲁公见笑了,每石粮食八十钱,河水渡口阳狐交货。”高兆开门见山,后面几句是转向平原君说的。

    这意味着粮食走水运,依河水顺流而下,直抵赵地阳狐,不承担赵地税费。

    现今赵国缺粮,已临时豁免粮税,邯郸城内粮价相比两年前涨了数倍,经过这十几天周边紧急调粮,已经正常了些,仍是每石一百钱,批发卖价八十钱有点高,但在合理范围。

    “可。”平原君点头,仍在批着公文。

    “有三个条件。”

    “说说看。”平原君有些不快。

    现在卖一百万石粮食给赵国,的确是恩义,但每石八十的大宗卖价,谁都知道卖方是赚得盆满钵满。

    “一、我返回雒阳时,平原君出两队礼骑随行。”

    平原君凝眉。

    这是什么条件?

    “无它,平原君之忠义名震中原,让人知道这些粮食的顾主是谁,省得有人瞎打主意。”

    说得好听,还不是要平原君这面大旗去给自己贴金。

    但高兆说得在理,从雒阳孟津到赵地阳狐,相距千里水路,河水宏阔,两岸蟊贼如蚁,到时在水下给你的船凿个洞就不好玩了。

    平原君皱眉点头,勉强同意。

    “二、一百车生铁采购额度。”

    “这个我无法同意。”

    平原君却是毫不犹豫地拒绝,可能真是太忙,他又低头拿起竹牒,批阅起公文来。

    “为什么?”

    这大大出乎高兆的意料,赵国多山地,一向缺粮,这两年上党战事,邯郸更是惜粮如金,但多戎狄矿石,照理说卖一百车生铁甚至不算是条件。

    “昨天我刚批了份商约,是邙氏高价买断生铁南卖雒阳的所有权,为期三个月。”

    高兆恍然。

    邙衍你这只老狐狸,这都安排了,还这么舍本!

    以平原君这种大人物来说,商贾之事肯定是由下面的主事在做,那管家赵溢应该有参与其中,平原君只是最后例行批阅,凑巧是昨天的事,于是记得清楚。

    当然,高兆可以变通目的地,比如说卖到韩国郑邑,运作一番后再转去雒阳,或是变通采购身份,但这些伎俩对于大宗交易的上层人物们来说,这是蒙着自己的眼睛拿石头砸自己脚,骗人骗己,很丢信誉名望的。

    高兆估计如果提了,会立马给赶出门。

    何况铜铁这种战略资源是配额定额卖的,入册官府,不能作假,除非是走私或是贪腐之类的情况。

    高兆左右望了眼。

    “没人敢在这里伸耳朵的。”平原君仍在看着公文,头没抬,眼没动,用笔指了指一边的鲁仲连:“除了这位。”

    “平原君这是不让我走啊,唉,天下哪有不散之筵席,现今邯郸事毕,仲连该是回去了。”

    话里话外,两人惺惺相惜。

    “独立天地间,清风酒兰雪。”

    平原君复念了遍,抬头望向高兆说:“你们商贾之间的恩怨我不会插手,但为这两句你给仲连作的词赋,我给两队礼骑护你回雒阳。”

    言语间透露,邙府已在邯郸布下天罗地网,连平原君的人都察觉到了这种安排,嗅到了其中血腥。

    那不会是几人十几人的小打小闹,至少是上百人,魏阳和庆卿挡不了。

    高兆不由打了个寒颤。

    “谢平原君,事实上一百万石粮食不是我的,是雒阳白府的,我只是一介布衣庶士,驵侩之流,借了白府腰牌先行前来疏通而已。

    白府一向行诚信仁义之商,百万石粮食本就是为疏困邯郸,两队礼骑和百车生铁成与不成,都不会影响粮食北上,那些全是我私人所求。”

    “算你诚实,继续说。”

    “此次前来,所为两件事:一是一百万石粮食生意,如今已经谈妥,二是我要卖一粒粟。”

    说到这里,高兆从袖袋里掏出一个小锦袋,打开寻找,捏出一颗粟米,像盐粒般大小,捧于掌心递向平原君。

    平原君哼笑一声。

    少数雄才辩士好以惊兀开头,吸引对方兴趣,不过这种开头能成功者,大多的确具有惊天地之纬才,纵寰宇之妙论。他端了端身子,问:“价格呢?”

    “一百车生铁。”

    还是回到起点。

    平原君摇头:“我说了,卖往河洛的生铁已被邙氏买断,为期三个月。”

    “是平原君以一百车生铁换我这粒粟,而不是卖铁给我。”

    “原是诡辩。”

    平原君冷笑了声,认为高兆掏出一粒米粟仍是诈异之举,只为解决采购百车生铁的困局,遂发出逐客令:“看在仲连的面子上,给你最后三句话。”

    “一句足已。”

    “还剩两句。”

    “这粒粟能括略河东为赵地,邯郸太原无虞。”

    啪!

    平原君猛地起身,带翻桌子上的竹简公文。他的目光犹如天上雄鹰紧盯地上猎物,闪着光芒,透着火焰。

    甚至身体在微微颤抖。

    “来人!”他忽然大喊。

    “在!”

    “所有人退避百米,违令者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