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头小军师
繁体版

第二十七章 邓则被掳走

    “秦国突然来攻打楚国,可惜江夏郡的叛军将朝廷兵马牵制住了,不然怎么会让秦国那般嚣张?”唐素锦得知秦国来犯之后,愤愤的说道。

    邓则没有理她,只是专心致志的算着账,不一会便对唐素锦说道:“掌柜的,你算错的账我都帮你改好了。”

    唐素锦略显尴尬,勉强的笑了笑,说道:“辛苦你了。”

    邓则想了想,说道:“明日我要出去一趟,所以先告个假。”

    唐素锦连忙问道:“你要去做什么?”

    邓则说道:“我有一个故友,现在就在伏牛山养病,我要去探望一下他。”

    唐素锦心中一动,点了点头,说道:“那好吧,你路上小心。”

    次日,邓则稍微收拾了一番,便骑马出了宛城。正急行间,忽然前面出现了一根绊马索,将邓则掀翻在地。

    几个黑衣人忽然出现,在邓则身上摸索了一阵,对着己方首领说道:“大人,没有东西。”

    黑衣人首领闻言,说道:“怎么可能,他不是江夏派去宛城报信的吗?”

    邓则看了看那些人,咳了两声,说道:“在下只是一名医者,并非信使。”

    黑衣人首领想了想,说道:“杀了他,免得走漏了消息。”

    邓则连忙说道:“且慢,你们要劫江夏与宛城之间的信使,为何要到宛城以北?”

    一众黑衣人愣了愣,问道:“南门不是封了吗?”

    “那东门呢?”邓则反问道,“而且八百里加急的军报,是必须开城放入的。”

    黑衣人首领顿时愣住,连忙问道:“那该怎么办?”

    邓则想了想,说道:“我有一个主意,那就是不管他。”

    “这是为何?”

    “宛城如今不过数万兵马,守城尚可,若是派兵援助,也不过是杯水车薪。”邓则笑道,“所以你们完全可以不用管他。”

    “那我们接下来该如何是好?”

    邓则想了想,说道:“有两个选择:一是弃了江夏,与其他叛……义军合兵一处;二是主动出击,与贺宁、景括二人决一胜负。”

    黑衣人首领想了想,与众人商议了一番,将邓则一起带走了。

    …………

    江夏郡叛军首领张度,本是襄阳一游侠儿,因当时襄阳太守大肆收刮民脂民膏,怒而杀太守,逃亡江夏。

    蛰伏数年后,趁天下大乱,叛军四起,便于江夏起兵造反,自称:荆王。

    张度与贺宁、景括战了数场,数战数败,这时另一个叛军首领宋衡带着部下投奔。

    宋衡的军师吴究献计:“只要大王借我等两万兵马,我等便可去偷袭宛城,使朝廷兵马首尾难顾,届时咱们两面夹击,必可一战而胜。”

    张度细思一番,当即同意,借了宋衡两万兵马,同时又派人先行去宛城附近埋伏,防止泄露了消息。

    宋衡道谢之后,便带着本部人马与借来的两万兵马去了武昌……

    张度闻之大怒,欲领兵攻之,身旁人皆劝道:“朝廷大军虎视眈眈,不可再树强敌。”张度只能咬牙切齿的放过宋衡等人。

    不久之后,邓则便被带到了这里,张度听了手下的话,大喜,连忙对着邓则行了一礼,笑道:“先生可有计策助我一臂之力?”

    邓则看了看四周,细思一番,说道:“如今朝廷大军兵分两路,来攻江夏,你们守的了一时,却守不了一世。”说完瞥了一眼将自己抓过来的那个小首领。

    那个小首领连忙将邓则说的那两个计策告诉了张度。

    张度听了,为难道:“大丈夫生于天地间,岂能久居人下?可若是出城与朝廷兵马决一死战……”

    邓则心中暗暗鄙视道:“如此胆量也敢造反?”

    面上却不动声色,说道:“有道是:置之死地而后生。若是不逼自己一把,焉知不是朝廷对手?”

    张度咬了咬牙,说道:“那便听先生的。”

    …………

    当景括与贺宁得知张度不再死守城池,反而是出城相战,不由得大喜。之后,景括心生一计,对贺宁说道:“贺将军,我有一计。”

    贺宁说道:“景将军且说。”

    景括指了指江夏的方向,说道:“叛军一旦战败,便逃来逃去,不如某假意战败,将其引开,你带一部分人马取了江夏郡,然后在敌后夹击。”

    贺宁点了点头,说道:“此计甚好。”随后看了看地图,指着其中一个地方,说道:“那咱们便在此处,给予叛军最后一击。”

    景括看了看贺宁所指的地方,“长板?好,那咱们就在这里汇合。”

    …………

    “什么?邓则不见了?”唐素锦本来正在打瞌睡,突然听到手下来报:邓先生失踪了。

    “是,属下奉大小姐的命令去给邓先生送账本,结果在半路上发现了邓先生的玉佩,而且听几个躲起来的猎户说邓先生被一群人带走了。”

    “那你可知道他们去哪个方向了?”唐素锦连忙问道。

    “是东南方向。”

    唐素锦大急,“他若是不在了,谁来帮我算账本?”随即咳了两声,说道:“不行,咱们报官吧。”

    说着带人往外走,刚到门口,忽然说道:“我记得,郭嘉好像就在伏牛山吧?”

    跟着郭过带过几天的手下说道:“正是,我还听到伏牛山的人叫他军师。”

    唐素锦想了想,指着一个手下说道:“你去报官,其他的人跟我一起去伏牛山。”说完,带着一众手下急匆匆的去了伏牛山。

    …………

    伏牛山上,薛弃陪了父母好几天,突然想到最近有些冷落自己的军师了,所以带了烧鸡与酒来郭过住的地方看望。

    “军师,我来看你了,这几天都是你和副寨主一起处理事务,辛苦……”薛弃一边说着一边进了门,见空无一人,“咦?军师呢?不会又走了吧?”

    想到这里,急急忙忙的把东西放下,便准备去找,忽然看见桌子上有张纸,随手拿起看了看,“这是什么?诗吗?怎么看不懂?”

    薛弃挠了挠头,忽然灵光一闪,笑道:“幸好还有个严术,我去找他问问。”说着便去了黄铜的地盘。

    就在这时,郭过从门口回来了,刚进房门,便看见桌子上的烧鸡与酒,“谁送的?正好我饿了。”刚吃了几口,见桌子上自己写的东西不见了,奇道:“我给话剧抄的诗呢?”

    却说薛弃到了严术的小院里,严术见了薛弃,连忙行了一礼,说道:“寨主怎的有空来此?”

    薛弃摆了摆手,说道:“不用来那些虚礼,你帮我看看这个是什么?军师不知道去哪了,这是他留下的线索。”

    严术愣了愣,说道:“军师半炷香前刚走。”

    薛弃闻言,想了想,说道:“那你帮我看看这是什么。”说着将那张纸递给了严术。

    严术打开一看,只见上面写着: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什么意思啊?”薛弃见严术看的入了神,拍了拍他,问道。

    严术叹了口气,说道:“军师果然是大才。”然后对薛弃说道:“这是一首咏七夕的节序词,借牛郎织女悲欢离合的故事,歌颂坚贞诚挚的爱情。”

    “能说简单点吗?”

    “就是说军师借着歌颂牛郎织女的故事,想自己喜欢的人表达爱意。”

    “什么!”薛弃大吃一惊,连忙抓住严术的衣领,问道:“军师有喜欢的人了?”见严术挣扎着,说了声抱歉便放开了。

    严术咳了几声,说道:“在下觉得按此诗的说法,军师应该在暗喻。”

    “暗喻什么?”

    严术说道:“牛郎织女的故事,寨主应该听说过吧?”见薛弃点了点头,便继续说道:“军师所表达的应该是对方家里长辈不同意他们在一起,所以才有: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之语。”

    薛弃顿时大怒,一拍桌子,喝道:“他们凭什么不同意?军师那么厉害,那点配不上他们的女儿了?”

    严术连忙说道:“寨主冷静,他们可能是觉得军师是山贼,所以……。”

    严术话还没说完,薛弃怒火更甚,不满的道:“山贼怎么了?我又没有抢他家的,他凭什么瞧不起我们?”

    严术见薛弃这般暴怒,生怕她做出什么事来,连忙劝道:“寨主息怒,也许是在下多心了,万一人家没有这个意思呢。”

    薛弃想了想,说道:“管他是不是真的,我这就去把那个女人给军师掳上山,免得军师茶不思饭不想。”

    严术听了薛弃的话,想了想适才在自己这里又吃又喝的郭过,“茶不思?饭不想?”

    薛弃重重地点了点头,将纸从严术手中夺了回来,说道:“我先去准备了,你去让军师等着我的好消息吧。”

    严术吓了一跳,连忙说道:“寨主冷静,你知道是谁家姑娘吗?”

    薛弃低着头沉思了一番,还未说话,便听见外面有人来报:“寨主,山下有个姑娘来找郭军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