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婆婆去嫁人
繁体版

第八十六篇 廉洁的老“村官”

    廉洁的老“村官”

    布田是革命老区最偏僻的村子。刘大满在村里担任“村官”四十多年,工作兢兢业业,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前不久,村里班子换届,刘大满只得了神圣的一票,从而结束了他四十多年的“村官”生涯。

    面对如此尴尬的事,刘大满回家后,再也忍不住嚎啕大哭了一场。镇纪高官雷鸣知道后,安慰他:“刘大叔,您为党为人民工作四十多年了,全村广大党员怎么忍心再让您挑全村的重担呢?您就退下来享享天伦之乐吧。”

    “雷书记,我作为一个老党员,现在正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时候,我怎么能急流勇退呢?我真的很难接受呀。”刘大满老泪纵横。

    雷鸣耐心安慰了一阵后,便回乡里汇报选举结果去了。

    经过镇党委政府多方考察,任命刘志龙为布田村新班子的领头人。

    刘大满面对自己新的接班人,在年龄、文化、工作方法和村里的发展规划及措施,他不得不服老了。为了打好移交工作,刘大满交出了他担任“村官”以来所有的人事制度安排和会议资料纪要和档案,以及经济往来中的债权和债务。

    新“村官”刘志龙接过五捆用麻袋装起的文件资料和一枚用红布包着的布田村党支部委员会的公章,他的眼眶湿润了。老支书溢满泪水嘱托:“志龙,我当了四十多年的‘村官’,没有把布田村搞好,现在卸印了,你可要挺直腰杆,带领大家建设好新布田,让家家户户过上好日子。今天,你组织几个能写会算的,帮我洗个澡,看看我身上到底有多少污垢,给全村人一个明白,也让我退得清白。”

    志龙当即答应了老支书的要求。在上级农村经济管理站的协助下,老支书刘大满所有经管的现金收支和往来数目,一笔一笔都非常清楚。然而,在核查汇总时候,清账人员却发现了四百元现金收入对不上号。

    老支书知道这件事情后,急得坐立不安。他思前想后,自己从担任“村官”以来,从来没有挪用过公家的一分钱。而且自家的钱也从不与集体的钱混合使用。怎么就差四百元呢?

    夜深了,一钩晓月挂在西天,刘大满站在门前的大树下,心事重重,他转身回到屋里,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这四百元怎么就进了自己的腰包呢?自己一辈子清清白白,现在却跳进黄河洗不清了。要不是清账组清理,自己岂不是贪污了四百元?这可是全体村民的钱呀!我怎么会发生这种事呢?

    容不得多想,刘大满一骨碌滑下床,妻子惊醒后问他干啥,他却没有理会,开门直接去了刘志龙的家门口“嘭嘭嘭!”敲起门来。

    志龙正在睡梦中,被急促的敲门声惊醒,不知发生了什么事。他起身下床拉亮了电灯,打开房门,却是老支书。志龙把老支书迎进屋里:“老支书,深更半夜出什么事啦?”

    “志龙,我当了四十多年村干部,从来没有贪污过村里的一分钱呀。”老支书流下了悔恨的泪水。

    “老支书,您再仔细想想,看是否有什么开支给忘了?”志龙安慰说。

    老支书实在想不起来:“我可想了大半夜了,总是想不起来呀。志龙,我相信村里清账人员,我这真的贪污了村里四百元啦!明天,我就去向纪委认错,这可真是一失足成千古恨啦!”

    “老支书,现在没有说你贪污,即使这样也只能算你挪用呀,只要你把钱退了,就没事的。要是你没钱,我先帮你垫出去,你就别把它放在心上了,回去睡觉吧。”志龙将老支书送回了家里。他思忖,老支书为四百元急得睡不着觉,可是,有的人却利用手中权力,毫无底线侵吞国家和集体的财物,却不知廉耻,还心安理得,如果和老支书比一比,他们又有什么颜面活在世上呢?

    第二天一早,志龙准备通知村里组以上的党员干部开会,向全村公布清账结果和布置村里下阶段的工作任务。这时,村里清账组的刘仁匆匆跑来向他汇报说:“老支书的四百元钱找到啦,是我记错了一笔管理费开支,老支书没有挪用过村里的一分钱。”

    志龙接过话头:“你来得正好,老支书昨天夜里还来找到我,说实在想不起这笔钱了,心里急得团团转呢。他还说要向纪委去承认自己的错误呢。”

    志龙来到村委会办公室,准备打开广播通知开会时,镇政府却打来了电话,说老支书正在镇纪委陈述自己的错误。志龙当即告诉镇纪委雷书记,老支书没有挪用村里的四百元钱,而是清账人员漏记了一笔四百元的开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