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浮剑宗
繁体版

第三十一章 辈分奇高的天下行走

    大楚王朝天兴二十一年的六月时节,一封中州城的圣诏传向九州各地各大宗庭各大豪门手中。各大门派纷纷响应圣诏,派动门下年轻弟子前赴中州城八月中秋的百花宴会。即便是这次中秋之后要奔赴和支援的北境,以雁门刀圣为首的抵御异族入侵的七省九派联盟也派出了弟子从北境出发,前往九州正中的中州城。

    天南地北,各路人马,各种修行门派和散修,全在风尘仆仆的奔往中州城的路上。

    与此同时,从罗浮山出发的五十人小队并没有向北,而是一路向西偏北,巴蜀之地而去。

    巴蜀之地,青城山下。是五豪门巴蜀唐家的所在之地。

    因为唐曲三年没有回家,原定于八月中秋回唐门去看爷爷和家长。此时事有凑巧中州城号召天下召开中秋宴会。唐曲身为被挑选的五十人队伍之一自然是要前往。对于这种凑巧的事情,唐曲写信回家,告知中秋可能无法回家,打算等中秋中州城大会完事之后再回家看爷爷和父亲。

    唐门身为五豪门,巴蜀千年的庞然大物,自然也是要派弟子前去参加中州城大会的,此刻事有凑巧自然理解,但是唐老爷子思念孙儿,写信给罗浮希望罗浮一众前往中州的人马能够先去巴蜀,然后在巴蜀小住几日,再和巴蜀年轻弟子一道前往中州城。

    这个要求并不过分,而且唐门家主亲自写信的要求,罗浮山一脉自然同意。

    所以罗浮山五十人的小队伍从岭南触发,一路向西偏北方向,向着巴蜀之地出发。

    罗浮山队伍的行动路线自然没有隐瞒行踪的必要,从岭南南端出发,一路向西北方向而上。一路之上虽然没有什么大的宗门,但小的门派和隐士之地也是不少。尤其是当罗浮山小队抵达巴蜀边境,那些依附在巴蜀唐家身旁,又信奉道教的小门小派更是沿路响应,毕恭毕敬,对待罗浮一众宛若神明。

    巴蜀之地原来也是道教圣地,

    世人相传天师道创派祖师张天师曾在巴蜀锦州城(成都)鹤鸣山传教修炼,得黄帝九鼎丹法。张道长闻蜀人多纯厚,易可教化,且多名山,乃与弟子入蜀,住鹄鸣山,著道书廿四篇。

    至于都江堰畔青城山,更是历史悠久,道教发祥地之一,世人所称的道教十大洞天中的第七山是罗浮山,而第五洞天便是青城山。只是随着岁月的流逝,门派的更迭兴亡,巴蜀之地的道门逐渐衰退,两千多年前,道教正统由巴蜀之地转向了鹰潭上清镇,临清溪,龙虎山脚下的天师府。再然后天师府第一仙山的名号又被蓬莱和罗浮山抢了去。

    巴蜀之地修道之士信奉道教,上千年的岁月里都无法聆听和一睹第一道门的风采和英姿,如今罗浮山一众入巴蜀,又怎能不让他们为之欢喜为之痴狂?

    狂热的道教信徒和修行小门派的掌门以及弟子把入巴蜀的官道两侧拥堵的难以移动。

    罗浮山此次的领队人和话事人自然是李中曦,除了他之外掌教师兄答应的派弟子荀灯协助,只是荀灯不在罗浮山,等收到信息应该也是直接去中州城等着汇合。所以此刻四十九人的小队,全是没怎么经历过世面的三代弟子,全听李中曦一个人的。

    四十多位三代弟子看着眼前这位比自己还年轻的一代弟子,众人按辈分要喊师叔祖的领队,巴蜀唐家未来继承人嫡长孙的师傅。

    李中曦虽然辈分奇高,但毕竟也是没经历过这种情况。

    这次罗浮山将近五十人的队伍由他带队,所谓领队,是因为他年龄和修为境界都是这次罗浮山最大的杀招和王牌武器,自然最适合这次去中州城的活动,而只作为队员不作为领队的话,辈分太高不好管理。所以才以他为首,由他带队。

    基于这样过分真实的原因和情况,这个挑选领队的理由和原因自然不会对外公布,这次一起跟着他下山,前来巴蜀的四十多位三代弟子,只是想着眼前这是师叔祖级别的存在,也不知道该如何答话,是不是得时刻伺候之类的事情,所以一路之上一直到临近巴蜀,众弟子也都不怎么敢跟他答话,只是规规矩矩的行路,休息,完全听从这个所谓师叔祖的安排。

    已是夏季,巴蜀之地,天气炎热,人声嘈杂,道路两旁无数的道教信徒望着罗浮众人,眼神狂热,口喊仙师。

    李中曦作为领队走向前去,拥挤的人群看到身穿罗浮山道袍的弟子走了过来,瞬间爆发出更大的欢愉和呐喊之声。

    一些普通的道教信徒更是跪在了地上:“给仙师大老爷磕头。”

    李中曦连忙劝阻:“使不得,使不得,各位快起,快起?”身后罗浮众人也跟着把众人扶起。

    一名同样道袍打扮的中年道士在人群里看样子颇有威望,满面堆着笑容,:“在下是本地影月观的道士,见过各位仙师。”

    影月观是巴蜀边境不入流的道教小门小派,罗浮众人自然没有听过,唐曲身为巴蜀唐家土生土长的少爷,也是记得有这么个小门派而已,此刻站在李中曦身后,跟李中曦略微解释了几句。李中曦点头,也没有任何瞧不起或者轻视的意思。

    李中曦尽量让自己表现的稳重成熟一些,双方客气的问好之后,李中曦随意的跟着影月观的道士客套寒暄了几句。影月观的道士自然也是不敢多做纠缠,看着李中曦跟着身周别的巴蜀之地的小门派客套寒暄,心里无尽的感慨。

    罗浮山已是九州默认的第一豪门仙山,巴蜀之地距离岭南不说很远但也不近,而且也不敢冒昧的去打扰,自己这还是第一次见到罗浮山的人。

    眼前这个年轻的罗浮山领队领头弟子,也就是十三四岁吧?看起来境界要比自己这个所谓的影月观观主道行要厉害得多,罗浮山果真是修行大派,自己这些小门小派,比不得呀。

    十三四岁,就已经是千叶真人亲传弟子,名誉九州,唐门唐家未来继承人的师父,年纪轻轻的洞觉境,罗浮山当代的天下行走......

    命运和造化之神奇,之戏剧,

    这一切,你又有什么可以不服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