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砍征途之新世纪风云
繁体版

第159章,点兵,开干

    “将军!君上真的同意我们对女真人动手了?”

    奴儿干城里的军营里,今天聚满了从各地赶回来的千户和部族首领。

    “是啊!刚噶将军,各部勇士们早已经准备好了,就等着拿女真人的人头献给李老爷。”

    “都安静一下,君上啥时候骗过大伙!咱来这里两三年了,一直是暗中发展,大家部落里的粮食够敞开肚皮吃一年的了吧!”李刚噶站在台上大声说道。

    “是!李老爷仁义,买卖公平,只要努力狩猎就能换来足够的粮食和盐巴。大家伙都记得呢!”

    “记得就好!这次,君上为了给先皇报仇,颁布了悬赏,一颗女真人的脑袋十两银子,或者是等价的货物。

    一个年轻的女子二十两银子,或者是等价的货物。

    这几年大伙手里的家伙什,都已经换成好铁精钢的了吧!”

    “是!”

    “身上穿的甲胄也都是精铁打制的吧!”

    “是!”

    “最勇猛的勇士,也得到君上赏赐的钢甲了吧!”

    “是!”

    “最精锐的猎手,也得到帝国军中都没有的重型火铳了吧!”

    “是!”

    “族中可还有饿肚子的老弱?”

    “没有!李老爷给的粮食足够吃!”

    “族中的老弱冬天可有棉衣保暖?”

    “没有!李老爷赏赐的厚实棉衣足够温暖所有人!”

    “我!刚噶,来自呼伦湖的鄂伦春部,从追随君上以来,没有缺过一次赏赐,战功没有少计一分。

    我!刚噶,从一个山中野人,成为现在领兵五万的将军!

    跟我一起追随君上的235人,到现在活着的147人,最低也是统领百人的哨官。

    来自柯尔克孜部的宝力格,现在已经是驻守兀地河卫的游击将军。

    来自达斡尔部的哈达图,现在已经驻守在莽哥河的福山卫,担任千户。

    各部的勇士们,现在立功发财的机会又来了,回去后召集族中勇士。带上弓箭,带上刀枪,穿上甲胄,骑上骏马。

    到各地的驻军卫所集合,一起向南方的女真人复仇!”

    “复仇!”

    萧瑟的黑山白水间,开始了冷冽的肃杀气氛。往年赶在河水冰封之前,打着李氏商队旗帜往来于各个部落间的船队,此时全部开始运送箭矢,弹药和粮食。

    离着女真人部落最近的一些部族,已经开始零星的袭击,奉行着袭扰的指导战术,还没有对防守的聚落进行强攻,只对落单的女真人下手。

    山东登州港,高肆风和李有粮一起发出的邀请函,此时放在登州守将案头。

    “大人!这次靖远伯邀请我们一起渡海,对金州的女真人动手,我们参不参加?”

    “是啊!这些年我们只能是小打小闹,没有获得大的军功,此次借着机会很可能收复金州!”

    “对!按照以往的惯理,我们如果出兵,靖远伯不可能亏待我们,粮草肯定会给我们包了。”

    “只是以往靖远伯驻防胶州时,我们邀请他一起参加冬狩,他可都没有参加过啊。

    这次,他想要对金州用兵,就来邀请我们,是不是太不把我们放在眼里了。”有人提出疑问

    “得了吧!那时靖远伯主要精力在南方的倭寇,虽然没有派兵参加我们的冬狩,但是海上也是派出了战船协助。

    你金老三不愿意,这次可以不去,反正我是要去的。”

    “好了,不要吵了。我们这些顶着辽东都司总兵官帽子的将领,之前是没有实力,只能在登州莱州这里蹉跎,每年也只能小打小闹。

    对女真人伤不到其筋骨,大家还想继续下去?

    你说,毛总兵,你想不想夺回皮岛,一报三年前丢失国土的耻辱?

    戚威,觉华你俩想不想?”已经升任莱州府守备的王振喝问道。

    “怎么不想,一想到落到女真人手里的皮岛百姓,老子恨不得舍了性命!”毛海峰两眼发红的怒道。

    “还有血性就行!莱州府的守军,我准备派出一半,亲自带领一万渡海作战,由我的副将驻防莱州。”

    “我的五千兵马,全部带着。”觉华和戚威一起说道。

    “我也是,全部三千兵马。”毛海峰也表态到。

    说完后看向其他可以独立领兵的将领。

    “同意!我带一半兵力,出兵两千。”

    “三千!”

    “老子也不是孬种,这次麾下士卒全部都去。”金三喜也表态道。

    最后,整个青州府莱州府,所有能独立领兵的到将领,一起凑了三万士兵,参加这次李有粮组织的渡海作战。

    还有两府水师的五十艘战船也参加,等高肆风从胶州湾乘船来到莱州港后一起渡海北上。

    松江府,杨氏庄园。

    “孙儿,在看什么呢?”杨老太爷背着手,慢慢的走到自己的乖孙子面前问道。

    “爷爷!你怎么又出来了,大夫说了让您静养,不要劳累。”杨景赶紧起身扶着老人。

    “哈哈……,我自己的身体,自己知道。老待在屋里也是十分憋闷,出来转转反而轻松不少。”

    “行!孙儿扶着您在园子里走走。”

    “好!”

    “爷爷,刚才孙儿在看京师好友的来信。”爷孙俩一边走,一边说这话。

    “哦!是唐家那小子?”

    “对,本来今年是准备进京赶考的,遇上了先帝驾崩。今年的科举推迟了,明年跟恩科一起,京师的士子们全部进了太学。”

    “入太学也好,往常啊,普通士子还进不了太学呢!哈哈……算是得到便宜了。”

    “嗯!博弈兄信中还说在太学只管读书,每天餐食由内廷负责,小皇帝每旬还有一两的笔墨钱赐下。”

    “这笔墨钱是朝中大臣借着陛下的名义发的吧?陛下年幼哪有这份心思。”

    “不是,好像是直接从内廷出的,现在的内廷已经被那个残暴的李有粮给杀完了,没有几个内侍了。

    如果不是他从来不在宫中过夜,淫乱宫闱的谣言还不知道怎么传呢。”

    “爷爷以前啊,只听说过顾命大臣,天子年幼一般是太后摄政,宰制之臣担任顾命。

    没想到,先皇大手笔,直接封了九个摄政大臣,太后直接一点左右朝堂权力都没有了。”

    “是啊!还让那李有粮做了尚父,这不是把帝国拱手相让么!”

    “算了,这些都与咱爷孙俩无关,过好咱们自己的日子就行,你父亲没有的早,就等你早日娶妻生子了。

    等丧期结束后,咱家就上吴家,把咱的孙媳妇娶回家。好好的孩子,白让人家苦等了六年。”

    “爷爷!不妨事的,婉茹是个明事理的,她会理解的。”

    “是啊,婉茹是个好孩子!”

    帝国百姓如果自己的父母等直系亲属去世后,一般守孝三年。但是这个松江府杨家,六年内接连逝去了两位家庭成员。

    先是六年前,杨景的父亲,因病去世,当时还请了弗兰基人的和尚,进行了放血和驱魔治疗,都没有治愈。

    两年之后,其母亲又伤心过度,心情郁郁之下,也撒手人寰。

    “景儿,你那烧水的器械,研制的怎样了,最近没有看到你在后院的作坊里鼓捣。”

    “还不行!运行时经常出现故障,只能运行不到一刻钟,还带不动重物,孙儿无心科举,不能为家族争光。让爷爷失望了!”

    “放宽心,现在帝国对士子的优渥都废除了,有没有功名都一样的缴税纳粮。景儿啊,咱家富足有余,只要不违背律法,安心过日子就是了。

    你喜欢机关机巧之物,那就去做,不用在乎别人的说法。

    什么玩物丧志,呸!”

    “谢爷爷!我一定制作出能自己运转的机械。”

    “哈哈……我家麒麟子有志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