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砍征途之新世纪风云
繁体版

第148章,新皇登基

    一个月后,皇帝的葬礼结束,新皇登基的诏书也传遍天下。

    帝国的朝堂一时之间,六部尚书和内阁大臣全部换人。

    “作为先皇任命的新皇监护人,大家不用担心我会独掌朝堂,这话从先皇驾崩之后,我也不知道说了多少遍了。

    这是我最后一次重提此事,今天是新皇登基后第一次正式内阁会议,第一件议题就是确定皇帝年号。

    第二件议题就是选拔官员填补六部空白。”

    兵部左侍郎杨世连直接开口说道:“李有粮你不能借着内廷总管的身份,把内廷全部的宫女和宦官都裁撤了!

    你这简直就是祸乱宫廷!”

    “左侍郎!作为内廷总管,我如何做不用你管!还请你不要乱伸手,做好你摄政大臣的职责就好!”

    “你……,蛮横!”

    李有粮,怀里抱着小皇帝,掏出手帕给小皇帝擦擦流出的口水,淡淡的说道:“杨左侍郎,注意在陛下面前,不要失礼!”

    “好了,商量正事要紧。关于年号,靖远伯你有什么建议?”担任宗正的周王打断道。

    “我没有建议!这事问我如同向瞎子问路。之前由朝廷哪个部门负责,现在还是由哪个部门负责吧。”李有粮一边哄着有点不耐烦的小皇帝,一边说道。

    “那就由礼部来做!”

    “但是现在六部还在停着呢,除了兵部杨侍郎幸存以外,其余尚书和各侍郎都没有到位。”

    “所以,才今天商议如何选拔出官员!”

    “别看我,我手里没有文人能到六部任职,他们现在定多管理一个县的经验。”看到大家直接把目光对准自己,李有粮直接说道。

    “既然大家都不说,那本王就先说一点我的想法,六部的左右侍郎,从没有牵扯到案件的官吏中选拔。

    六部的尚书,就从各布政使司中选拔布政师,如何?”

    其他八人互相看看,然后点头道:“同意!”

    “也从各藩王的封地里选拔一些文官吧,完全用地方上的官员,不太妥当。”李有粮说道。

    这等于是卖了一个可以查收朝堂的好处,给各藩王。

    “会不会引起天下人议论,毕竟之前一直是互不干涉的。”

    “议论!哼!还怕他们不议论呢!”

    李有粮正没有借口对地方上的一些人,进行清洗呢。堂堂的帝国皇帝,在帝国最正式的祭祀活动中,被炸成重伤。

    传出去简直是奇耻大辱!

    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李有粮把皇宫中的全部太监和宫女都清洗了一遍。

    不清不知道,这些人里面信教的,白莲花的,弥勒的什么邪教都有,从西洋到天方再到天竺,甚至南洋的降头都有。

    满满的牛鬼蛇神,装了正正的一皇宫,难怪皇城里的皇子夭折不断,皇帝十分溶于水。

    已经被人渗透的跟筛子一样了,还能有个什么的皇室机密。

    京师两万多名阉割后的真太监和临时工太监,全部的被清退。没有劣迹的发配到各处皇陵养老,屁股不干净的全部发配到南洋垦荒。

    那名一直伺候在先皇身边的老太监,作为特例留在皇宫内,安享晚年。

    宫中的各个没有得到皇帝临幸的宫女和妃子,全部安排给未婚的士卒和下层军官作为妻子。

    已经荣升为皇太后的夏氏,现在身边只有两名宫女服侍,其他几名有子嗣的妃子也一样。

    后宫里面全部护卫力量,换成了从西安府紧急调来的两千女武士负责,还从京师周边的百姓中,新招募了三千年轻女子作为补充,这三千女子现在已经训练到女猎手阶段。

    后宫的御厨也全部的辞退,拿着内廷给的遣返费,正在各个自己的家乡,打着正宗御厨的名号,开设餐馆,听说地方上的商人们还十分积极的参与入股。

    御厨辞退后,后宫的餐食供应,就由女护卫中的厨娘轮流负责,食物也是从城外的皇庄中采买。

    宫中还有一处机构被全部的裁撤,就是太医院。经过李有粮的军团系统帮忙,这些太医除了少部分安全返回家乡外,大部分被锦衣卫押到菜市口砍头。

    现在宫中的御医,极少部分是从地方上新招募的医生,大部分是从李有粮军团中选调的随军道医担任。

    这也是兵部左侍郎杨世连,为何向李有粮发难的原因,因为他算是现在的朝廷中,文官势力的唯一代言人。

    为何兵部左侍郎,成了文官的代言人。因为此人年轻时,以进士的身份参与军伍。

    依靠战功一步步从普通随军参军,升职了五军都督府后军都督府都督佥事,最后调任到兵部担任左侍郎。

    虽然他是依靠战功升迁起来的,但是屁股一直在文官那边,不停的为文治武而努力。

    可能是先皇为了平衡的考虑,把他选为了小皇帝的摄政大臣之一。

    现在皇宫内经过李有粮的彻底清洗,已经把所有外界的沿线和触手,都斩断了。

    所以他们有点不适应,想借着机会再把触手伸进宫里,再达到历史上能随意更换皇帝的目标。

    “靖远伯!我们商量完了,这是六部尚书的草拟名单,如果没有问题我们就表决吧!”庆王看李有粮在走神,最后提醒道。

    名单上是:

    兵部尚书,徐寿辉(现南京留守兵部尚书)

    户部尚书,刘福通(现楚王府长史)

    礼部尚书,孙德崖(现南京留守礼部尚书)

    工部尚书,曹瑾之(现工部都水司郎中)

    吏部尚书,于士谦(现肃王府长史)

    刑部尚书,朱滨(宗室成员,现担任宗正府学苑律法博士)

    看过名单后,李有粮说道:“我没有意见,表决吧!同意的就举右手。”说完率先举起了右手。

    “好!第一次摄政大臣会议,通过六部尚书名单。靖远伯内侍都让你裁撤了,派谁去宣布任命诏书啊?”周王统计往后,问道。

    之前都是由内侍去各地宣旨,现在内侍没有了,只留下三两个老的走不动的。

    “用印之后,让锦衣卫去吧!”李有粮说完,从怀里掏出一枚印玺。

    上面的印文是“皇帝之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