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砍征途之新世纪风云
繁体版

第146章,惊天变故

    每年春天皇帝都会举行一场祭祀,祈求上天今年能风调雨顺,给天下百姓带来丰收。

    事情就发生在皇帝亲临的祭祀仪式上,在皇帝亲自扶犁耕田,后面内阁大臣们跟着播种,耆老们随之覆土。

    当时仪式现场皇帝身边的大臣们,一脸的庄严肃穆,就如同要慷慨赴死一样。

    在皇帝扶着耕犁远离了身边的亲卫之后,大臣中一名捧着种箱的人,从袖子里掏出暗燃着的火绒,点燃了箱中的火药包。

    然后疾跑几步,抱着箱子扑进皇帝身上。

    “秦侍郎,你要干什么!”

    轰!

    等李有粮接到皇帝的紧急召见的圣旨,已经是十天之后。

    “靖远伯!陛下口谕,召靖远伯紧急入宫觐见!不得有无!可带亲兵入京!”

    “刘公公!千里路程仅仅是口谕?调兵的手令都没有!”李有粮不敢置信的问道。

    “回靖远伯,只有口谕!还请靖远伯立即动身,情况十分紧急!”

    “可否告知李某,京师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何突然让我进京?”

    “靖远伯!还请不要为难咱家,不能说!真的不能说!最好是能有多快,就多快,明天到达京师最好!”刘公公苦苦哀求道。

    “好吧!辽石听令!你坐镇东番岛,掌管军政。”

    “是!属下领命!”

    “萧伟!集合亲卫,乘船从海上北上京师!”

    “是!属下领命!”

    “刘公公,你是跟我一起走,还是自己走?”

    “咱家跟靖远伯一起!”

    “好!萧伟带领刘公公坐船,从海路回去!”

    当天,李有粮就带着五百亲卫坐船渡过海峡,到达福建。

    “萧将军,靖远伯没有跟我们一起坐船走?”刘公公在船上没有见到李有粮,就问道。

    “我家君上,已经坐船走了,他们到达福建后,从陆上赶回京师。我们从海路跟上。”

    “可是!咱家要跟他一起回去……”

    现在正是海上西北季风时期,从京师坐海船来东番岛是顺风,速度很快,但是如果要北上就是逆风,不得不走之字形迂回,速度很慢。

    这次既然十分紧急,李有粮不得不从陆上赶到京师。

    五百亲卫,全部骑乘着从【商城】里购买的战马,耐力和速度能支撑着长时间连续不断地奔跑。

    “听好了,这次不要怜惜马力,用最快的速度到达京师,如果马匹倒毙之后,立即更换坐骑。”

    “是!”

    皇帝遇刺当天,京师就已经实行了全城戒严,城外驻军一批批的入驻到各街坊。

    街道上全部是刀剑出鞘,全副武装的士兵,每个路口都有一队士兵值守,还有来回不断巡逻的骑兵。

    压抑的气愤,还有无形的恐怖,笼罩在帝国都城上空,城内百姓无人敢大声喧哗,即使到了夜晚,也没有人敢点燃灯火照明。

    除了春风吹拂杨柳枝的声音,好像整个天下只有士兵们巡逻时,铁甲碰撞的声音,和低沉的脚步和马蹄声。

    很快半夜时分,就送皇宫里传来旨意,祭祀时在场的所有大臣家眷,全部羁押在各自的府邸中。

    第一场杀戮开始了,礼部秦侍郎家里一队队甲士破门而入。

    “鸡犬不留!”

    ……

    从京师紧急发出的召集令,除了李有粮外,还有宗室藩王和各位国公,都收到了皇帝的圣旨。

    有些人,被要求在防区整军戒备,如南直隶南京留都的几位,北方防线上的几位藩王,也有人被要求立即进京面圣,谁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皇帝遇刺的消息,是在三天之后,不知道从哪个渠道散播出去的,从京师开始,以一个不寻常的速度,在朝着天下传播。

    一路上用一天跑死两匹马的频率,现在李有粮已经进入南直隶境内,沿途也就在驿站补充一点补给,没有过多的停留。

    直到李有粮听到了传出皇帝遇刺的消息。

    “皇帝遇刺了,难怪!大明的皇帝就没有几个是善终的……”

    历史上的正德皇帝在位16年,现在已经是帝20年,已经超过历史记录了。历史上他还没有子嗣,现在最大的皇子已经三岁了,还有两个去年刚出生的皇子和皇女,也打破了历史记录。

    “正德皇帝之后,是哪个接替来?万历还是嘉庆?

    嗨!想不起来了,都已经记不清了。反正不是万历就是嘉庆!”李有粮心里想着。

    其实历史上接替皇位的是正德的堂兄弟,朱厚熜,也就是嘉靖皇帝,一名热衷于修仙的皇帝。

    至于李有粮心里想到的嘉庆,是清朝的皇帝,少女们痴迷不已的皇阿哥。

    李有粮接到旨意的第五天后,五百零一人,终于风尘仆仆的感到了京师城外。

    到了现在,事情已经过去了二十多天,京师的戒严还没有解除,也没有任何官方信息发布出来。

    只有各地封君收到的整军戒备的圣旨,之后就没有了任何的消息。

    “靖远伯!奉命回京觐见!”

    城门外亲兵对着城墙上的守军,大声的喊道。

    轰隆隆……

    关闭的城门从里面打开,出来了一队骑士。

    “辽王!见过辽王!”李有粮十分意外,没想到辽王亲自守在城门这里。

    “靖远伯客气了,陛下就等你了,随我一起进宫面圣吧!”

    “好!请辽王带路!”

    说完,辽王打马转身向内城方向走去,李有粮带领五百亲卫跟在后面。

    已进入城内,就感到了死气沉沉,没有一点百姓活动的迹象,如果不是士兵们推着粮车,一家一户的分发粮食,李有粮还以为城中已经没有活人。

    心中有疑问,看到辽王没有闲聊的心思,李有粮也不好上前直接问询。

    皇宫内传说皇帝豢养猛兽和美女的豹房,外面是从出事起就跪在这里的内阁大臣和六部尚书以及当天负责守卫的锦衣卫指挥使和五军都督府的几名参将。

    已经二十多天了,这些人已经变味了,还好现在还没有苍蝇。

    在皇帝没有下达旨意之前,这些已经跪死的,没有人敢过来收尸,就这样一直放着。

    豹房现在负责护卫的是一队身穿飞鱼服的内侍武士,不是锦衣卫和东厂的人,也不是西厂的人,是传说中的内厂。

    这是内厂的人以一次在暴露在大众之下,之前只听说有这么一个结构,但是谁也没有见过。

    皇后夏氏带领着德妃吴氏,贤妃沈氏,美人马氏这三位已经有子嗣或者是有身孕的后宫嫔妃,看护着皇帝的三个年幼的孩子,就在豹房隔壁的宫殿居住。

    现在也不分尊卑礼制,整个宫殿内只有她们几个,内厂的内侍传来的旨意就是,皇后带领她们在另外旨意下达之前,生活在这里。

    食物是内厂提供的米面和菜蔬,没有任何一名内侍和宫女在。

    外面除了一直在警绒的内侍武士,一个外人都没有,即使已经进京的大臣也没有获得入宫的旨意,一直在宫外等着。

    豹房内的床榻上,皇帝现在已经被层层纱布包裹着,只露出了面部,头部也包着纱布,脸色蜡黄泛着青紫色,一看就不是正常人的脸色。

    一条胳膊从肘部断了,另外一条虽然没断,但是看包裹的样子,只有不到一握粗细。

    床榻两边漂浮着三个发着微弱荧光的球体,床边跪着一名十分苍老的太监,苍白的头发已经掉的没有几根,脸上的皱纹堆积在一起。

    但是口齿还算利索,对床上的皇帝说道:“陛下!靖远伯已经进城了,辽王正带着他往皇宫赶来。

    这样各位大臣和封臣都已经到了,是否宣旨让他们觐见?”

    一会儿之后,位于皇帝头顶的一个荧光球体,发出声音。

    “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