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砍征途之新世纪风云
繁体版

第141章,河内之战

    在高肆风率领队伍炮击河口的炮台之时,明帝国对越地进攻的消息,就通过各方渠道,传遍了金地众国各位领主耳朵里。

    “陛下,河内阮文辉来报,明军水师进攻海防城炮台。”

    “这是哪天的情报?”

    “奏疏发出时间是隆功元年11月9日,距今已经七天了。”

    金地皇帝戴莱洛迦纳也就是隆功帝,接过奏疏看了起来。

    书房内只有侍女煽动羽扇带起的微风声,一切都是那么的安静。半晌后,隆功帝说道:“明人,终于有反应了。统治首相和将军过来议事!”

    他在称帝后,一直在等待明帝国对此的反应,承认他的帝号,是不可能的。至少也要打上一场才行,至于在哪里打就不是他能决定得了。

    原预计的位置是在三孟宣慰司那里,他还提前在那里做了准备,没想到是在安南邦。

    那样也好,正好借机削弱一下实力强大的阮氏,省的他们对广南邦虎视眈眈。

    没过多久,首相吴莱和大将军甘布鲁一起来到皇宫。

    “拜见陛下!”

    “免礼!坐下吧,刚才安南的阮文辉来报,说明军水师进攻海防。这是奏疏,你俩看一下。”

    说完把奏疏让侍者转递给两人,自己坐在镶嵌了无数宝石的座椅上看着。

    首相吴莱和大将军甘布鲁看过后,首相吴莱首先说道:“之前,我们也没有得到明人水师南下的消息啊!这没有明人调动大军南下的消息!

    这突然冒出来进攻海防的明水师,是哪里冒出来的?”

    皇帝说道:“奏疏上只提到了来犯之敌只悬挂着红底镰刀旗和蓝底日月旗,朕这里也没有其他的情报,也不着调具体是明廷哪家将领的水师。”

    大将军甘布鲁看了一眼皇帝,然后说道:“虽然军中也没有得到最近,明军调动的情报!

    想来,安南邦阮太守不会看错,进攻海防的一定是明国的水师,至于镰刀旗。

    臣想到了一个人,前两年劫掠过越地的李有粮部,他的水师就是悬挂着黑底滴血镰刀旗。

    会不会是他的部署,听说他被明朝的皇帝分为东番岛的伯爵。”

    首相听完后说道:“如果是他的话,我们没有提的明廷兵力调动的情报,倒是有可能,听说此人一直是受皇命独立领兵,从来不受明廷五军都督府节制。

    其之前在婆罗洲和吕宋的行动,也都是结束后,外界才知道。

    这次又偷袭我们安南邦,一定是偷袭惯了,又想来占便宜!”

    “甘布鲁你对此有没有什么建议?”皇帝问道一直在紧皱眉头的大将军。

    “陛下!我们可就遇到强敌了,听弗兰基人言语,此人手里的军队战力强劲,火器也是犀利非常。

    臣请陛下,在他还没有站稳脚跟之前,立马派出援兵支援安南邦。

    如果让李有粮那厮得到了喘气的机会,后果不堪设想。”

    “甘布鲁将军,是不是大惊小怪了,此人真有这么厉害!仅仅一个东番岛,还是刚从弗兰基人手里夺来的,有什么底蕴能跟我们金地较量。

    之前他虽然驱逐了弗兰基人,但是!也是用的偷袭的手段,而且弗兰基人根基远在万里之外,被击败了也说明不了李有粮的厉害!

    陛下,现在正是争夺三孟府关键的时期,明廷的主力在云南那里,安南还是让阮太守自己负责就好了。

    没必要大费周章浪费国家的府库,最多让广南邦支援一下。”

    甘布鲁听完后,十分意外的问道:“首相大人,你的弗兰基好友雷克尔没有跟你说李有粮的实力吗?

    你的自信从哪里来的,认为只靠着偷袭就能把盘踞婆罗洲几十年的弗兰基人赶走。

    陛下,臣请收缩木邦一线兵力,预防云广的明军趁机南下。

    第一步支援从老郭邦永珍和广南邦顺化,调集至少三万人支援安南。

    如果战事不谐,再从暹罗邦和高棉邦继续调兵增援。”

    “三万!大将军,你知道这要花费多少军费吗?”首相喝问道。

    “是啊,甘布鲁将军,兵力是否太多了。”皇帝也是问道。

    “陛下,还有首相。五十艘海船,至少能运送五万人。即使里面有一些水手,不全是陆战士兵,敌人三四万士兵是有的。

    安南邦至少有五万士兵,再加上援兵三万。即使敌人的装备再精良,我们也是能把敌人拖住的。不说是取胜,至少我们能保证不会失败。

    如果兵力少了,就不一定了。

    毕竟以臣获得的情报来看,李有粮是明廷里比较厉害的将领,小看不得!”

    “陛下,大将军…”

    金地皇帝打断首相的言语,然后说道:“好了!就按照大将军说的,下旨让永珍和顺化分别派出一万士兵,支援安南。

    至于北方木邦一线,就不用收缩兵力了,通知他们警惕敌人的偷袭就好了。”

    “臣遵旨!”

    皇帝还是不相信,一个明廷的伯爵就能让自己堂堂的金地帝国,做出全国备战的准备。

    联合三邦的兵力,十万人还怕他。

    仅过了一天,海防炮台被攻占的消息就再次传到春佩城。

    紧接着,就是河内城被围困的消息,也是隔了没有几个时辰,也是送到了春佩。

    已经觉得处理稳妥的首相和大将军,再次被皇帝招到皇宫。

    “海防城的炮台,没有拦截住敌人多长时间,仅仅是一天的时间,花费巨资修建的海防炮台就全部陷落。

    现在敌人已经顺着红河进军,一百多里地,用不了多少时间。

    永珍和顺化的援兵,啥时候准备好?”皇帝急切的问道

    “回陛下,此时旨意也就刚到,再加上准备军械的时间和召集士兵的时间,出兵最快也要五天之后了。”

    “五天!按照船速,足够敌人到达河内城了!”

    “陛下,还有首相大人!不用担心,安南邦的阮太守,手下军队十分的精锐,一直保持对明廷镇南关的威慑。

    现在他们只要不轻敌,河内城的粮草他们足够据城而守一年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