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砍征途之新世纪风云
繁体版

第133章,明帝国西洋商行(上)

    帝19年九月初九,重阳节这一天,湖广布政使司武昌府楚王王府里,人流攒动,操着各地口音官话的人彼此热情的打着招呼,相熟者还聚在一起聊着。

    经过近两年的来回奔波,李有粮带头倡导组建的帝国海外贸易商行组建会议,于今天在楚王府邸正式召开。

    整个明帝国二十位宗室藩王,五位公爵,十五位伯爵,还有一百六十四位男、子爵全部派出自己的商业家臣或者是亲自到场参加。

    另外还有各地边镇守备将领,也获得了参加资格。

    这一商行联合了整个帝国九成以上的实权阶级,如果能够成功的建立,那将是未来帝国最大的军事政治和经济势力的联合。

    只要不发生意外,就如同李有粮对皇帝说的那样,其他利益都是虚的,只有牢牢的掌控好经济利益,让每个效忠皇室的封君和将领,每年都能有大量合法的钱财收入。

    不用提心吊胆冒着杀头的风险,进行贪污,走私,刻薄搜刮百姓,从此以后,皇室的统治将牢不可破。

    在把收益向下层百姓进行倾斜,所有的货物采购时,定下基调保证基层生产者们,也能得到足够的收益。

    自此以后帝国的利益,也将同基层百姓联系起来,那全帝国上下必将行成利益共同体,皇帝的意志即为百姓的意志,百姓的诉求即为皇帝的诉求。

    “各位来客,本王十分荣幸得陛下信任,担任此次商会的皇室监督人。此次会议商讨的内容陛下已经定下条令。

    一,商号的干股,是一万两一股,各位根据自己的实力进行认购。每股实名认购,不设上限。

    二,二十年内,不再进行对外扩股。

    三,各位认购的干股,不允许买卖,可以按照律法的规定进行继承。

    四,各位认购后的股东,可以派出自己的账房先生,组成联合审计团,于每年冬至之时,对商行财务进行审计。

    五,商行的经营权,由各股东推选出十二位掌柜,进行经营管理。十二位掌柜每人一票,轮值首席掌柜两票,通过投票决议各项事宜。

    六,各位股东只有监督权,和十二掌柜任命的推荐权,掌柜任期是五年,五年以后根据各位股东的提名,重新任命。

    七,商行的款项往来由皇家钱庄负责,各位股东的干股认购金,也由皇家钱庄收取。

    八,商行拥有海外武装开拓权,海外土司官员任命权,海外皇家徽记,帝国旗帜使用权。

    就这八条,其余事宜,具体的章程啊,还由各位商议后决定。本王在这里也就不再多啰嗦,毕竟商贸上的事情本王也不是很熟悉。

    各位都是各家商业上的干将,都是行家。几家联合做买卖的事情,之前也干过,都有经验。

    只不过这次大一点,东家多一点。

    陛下和本王都相信大家的能力,一定能把此事办妥了。

    好了,不再啰嗦了,剩下的时间就交给你们了。”

    八十多岁的楚王朱詹圳说完上述话后,拿出手巾擦擦脸上流出的汗水,在侍从的搀扶下,离开王殿,回到内堂休息。

    他的辈分太高了,是跟宣德皇帝同辈唯一健在的宗室,为了表示皇室的重视,所以这次重大的事宜就放在他的封地举行。

    大家恭送楚王离开后,负责皇室商业的内官监掌印太监张宝还有宝钞司掌印太监刑恩,一起来到王殿坐下的两张书案后面。

    先是内官监掌印太监张宝开口道:“咱家就不再多啰嗦,刚才楚王殿下已经把陛下的意思向大伙说了。

    咱家就在这里代陛下给各位一个定心丸,皇家商号不会参与商行的具体经营。所以大家不用担心有内侍不懂乱伸手,也不用担心各地皇家织造局和御瓷局等采办衙门从中作梗。

    我们大明对外出售的货物也就丝绸,布匹,茶叶,漆器和瓷器,其他的铜铁器具不会对外,至少是五十年内不会对外。

    各位也最好做到心里有数。”

    宝钞司掌印太监继续说道:“宝钞司下属的皇家钱庄,承接商行的所有金钱往来,每年海外收益经过核算后,各位可以凭借手里的干股,按照每股分红多少,在各地的钱庄取钱。

    商行支付的货物款项,也是通过钱庄银票付款或者是户头划账。

    为了这次商行的建立,方便各位扩大手里作坊的规模,钱庄还根据陛下的旨意,允许各位通过手里的干股抵押借贷。

    三年内还款是一分利息,三年以后是两分,可以提前还款。

    各位认购干股时,允许使用现银,银票,或者是账户划款。只要各位在皇家钱庄账户上的余额足够,认购金到账期限是一个月。

    所以需要各位注意的一点就是,在这里认购后,最迟于一个月把认购的资金交付到商行的钱庄账户上。”

    刑恩说完后,跟张宝小声的说了几句,然后张宝说道:“好了,我们就说这些,在商行没有正式建立之前,我们就不参与了。

    接下来就是靖远伯的家臣兰德主持。”

    说完后,两人离开桌案,坐到下面场中的座位上,闭口不言。没有商量出具体章程前,他们就是只有眼睛和耳朵,不再跟任何人交流。

    兰德从场下走到上面后,笑着对台下的众人说道:“感谢各位!感谢两位内官从京师来到武昌!

    海外贸易的利润,想必各位都听说过,或者是参与过。

    东南各处奢华庄园,想必各位也是羡慕过,为啥他们能修建奢华的庄园,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呢?

    为什么他们仆人成群,田亩横州跨县,动辄就是几万,十几万亩。

    答案就在海贸这里,我们帝国对于他们的税收很少,堂堂的江浙富庶地,每年上缴的商税只有几十万两,甚至是每年降低。

    北方缺银少粮,每年朝廷大笔的开销用来维持边关的安定,但是海商们打着别有用心的目的,阻挠朝廷开海。

    自己呢偷偷的在走私,不光是对西洋弗兰基人走私,还向北方的女真人走私。

    虽然经过两位先皇的努力,现在帝国税收已经维持到收支平衡,但是帝国财政还是不充裕的。

    不然,也不会让北方各地流民不绝。相信各位驻地都有一座甚至几座流民营地。

    如果帝国有了足够的钱财,还能让流民营地存在吗?陛下和各位封君早就进行安置了。

    基于以上的考虑,我家君上,上述陛下准备组建一个专门负责海外贸易的商行,联合各位一起赚钱,一起努力解决民生问题。

    那海外贸易的利润具体有多少呢?

    前年我家君上在征战南洋时,根据缴获的弗兰基人账簿得知,每年从海外运往帝国的白银有五百至两千吨,平均是每年一千吨上下。

    吨!是弗兰基人的度量衡,一顿,差不多是咱们的两千斤。

    也就是每年至少有四千多万两白银流入帝国境内,按照帝国的商税,每年如果是正常纳税,光是海外的商税就是一千多万两。

    这还是由于我们的商品只在南洋低价卖给弗兰基人的收益,如果是我们自己买到他们那里呢,大家想一下,会有多少的收益。

    最少也要翻倍!三倍不成问题,五倍也能争取。”

    听到这里,下面的人知道海贸利润大,但是没想到是如此大,每年四千多万两的盘子。

    自己如果能参与,这是多少的收益?

    比自己的一年到头,带领百姓种地收益高多了。自己组建的商队,每年也就几万两的收益已经是很高了。

    现在一比,啥也不是!

    等场下的议论声小一点后,兰德继续说道:“今年开春之后,皇家行号,还有我们几家,进行了一次尝试。

    四百艘大福船,从天津卫,莱州府,宁波府,泉州府,四地启航,也没有走多远。

    就是根据之前三宝太监的足迹又走了一遍,拉回来的香料,宝石,金银,棉花,还有稻米。

    我们不用按照斤两算,是按照船算的。

    这次远航挣了多少钱,想必各位参与的心里有数,我就不多说了。哈哈……

    我家君上的收益,我可以在这里显摆一下。一百船的棉花,七十船的稻米,三十船的蔗糖,每船载重是两百吨。”

    “呼……”场下一片呼声。

    “难怪号称是李十万啊!”

    兰德又笑着说道:“光这七十船的稻米,就差不多抵得上漕运一年运往北方量两成。

    咱们的大福船载重还是太小,如果我们继续研制更大大载重的海船,速度更快的海船。

    那每年光是从南洋运来的粮食,就够补充各地边镇的军粮所需。

    别忘了,不光是粮食,还有香料和金银呢!对了还有糖。”

    听到这里场下的众人,眼中开始冒光,嘴角不由的露出贪婪的笑容。

    看到调动起来大家的贪婪本性,兰德心里十分的高兴。

    不怕你们不贪,就怕你们贪心不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