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砍征途之新世纪风云
繁体版

第131章,驶向大洋的大明海商

    “君上!春天时,我们乘着季风,从泉州出发,先去了吕宋岛,又去了婆罗洲和爪哇岛。

    最后在旧港宣慰司联合了其他的帝国商人,在南海舰队的护航下,一起出满刺加海峡,一路西行。

    在锡兰交换了一些宝石和补给,嗯!按照您的吩咐,还在当地购买了一点土地,作为今后路过时的落脚地。

    十天后,我们的船队到了天竺的果阿,跟那里的弗兰基人进行了交易,把大部分丝绸和瓷器都出手了。

    按照您的吩咐,没有都要白银。主要是用黄金结的货款,还有一部分是用棉花和铜铁矿石。

    完成交易之后,船队里大部分货主都已经完成货物的售卖,护航舰队一分为二,护送返航的船队返回旧港。

    我跟剩余的护航舰队,又继续向西航行,最后到了天方的默加。在那里我把所有的货物都出手了,还给当地的领主和官员赠送了一些高档丝绸和瓷器。

    嗯!默加的领主还给君上送了十名天方的美女,属下都完好的带回来了,原打算是让兰德管事给送到西安的。

    没想到君上这么快就到了咱东番岛,正好夫人们不在。

    这十名美女可以用来缓解君上的寂寞!”李氏商队南洋负责人邢大奎对李有粮说道:

    “这么说,你是重走了一遍三宝太监的航路了!不错!很好!”李有粮认真听完后,夸赞道:

    “君上过奖了,属下也是仰慕三宝太监,正好借着机会出去看看,给以后远洋积累点经验。”

    “嗯!你很好!有上进心。这样吧,如果你愿意可以成为我的家臣,作为你这次航行的奖励。或者给你李氏商队南洋贸易收益的三分利分红奖励,如何?”李有粮点点头,沉吟了一会儿后说道:

    邢大奎大喜道:“君上,属下愿为主公效力,成为主公家臣!还请主公应允!”

    “南洋贸易的三分利是很多的银子的,仅此这一趟下来能有多少收益,你也是知道的,真的不再考虑一下了。”

    “主公!还请主公不要拿铜臭之物羞辱我,我愿以死明志!”邢大奎梗着脖子愤慨道:

    “好吧!既然你选择好了,那你就是我李有粮的第四位家臣,你以后的职责就是负责南洋和满刺加海峡以西的贸易。”

    “臣愿为主公效死,愿主公武运昌隆!”

    在李有粮首席家臣辽石的见证下,李有粮用随身的小刀划破胳膊,邢大奎也激动的划破胳膊。

    两人庄严的完成了溶血仪式,之后如果李有粮不在的时候,邢大奎将是李有粮子嗣的第四顺位监护人,也是李有粮在南洋的最高代言人。

    在南洋邢大奎将代表李有粮的意志。

    “恭喜主公!”辽石恭贺道:

    “好了,你俩以后要好好的配合,一起管理和维护好我们在帝国南海的利益。”

    “是!”邢大奎和辽石同声道。

    这次以李有粮的李氏商号为首的贸易船队,是正式的明帝国军方背景的海洋贸易商号组建前的一次尝试。

    还有一部分货物直接在马尼拉港就完成了交接,由郑宝忠负责售卖给从新大陆阿尔普尔港来的大帆船舰队。

    这部分的收益,还没有进行结算,还要等到大帆船在马尼拉完成装货后,时间差不多要到了八月份,再根据销售量再进行利润分配。

    这次天竺之行,带回的商品主要是香料和棉花,船上压仓的是各种金属锭和矿石,再就是稻米。

    两百艘大福船满载着货物停靠宁波港的时候,看着从船上源源不断扛下来的一包包香料和棉花。

    没有用一天的时间,吴淞府还有苏州府等拥有成百上千张织布机的织造坊东家,纷纷聚集到宁波港向兰德要求购买棉花。

    他们的织布机还等着棉花纺纱织布呢。

    “一百船棉花,在宁波这里,只放出五十船!”兰德对争抢的人群喊道:

    “兰管事,剩余的五十船,您准备送到哪里?除了我们吴淞,相信没有其他地方能一次吃进这么多棉花。”

    “对!兰管事,我们手里也有一些丝织作坊,还认识一些大东家。把棉花都给我们,以后互利互惠啊!”

    “五十船的香料可以都在江南投入市场,但是棉花不行。各位掌柜,不是咱老兰德拿架子,是我家君上另有安排。

    还请各位朋友理解哈!”

    另外五十艘船的棉花,它们的目的地是山东的胶州湾,那里有兰德雇佣的妇人,早已经开始等着这批棉花制作棉衣。

    李有粮安排的人手在奴儿干悄无声息的蚕食女真人的大后方,经过了两年多的开拓,在奴儿干从黑河入海口开始,一路沿河北岸往上游发展。

    已经到了大兴安岭西部地区,快到草原了。

    他们一直遵守着李有粮吩咐的农村包围城市,不要暴露在女真人视野里,悄悄的跟各部发展贸易,一点点蚕食瓦解女真诸部在这里的统治根基。

    其实也没有什么根基,女真诸部对这里深山之中的牧鹿人和捕鱼人,一直是粗放的管理方式。

    每年也就是在开春后,进来收一次貂皮供奉,顺便看看哪个部落的青壮多,然后再招募一批青壮作为披甲兵。

    这几年,通过李有粮的背后贸易支持,这些人已经装备了明军正规军的各种甲胄,手里的兵器也是明军制式兵器。

    除了火器薄弱一点外,几乎跟女真人的士兵装备一样,甚至披甲率还要高过女真诸部。

    这样下来,黑河以北地区,就成了事实上脱离了女真人掌控的地区,今年开春后再来收貂皮的供奉的女真官员,大部分都消失在丛林里,只有一小部分空着手回去报信。

    是的,他们牧鹿部和捕鱼部,已经不用再依赖女真人的貂皮供奉来获得物资补充了。

    跟李有粮开展的贸易更划算,还不用派出族人打仗丧命,又没有其他苛刻的要求。

    这五十船棉花还有在北方收购的棉花,做成棉衣后,一部分给驻扎奴儿干的手下们作为过冬物资,其他部分就用来跟当地人开展贸易之用。

    剔除李有粮的两百艘大福船,北方各位封君和将领的货物凑了五十船,皇帝的皇家商号凑了五十船。

    他们的交易货物李有粮没法保证都听他的,只能保证在帝国港口装船的时候,不会有一些敏感物品。

    至于他们喜欢交易一些什么商品,这次就没法管了。

    通过邢大奎介绍,其他人还是愿意听他的建议,只是棉花和粮食的比重很小,大多是香料和黄银珠宝。

    这一次还不是正式作为远洋贸易商号行动,他们拥有很大的自主权。等商号正式建立后,就可以统一采购和售卖了。

    “君上,除了我们组织的船只外,还有江浙和福广地区的一些海商,也是三五一组的跟在船队后面。

    从旧港出发后,我跟南洋舰队提督商量,也让他们加入到了船队,正好方便护航舰队保护。”邢大奎包扎完胳膊上的伤口后,继续跟李有粮说着。

    “哦!南洋地区有帝国其他的商人船只很正常,只要他们在旧港或者是帝国其他港口正常纳税,我们在海上遇见了,能给予保护的就给予。

    世界很大,只靠我们的几艘船,如何让帝国一直照耀在太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