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砍征途之新世纪风云
繁体版

第119章,利益网络

    “哈哈……靖远伯今日大喜的日子,你是出尽了风头啊!”

    “是啊!八尺高的战马,真是让老夫眼馋坏了。”

    “嗯,还有那八百骑士,大家不觉得很英武吗!”

    “对对!靖远伯,这八百套人马装甲可不便宜吧?”

    “各位说笑了,是小子孟浪啦。哈哈……那八百人的装备换成银子,可以全副武装两三万人。嘿嘿……

    一生就结一次婚,我觉得还是要多风光就要多风光,不然老了留下遗憾不好。哈哈……

    来来,各位兄长和长辈,谢谢来给我捧场,来,我敬大家一杯。

    桌子上的是各色酒水,自己按照喜好,随意饮用。

    不用客气啊!”

    庄子里其他客人有家臣们招待,三位大王,几位陕地的封君,还有边镇过来的代表,已经七十岁了今年辞官养老的前宣府总兵官李仪。

    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但是各地封君和隶属皇帝的武将,还是一般很少私下接触。如果不是李仪返乡时正好赶上李有粮的婚期,那西北三镇的总兵官们只会派一名锦衣卫送上几件礼物,表示祝贺了。

    陕西布政使司的封君除了王瑾外,封地再陕西的还有延安府洛川伯,庆阳府华池伯,靖虏卫靖虏侯,临洮府归德侯。

    靖虏侯是封君里面唯二一个可以随时出关作战的人,因为他的封地就在宁夏中卫南边,封地西北一半在边关防线上。

    归德侯是从太祖时期就为帝国效力的高原人,及时最危险的大乱时期,都没有背叛帝国。整个家族历任十位皇帝,为帝国战死的本家人牌位摆满了供桌,用实际行动和时间证明了自己家族的忠诚,获得了皇帝的信任,被封为归德侯。

    归德侯是唯二中的另外一个可以随意出关作战的人,他的封地北边是甘州,南边是莽勒川,西边就是占据青海的鞑靼土默特部。

    李有粮虽然出身是西安府,但是封地不是这里,以后算不得本地人了。

    “李老总兵,能来,晚辈十分荣幸。晚辈敬您一杯!”李有粮又对李仪说道:

    “哈哈……靖远伯不用客气,老夫也是受人之托,代三边各位同僚,祝贺靖远伯!”

    “谢谢!哈哈……

    庆王殿下,今日还多亏了您从中协调,不然可就乱套了。这一杯酒您老必须喝了,我先干为敬,您随意!”

    “这小子,要我必须喝了,又要我随意。真是轱辘话都让他说了,哈哈……

    行了,你也忙了一天了,赶紧坐下吃点东西垫垫肚子。

    我们呢,也不非要逼你喝酒,等你吃饱了,桌子上的不能有剩酒就行啦。”

    “行!没有问题,我怕给最后清底了,要不要再让人上几坛,就怕各位不尽兴啊!”

    肃王放下酒杯,也开口道:“放心好了,都是酒场老鬼了,不会漏了一口的。”

    岷王对甘蔗酒情有独钟,一直在自斟自饮,对桌上的事情,充耳不闻。沉浸在新鲜的感觉中,突然有放下酒杯,对李有粮说道:“新郎官,不会着急去洞房吧!”

    “哈哈……”众人被他突然冒出的话,逗得哈哈大笑。

    “哪能啊,天都没黑呢!”未经人事的李有粮实在是接不住啊,脸上也不知是酒引起的,还是羞涩的,已经通红一片。

    靖虏侯开口道:“直到今日接着机会,才能跟靖远伯接触,之前之见过从靖远伯这里出去的秦参军。其麾下千人重骑让人印象深刻,听说另一位阔哈台参将也有一队。

    靖远伯的实力,真是百闻不如一见。以后还请多度关照我们这些边境地区的兄弟。”

    归德侯也开口说道:“是啊!我那里没有值钱的东西,用来吃肉的牦牛,李兄弟要多少,我都给送来。哈哈……绝不含糊。”

    归德侯,这次带来的贺礼就是一千头牦牛,顺便驮运来了几万斤羊毛卖给了毛纺作坊。

    李有粮起身,关上大门,阻挡住外面的视野。

    笑着坐下说道:“哈哈……各位,我已知晓各位的心思。也正好接着这个机会,把之前我准备施行的计划,跟各位说说,相信我的商队管事已经联络过各家。

    今日呢,就定下来,你们希望的事情也好说。如何?”

    “战马的事情,我们几个皇室封王不便参与!

    但,海贸的事情我们几个也商议过,我们只投钱入股。

    安王那里,我们做长辈的也能替他做决定。

    年底别忘了给我们分红就行。

    具体的管理我们就不派人了,但是有什么事情的时候,我们也可以帮忙。”

    庆王,喝了一口酒,看了肃王和岷王一眼,然后说道:

    “边镇各将领的意思也是这样,海贸一直是江浙地区势力把持,我们能参与进去,还是托你的福。东边的边镇将领可能有机会。

    但是晋陕两地的边将,从来不在江浙势力的视线内,只能盯着时开时断的茶马互市。

    既然能挣点干净钱,谁了不想挣欺祖的昧心钱。

    之前陛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哈哈……

    老朽惭愧啊!以后,保准一根铁丝也出不了边城。

    需要多少银子,尽管开口,这是各家的亲笔信,到时可直接去拿钱。

    三镇各将的意识也是只投钱,等分红。就委托给靖远伯了。”

    洛川伯看看两位侯爷和华池伯,说道:“大家都知道,我从靖远伯这里占了点便宜。今日所议之事,我还想再占点便宜,洛川县的产出,还请靖远伯帮忙卖出。

    我只有坐在城中等商队这一件法子,洛川里的百姓指望我只能是饿不死,可发不了财。”

    “我是粗人,虽然一直请先生教,可是直到我这辈,也仅仅是能看懂公文。

    你们说的海贸是什么意思,我是不懂,就知道好像能发财。如果可以带我一个,我那里就剩牦牛和羊了,战马比不上靖远伯的。

    这次来,就是厚着脸皮,希望能购买一匹战马回去,我也知道王公的马场产出的战马,还不足供应陛下。

    但是,最近青海那里不稳,土默特部小动作不断,这事肃王应该也知晓。”

    肃王点点头,表示确有此事。

    “我所求也不多,一千匹就好!”归德侯说完后,紧紧盯着李有粮看,眼睛里充满了真诚。

    “既然大家都说了自己的想法,我也不藏着掖着。我来,是不怀好意的,一是打着祝贺的幌子,卖羊毛。

    二呢,就想弄点战马,就跟秦参将一样的六尺战马。

    海贸的事情,我也知道一点,前宋失了西域,还能富裕。经历南北两朝,就是海贸带来的财富支撑。

    我对钱不感兴趣,只想打出边城去,收复老家松山堡。

    但是封地贫瘠物产不丰,不四处淘换钱财,就养不活兵马。

    也就最近两年,废物一样的羊毛,成了宝贝,能换来钱财,我那里才有所起色。

    啰嗦了半天,我就是来打秋风的。”靖虏侯很是光棍的说道,但是通过他知道海贸对前宋的利害,就看出他不是一个被莽夫,至少学识足够。

    “先说战马的事情,每家一千匹,是不可能的,只有五百匹。跟给洛川伯的价格一样,接着今日我大喜的日子,给你们优惠一下,就12匹普通军中战马,换一匹六尺战马。

    其他物资也行,只要等价12匹战马的钱就行。

    可以不?”

    李有粮说完,环视一周。

    “老辽,写文书。各位回去时,凭着文书去我亲军营,去提马。”

    刷刷写完,分给每人一张。就连三位大王都有一张。自己用什么换,自己想好了就写上。反正价格是给出了,这事他们肯定要跟自己的家臣商议一下。

    “三位大王,也别避嫌了,五百匹,相信陛下也不会眼馋的。

    好了,再说说海贸的事情。

    年节前,在京师时,陛下已经同意了成立专门海上贸易商号的事情,并拿出一千万两白银入股,还有皇家特别恩准的海贸专营权入股。

    两样折算后一千五百股。

    我提供大帆船50艘,每船长24丈,宽9丈4尺,每船载重十万石。护卫战船10艘,船长18丈,宽6丈八尺,装备70门火炮,每门炮重三千斤,炮弹重12斤。

    这些船和火炮折价九百八十万两白银,占九百八十股。

    按照计算每股折价1万两白银,只享受分红权,分红时间不定。但第一次分红,我跟陛下商议,定在了第一次出海的五年之后冬至日。

    你们自己决定认购多少股,就不银子准备好,存入皇家钱庄。

    今年冬至日在京师认购,当场凭借银票换股票。分红时按票分钱。

    如何?”

    肃王问道:“有哪些人能买?”

    “除了陛下之外,我当然只带朋友发财了,像那些扭曲事实弹劾我的,我还能带他发财!?我也没有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