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砍征途之新世纪风云
繁体版

第一百章,情况不算糟糕(如果有追读就更好了)

    惠安正六十多里的地方,有一处低矮的山地,山上就是于家坞堡。

    “于三娘,已经两个多月了,朝廷是不是不会派兵来就我们了?”

    “阿庆哥,就是朝廷不派兵来救援,我们也要坚守下去,这次跟之前不一样,不是投降就能活命的。你三哥从泉州逃回的时候,说过,他们这些人不会留活口的的。现在你三哥没了,告诉各位叔伯兄弟,只有坚持才有希望!”

    于三娘安慰着堡中坚守的众人,他们中有于家家主从泉州城带着逃回的伙计,还有周围各村子过来避难的乡邻。

    于家家主在守卫坞堡的战斗中战死之后,作为他的妻子,于三娘就接过了指挥权,继续带领大家依托坞堡跟外面的敌人对峙纠缠作战。

    时间已经多去两个多月了,堡中能作战的青壮还剩下一半,也就是粮食还十分充足,剩余的粮食能让堡中现有的众人吃半年。

    大家的士气除了有点低落,还没有到偷摸投敌的地步。

    一名粗犷的汉子,也站起来对大家说道:“远地方的情况大家可能不知道,但是南边惠安县城的情况,大家通过逃回来的百姓也知道了城破后是什么下场。”

    “对!曹大哥说得没错,我就是从惠安跑出来的,破城后那些人男女都杀,从不留活口。在泉州城发生后大家还不相信,但是惠安城也发生了屠城,再抱着侥幸心理,就是傻子了!”

    “谢谢曹大哥,谢谢这位兄弟。既然大家认我于三娘,堡中粮食没有吃完之前,枪头没有磨钝之前,谁也不能再说投降的事情!不管朝廷的援兵来不来,我们死战到底!”

    “好!死战到底!”

    “死战!”

    ……

    防御的青壮齐心呐喊的声音传到堡外,于家堡南面是从泉州方向来的敌军,成员主要是泉州本地木速教众,还有从海路过来的南洋各苏丹派出的商船船员。

    以及得知已经在泉州府站稳脚跟的信息后,从东南半岛的金地众国中信奉木速教的邦国还有南洋的部落苏丹来的后续援军。

    整个泉州府乱军的数量已经到了十万众,还不算闻到腥味了,从兴化府暴动起来的倭寇和弗兰基人联军,也是有三万多人的样子。

    “先知!将军!堡中的明人又在垂死挣扎了,”身穿白袍子的男子来到军帐这里,对负责这方面军事行动的先知和将军报告道。

    先知,放下手中的少女头颅,温和的声音响起,就如同甜蜜的情话一样动听,:“蒲罕默,对于羔羊临死之前的挣扎不用在意,按照神吩咐的去做就好了,在后续第二批援军到达之前,我们不用着急向外扩张。今年到达兰溪水就可以了,现在对这个小小的堡垒的进攻也只是消耗一下这些投降的异教徒,省的还要我们自己动手。您说呢,杜因将军?”

    “当然如您的建议,先知。如果不是这些投降的异教徒战斗力还可以,最开始我就不同意留下他们。蒲罕默,去继续派他们进攻,不要他们闲着了,已经停战了一个小时了。”

    “是!先知和将军大人。”

    蒲罕默倒退着离开军帐,先知继续拿起那颗少女的头颅,用纤细的画笔蘸着胭脂仔细的描绘着头颅惨白的皮肤。

    “先知!这些远离圣地生活的仆人,已经变得跟明人一样了,小心思不断,留不得!”将军低沉的用木速教语言说着。

    “你不要对他们有偏见,都是木速的仆人,再说了这次能拿下明帝国的一个州府,也是这些东方兄弟的功劳。即使大黑庙的大先知也不能轻视的功劳,我们要对他们要有起码得尊敬,比如要让他们在异教徒面前维持足够的威严。”

    “这里从宋人统治的时候,就是我们往来的主要海港,几百年的愿望,终于在现在实现了,哈哈……木速保佑!”

    “木速保佑!”

    围攻坞堡的除了本地士兵之外,船员和后续来到的援军,有一半都装备着比鸟铳要厉害的秘鲁铳。

    此种火枪的口径和重量要比鸟铳大一倍,明帝国普遍装备的鸟铳在这两个月的作战中,实战结果是射程相差不多,但是射出弹丸的威力差距太大。

    泉州府各县的驻守士兵,在秘鲁铳面前吃了大亏。现在只能是依托几处地势险要的县城和卫堡被动防守,完全失去了跟叛军野战的信心。

    也就依托城墙和火炮做最后的挣扎,也就是投降后也会被屠杀的结果,被传扬出去了,才刹住了泉州府剩余帝国士兵的投降风潮,不然,这个泉州府早已经被攻占了。

    “兵主!最先传来的消息,兴化府倭寇和弗兰基人占据了平海卫和兴化城,正在进攻福清。镇东卫的游记和福州府守备正在福清一线作战。”

    “泉州府有没有最新消息?”李有粮问道:

    “也有,叛军的攻势已经得到遏制,现在维持在泉州府边境附近,这里有一股义军首领叫作于三娘,情报显示已经拖着叛军两个月了。这里永春县城,往西北溃败的军队被永春县守备截住整编后,在桃林溪这里挡住了叛军的攻势。还有这里高蒲所和镇海卫,从金门所等地往西溃败的士兵也进行了收拢,暂时稳住了防线。

    整个泉州府的防御刚刚勉强,通过对士兵的接触,牛千户发现已经失去了野战的勇气和士气。”

    “情况那还不算太糟糕,有没有查清楚这次泉州叛乱的前后原由?”

    “牛千户正在带领弟兄们调查,从泉州城撤出的锦衣卫现在还没有接触到,也不知道是没有撤出来还是都殉国了。从其他渠道了解到,叛乱是从六月份泉州城开始的。

    好像是城中木速教徒夜里偷偷打开了城门,放城外码头南洋来的木速信徒攻入城里,然后就展开了屠杀。

    泉州城内的守备兵力中有很多本地的木速教徒,军营中其他士卒完全在不知情下就被杀死了,城防完全沦为摆设。”

    “官员呢?泉州府知府,守备游击有没有下落?”

    “兵主!此类还没有确切情报,可能全部战死了,跑出来的百姓和士卒中没有人见过官员。哦,已经知道逃出来的最大官员是泉州府市曹司司吏。”

    “行吧!我知道了,你回去后,跟牛犇说,这样我写一封信你带给牛犇。从海路做巡逻舰回去速度快一点。”

    “是!”

    李有粮沉思了一会儿后,就根据现有的情况,写了一些建议带给牛犇,具体执行的时期,还有牛犇凭借现实的情况具体施为。

    具体就是,考察所有跟叛军作战的义军势力,人数规模可以独立作战的,找适合的给与兵器粮食等援助,势力规模小的义军,通过锦衣卫为骨干进行兼并和整合,在敌后开战袭扰战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