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砍征途之新世纪风云
繁体版

第九十六章,兵围舟山

    传说中戚家军就是以浙江金华府的义乌矿工为底子,训练出来的。李有粮南下招兵没有认准了非义乌矿工不可,所以就招募的缓慢了一点。

    浙江各地相对北方来说,十分的富庶,各地百姓除了种地外,还有做工的活路。

    各地纺织作坊众多,跟松江府一样,也是一个手工作坊发达的地方。

    松江府的棉布十分出名,现在清缴了作乱的倭寇和教匪,各县的作坊又开始忙碌起来,李有粮统兵南下的时候,已经有各地的客商陆续的到达松江府。

    浙江这里的情况更是发达,一路走来各地良田里差不多都种植了桑树,桑田跟水稻田之间,差不多到了三七比例。

    农户种植桑树自己用来养殖蚕,或者是把桑叶卖给专门的养蚕户,粮食直接通过各地粮店购买。

    “兵主,打听清楚了,地主家的田地差不多都是让佃户种植桑树,少部分自耕农也是如此。但是大部分自耕农还是保持水稻的种植,桑树只有在房前屋后的空闲地方种植。

    对了,除了专门种植桑树外,还有一些专门的菜户。只种植蔬菜,通过船只运送到城里,售卖蔬菜获得钱粮。”

    “真是规模化,专业化发展啊!对了知道最大的纺织作坊是谁家的吗?”

    “是皇帝的江南织作司最大,直接控制了几千张织车,间接控制的就不知道有多少了。”

    “哈哈……织作司,哼!如此庞大的织作司每年才上交两百多万两进项,真是肥沃的衙门!”

    “兵主!织作司出来的丝绸,大部分是卖给海商销售,少部分是通过皇商自己的船队外销,利润自然是少了。听说,自从兵主控制大江口后,生产的丝绸已经滞销了,都囤积在仓库里呢。”

    “牛犇!这次受我连累,你没有升官,还受到了锦衣卫内部的训斥,这样,给你一个发财的机会,算是我给你的补偿。等丝绸价格再降一点后,你低价买入。等着咱们自己的海商号建立后,就发财了。咋样?”

    “兵主!您这就是折煞属下了,给兵主做事算不得连累。”

    “行!就这样说定了,你通过江南各地锦衣卫途径,正好拉拢一下各地的同僚。等发财了给他们分润一点,是不是!”

    “谢兵主赏赐!属下就愧领了!”

    “哈哈……放心的赚,这是咱们应该得到的。”

    宁波府定海后所,李有粮的三万大军驻扎于此。

    “虽然咱们在吴淞地区消灭了倭寇的主力,但是在海上舟山还有普陀等海岛上,还是盘踞着倭寇的海船主力,并且这段时间,不停派出小股人马,乘船袭扰绍兴和宁波府。

    各位在驻扎期间,除了训练新募士兵外,还要配出人手,巡视各地。海上已经开始了对倭寇的围剿,一定要防范逃窜的倭寇登陆!

    还有一个坏消息就是六月份,福建泉州府,被乱军洗劫了,损失多少还不清楚,是什么人干的也不清楚。通过帝国出来的情报,他们打着木速教和术忽教的旗号,倭寇和弗兰基人有没有参与还不得而知。

    帝国给我们的吗,命令是一个月内要南下泉州。

    所以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左镇和中军,这次海战时,配合着舰队登陆作战。其余两镇防御陆上,后军还没成军,作为预备跟中军甲营驻守定海后所。”

    “兵主!骑兵部队如何处置?”刘豁牙问道。

    “左镇和中军骑兵,嗯……配合防御陆上吧,右镇和前镇派出一营步兵参战。还有没有问题?”

    “没有了!”

    “那就下去准备!明日退潮前,登陆士兵全部登船完毕!”

    “是!”

    舟山和普陀海战,是李有粮军中参与的第一次大规模登陆作战,手下的将领和士兵都没有经验,李有粮也是没有经验,只能是从实战中学习。

    舟山和普陀两岛的倭寇首领是王直,他也是整个倭寇的大统领,整个帝国沿海所有海盗中的最大一股势力,算是海盗中名义上的总盟主。

    最开始的倭寇是以倭人为主,前朝后期,对地方控制削弱,倭寇利用各地流民贼盗内线,假借朝贡的名义和机会,趁机劫掠财物。

    本朝建立后,跟倭人建立了正式的联系,倭寇的情况稍微减弱。但是东南沿海的其他失败的诸侯势力,退居海上后,以帝国人主导的倭寇再次兴起。

    后来随着帝国政局的变化,沿海各地官吏贪腐严重,社会紊乱,武备松弛,更是流贼蜂拥而起。倭人那里也发生了内部的战乱,战败的倭人武士们跟留贼走私海商官绅豪族,相互勾结,乘机扩大势力,占据了帝国沿海岛屿,依次为进攻的据点。

    最后更是占据了陆上县城港口,依次为深入内陆的桥头堡。

    王直就是乘着这股东风发展起来的,虽然经历了吴淞之败,但是他直属的兵力损失不大,还有两万多兵力,四百多武装商船。

    舟山群岛上,按照官方的说法时全岛皆盗匪,几无良民。家家从匪,每次劫掠都争前恐后,得余财之后,纵情享乐,财尽则复劫掠!

    陆上豪族运往岛上的酒肉歌姬等船只,穿梭不断,劫掠之钱财尽入豪族口中。

    “报!大掌舵,金塘岛上已经被官军围上了,属下冒死前来报信!”

    “普陀也被围了!”

    “是大掌舵!官军围困后,先用大炮彻夜轰击,小人趁着夜色潜出。”

    “行了!知道了,下去吧!”

    “大掌舵!不能见死不救啊!还请大掌舵赶快派出战船去救援!”

    “晚了!舟山这里的战船已经全部派出跟他们作战了,每听见着轰鸣的炮声吗!”

    “是!但是……”

    “下去吧,等这里的海战结束,我就发兵去救援!”

    “多谢大掌舵!”

    等报信的退下后,王直看着聚义堂的其他倭寇首领,往日堂中大小头目坐满了交椅,今日只剩自己的几位养子还有其他三两人在,都被官兵捉拿弄死了。

    养子王清溪上前道:“义父!看来这次是躲不过去了,还是早做打算吧!”

    “是啊!大掌舵!占据崇明岛的弗兰基人的战船都敌不过他们,我们不如退居倭岛,或者是南下东番岛,借着弗兰基人的庇护,再做他日打算?”

    “走不脱的,官兵已经从金华把我家老母送到了岛上,这事你们也知道,这伙官兵就没打算善了!”

    “王桑,你们的话说胜败是兵家常事!由我引荐,等到了倭岛,将军肯定对王桑礼遇有加,做个大名是没有问题的。按照以往的例子,这个李有粮战功做大之后,肯定会受到排挤,甚至不用我们动手,帝国的官员就能杀了他。

    王桑只要,忍一时,我们还能卷土重来的。”

    “小泉,有一些事情你不知道,我得到消息,那李有粮在留都擅自杀了两位留守尚书,都没有受到皇帝的惩罚。你觉得我们能借刀杀人?”

    “不不……王桑,这正说明李有粮离死不远了!按照你们国家文官的性子,那个李有粮已经是文官的死敌了。我们在假意接触浙江巡抚就说要接受诏安,那些官员为了政绩肯定会命令李有粮停止进攻的,这就给了我们时间。”

    听到后,王直看向了堂中坐着的士人打扮的一中年男子。“侯先生,你看……”

    被称为侯先生的是王直幕后大金主派来的幕僚,名叫侯梓阳。伸手抚摸了一番修剪的整齐的长胡须,眯着眼睛说道:“王统领不用担心,诏安这事,我看可以,但是要尽快。等跟官府接上头后,就好了。

    家主传来的消息,那个李有粮还要南下泉州平乱,在这里带不了几天。只要我们拖过去了,就能借诏安之事获得喘息。”

    “真的!李有粮那厮要南下泉州!?”王直惊喜的问道:

    “自然是真的,我家家主何时哄骗过王统领!不过还是要王统领,能抗住这一波进攻,才能考虑后续的问题。”

    “自然如此!自然如此!”王直说道:

    “等打退了李有粮这厮,跟你家家主说,我王直要花巨资购买弗兰基人的战船,也要那种两三层炮甲板的巨舰!这种船不如人的日子,老子是受够了!”

    “哈哈……好说!好说!区区钱财我家家主,还没放在眼里。”侯梓阳抚须说道。

    王直眼中闪过一道阴狠,心想不把钱财放眼里,那是谁把自己辛苦抢来的钱财拿走了七八成!立牌坊的婊子一样的东西,之前老母亲在他们手中,不敢发作。这次李有粮那厮把老娘送来了,可没把柄了。

    之后的日子只要自己不死,一定要跟这些吸血鬼好好的玩玩!

    一闪而过的眼神,没有让其他人看见,哈哈大笑着说:“哈哈……有侯先生从中说和,此事一定能成!吾儿王清溪听令!”

    “儿臣在!”

    “统领岑港最后的五十艘战船,前后夹击,一定要击溃海上来敌!”

    “是!请义父放心,儿臣一定得胜归来!”

    “好好!有吾儿,我放心!”

    “王桑,我手下五十也一起去吧。”小泉说道,他也有三四十艘海船。

    “也好!有小泉君相助更好!这下胜算又多了许多。”

    王直最后保留的五十艘战船,其中有二十艘是盖伦商船改装的武装商船,另外三十艘是大福船,每船都能安装二十多门弗兰基火炮,光炮弹就要七八斤的重量。

    小泉海船主要是大小福船,还有一部分安宅船,火炮数量稍少一些,但是也有一战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