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砍征途之新世纪风云
繁体版

第七十九章,帅军南下

    胶州湾,李有粮的海军军港。

    腊月二十,在外的舰队除了海防舰队值班的船只外,都已经返港休整。

    “这次何广坤的军功很大,现在几乎摧毁了女真诸部和倭国的海运航线,我决定从俘虏的海船中把状态最好的留给你们劫掠舰队,继续增加舰队的实力,年后你们要继续在北方海面加强封锁,做到片板也不能进入他们的港口。为了缓解你们的压力,远洋舰队也加入进来,加强东海海域的巡逻。”

    “兵主,这是属下应该做的。”

    “不要谦虚,有功就要赏,你们劫掠舰队这次收获的物资,折价后的三成算作你们的赏赐,另外再奖励你十万白银的奖赏,好好干!”

    “谢兵主!”

    “牛犇,你把这些缴获的军备,挑出我们用不上的售卖给各地封君和总兵,价格不用太高,比市价稍微低一点就行,主要是拉拢关系。”

    “其他人,也不要着急,年后我们就要南下平乱,到时战功奖赏一定是少不了,各位回去后一定要跟士兵们说清楚,想要赏赐就拿出让我满意的战功!”

    “是!兵主!”

    经过半年多的准备,李有粮在胶州湾彻底站稳脚跟,驻地附近的军屯粮食完全能自足,收获的土豆堆满仓库。

    土豆的种植也开始向周边村镇漫延,百姓们在田间地头空闲的地里种满了土豆,由于还不是很熟悉这种新作物的习性,很少有人在良田里大面积种植。

    除了本部等七万士兵,李有粮在这一年中还招募了十万的辅兵,作为后勤和驻地辅助防御力量使用。

    这些辅兵大多家里都受到了李有粮的土豆种子的赏赐,日常训练跟正兵一样,军饷是正兵的一半,如果是有战斗任务还有另外的赏赐发下。

    临近年关,有些人是准备过肥年,收获盆满钵满。有些人就不好过了,特别是向北方走私的沿海士绅控制的海商。

    几乎到了伤筋动骨的程度,半年时间出发北方的商船一艘也没有返航,人员和货物了无音讯。通过陆上传来的消息,北方女真诸部的大汗十分愤怒,称一艘商船的物资也没有收到,是不是把运来的货物给侵吞了。

    这让这些孝子贤孙们十分惶恐,就怕自己的主子失望,只好派出族中子侄亲往解释,希望圣明贤良的主子原谅,都是海上不知道是哪家不开眼的海盗把船给劫掠了。

    东南沿海正在跟帝国军队作战的倭寇势力,损失也是很大,战损的兵源除了有士绅提供外,主要还是通过海运补充的倭人武士和士卒,结果半年时间已经跟倭国几乎是处于失联状态。

    普陀岛,倭寇在东海的大本营。

    坐在聚义堂首领宝座上的王直,是倭寇各方首领推举额大统领,下面依次是五方首领。

    北方叶麻,徐海,陈东。南方是毛峰,李光赖。

    这些首领统领一两万兵力,各级武装商船和专职战船数百艘,合计二十多万人,两千多艘大小船只,是整个帝国海面最大的势力。

    南洋的弗兰基人都要屈居下位,往来的商船都要缴纳买路钱,才能往来航行。

    明帝国的水师只能保证主要的港口不失,被完全压缩在近海区域,也就导致帝国的海上税收急剧降低,虽然有各处水师将领和皇家的船队南下贸易,也是杯水车薪之举。

    “辽石!等我率领主力南下之后,这后方就交给你了。除了管理好海军外,各地留守驻军你也要管理好。”

    “兵主放心,属下知道,一定守好后方,让兵主安心征战!”

    “嗯!一切都拜托你了。”

    齐科看到李有粮对辽石的安排结束后,上前汇报道:“兵主!你吩咐的让招募造船工匠的事情,有眉目了,只是……”

    “只是什么?”

    “人太少了,还不足百人,里面也没有造过大船的师傅。”

    “先用着吧,工匠我们自己慢慢培养,你让手下再到内地多招募一些流民,特别是少年。挑选机灵能干的送到船坞做学徒,现在先用购买的战船。”

    “是,属下知道了。”

    以后海洋上的实力是李有粮另外一处依仗,虽然自己可以很便宜的从【商城】购买到质量很好的战舰,但是没有自己的造船能力,总之是很被动的。

    再一点,民间的造船实力不足,也会影响到海洋权益的争夺,毕竟不能所有的水兵都要用系统进行转化来吧。

    通过这一年时间的探寻,李有粮知道现在帝国水师里已经没有郑和下西洋之时那种宝船,最大的也就是大福船改装的战舰,装备十几门小口径火炮,只能保证沿海的重要地区不失,没法守卫帝国万里海疆。

    “你以后继续跟进就好,这是一件长期的差事,不是短时间能完成的。除了培养工匠,还有准备木材,都是急不得的事情。”

    最后李有粮跟齐科说道。

    “是!属下知道了。”

    “牛犇,你帮我把份奏章送到京师,我们即将南下了,也该给陛下一点消息。告诉陛下这里是我们的大本营,我带主力离开后,其他将领过来驻防可以,但是军港是我们水师的,不能给我占了去。这看开垦的土地也是附近招募士兵的田产,也不能给我占了去。”

    “是!”

    在这里停留的将近一年时间,士兵的训练一直没有停歇。现在除了水兵外,陆军士兵现在都已经是装备重甲的顶级兵种等级。最开始水兵是准备了轻甲,但是经过这一年额实战发现,在海上士兵装备全副武装的甲胄不合适。

    战舰上空间狭小,虽然是比较轻便的轻甲,还是影响操作风帆和使用火炮。最后全部水兵仅保留胸部护甲,其余全部舍弃不用,一些极端追求利索方便的水兵更是连最后的胸甲都不装备,仅仅穿着一身水兵服。

    对此,李有粮没有强制要求水兵必须穿戴一样的护具,可以自己自由安排,只要在船上,必须保证穿戴整齐,最基本的水兵服是必须要穿的。

    13年三月,在山东停留一年的李有粮率领三万陆军和两万水军,分海陆两路南下,开始加入东南平倭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