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砍征途之新世纪风云
繁体版

第七十三章,此处位置绝佳,拆了建灯塔吧。

    胶州湾除了沿海几座小渔村和军屯村寨,几乎没有进行开发,全是慌碱地。现在这片土地上李字旗迎着海风招展,白色的营帐点缀期间。

    海面上三十多艘海船来回穿梭,水兵们不断熟悉这海船的操作。等他们把船驾驶的顺畅了,还要进行编队训练和实弹训练,仅有的两艘丁级制式三桅双层甲板战舰,被李有粮排到黄海海面上进行巡逻训练。

    现在胶州湾沿岸的百姓都知道了一个消息。

    “他叔,你说的是真的不,那边来了几万大军,愿意用粮食换蔬菜?”

    “俺老赵,还能骗你不成,不光是蔬菜,石头、木头、海鱼、虾米都要。只要送到军营那里就能换粮食。俺可跟你说,使用白面换!十斤蔬菜就换一斤白面。”

    “真的!”

    “不信拉倒,反正俺是准备把菜园子里的茄子豆角,全摘了去换白面。”

    “哎……!信!俺信,咱一起啊,等我哈……”

    其实不光是在四处搜集物资,还在招募工匠。每名来干活的工匠,李有粮这里负责一日三餐,临走还能拿着五斤白面的工钱。

    在没有重型工程机械的时候,想修建能停泊几百艘百丈长的战舰的码头,只能是用人工慢慢堆积了。从崂山采石头和木头的队伍已经进山了。

    沿途士兵们也当成了修路民夫,先把码头到崂山的道路修建起来,方便运送物资。

    现在六月份,春小麦刚刚收割完毕,正式比较清闲的时节,晚熟的粟还没有到收割的时候,乘着有时间很多百姓都来打点零工赚钱粮。

    浮山前所的军户余丁们也趁着距离近,早早的就过来打工了。对此浮山前所的守备付千户,为了讨好李有粮,也是十分痛快的放工匠和余丁过来打工。

    崂山是道教发祥地之一。西汉时期张廉夫来到崂山,在老君峰下修建茅庐隐居修道,在此收徒传道奠定了崂山道教基础。

    此后不断都道家子弟在此修炼传道,宋时,崂山道士刘若拙得宋太祖敕封为“华盖真人”,崂山各道教庙宇则统属新创“华盖派”。

    金元以来,道教全真派兴起,崂山各庙纷纷皈依于“北七真”的各门派,成吉思汗敕封邱处机之后,崂山道教大兴。延至本朝崂山及周边地区道教长盛不衰,道教宫观多达近百处。

    李有粮现在就在太清宫这里准备摆放当今的掌教赵复赵真人,李有粮打算在这里临近海崖的一侧修建一座灯塔。

    既然位置选在了别人家的地盘,肯定要跟主人商量一下,也好获得主人的支持。

    “贫道见过李将军,不知李将军来方外之地这里有何贵干?”赵复对李有粮行礼后问道:

    赵复头发和胡子花白,打理的十分整齐,海风吹过长须随风飘动,一派得道仙家风范。

    李有粮回礼道:“冒昧前来,还请老神仙见谅!”

    “还请李将军殿内一座。请!”

    “多谢!”

    两人落座后,自有小道童端来茶炊,茶叶是崂山上道观自己栽种的茶树,闻起来有淡淡的豌豆清香,味道比较醇厚。

    “李某前来,所谓两件事情。”李有粮放下茶杯说道:

    “哦!还请李将军讲来。”

    “其一,是想请老神仙派出弟子入驻军营,给战死的士兵超度亡魂,也好早日安抚战死的英灵。”

    “贫道为方外之人,坐下子弟也不方便接触红尘俗事,这个还请贫道无能为力。”

    “哈哈……老神仙还不要急着拒绝!等我说完不迟!”

    “好!李将军请讲。”

    “不知道,老神仙可知,西域甘、陕两处,木速鲁蛮神教从前朝之时已经开始占据,草原上更是如此,除了少数信奉西方教高地派的部落外,大多已经属于术忽神教。

    南方聂斯托神教已经随着弗朗基人已经开始进入中土,此教也是如木速鲁蛮神教一样极度排他。不知道等中土遍布外来祭坛时,道门如何自处?

    老神仙先不要急!

    其二,我奉皇命平定沿海倭乱,所以在此修建北方基地,还需要一处指路的灯塔。老神仙也是常住海边,知道大海天气变幻,如果没有灯塔的指引,夜里和大雾天气船只容易迷航。

    本将看中了殿外临近海崖的那处,准备在此修建一处灯塔,日常维护就需要太清宫照料了。

    不知道,老神仙意下如何?准备何时动工啊,工匠我都找好了。”

    “李将军,贫道还需考虑一番,毕竟是关乎整个崂山道人的事情。”

    “行!慢慢想!三日之后,给我消息!但是随军道士不能少于百人,记住!”

    等李有粮走了,从外面进来几位赵真人的弟子。

    为首一人,愤怒的说道:“师傅!此人太无理了!”

    “是啊!没见过如此放肆的人!”

    “嗯嗯……”

    坐在铺团上的赵真人,打算道:“好了!不要人后喧哗了,多说无意!”

    “可是……!”

    “为师自有主张!你们去通知九宫八观的其他真人,来此商议。”

    “是!”

    “此人!业障缠身,煞气汹涌,为师看不透啊!去吧……”

    “是!徒儿们告退!”

    下山的路上,齐科问道:“兵主,如此对待,不会引起这帮道士们的反弹吗?”

    “哈哈……谅他们也不敢!一帮坐井观天之徒,敌人都打到家门了,还窝在山里修仙,修的叽霸仙!我是为他们好,放心吧,以后他们会感激我的。哈哈……”

    听到这里,齐科十分的不相信,“感激?!这……”

    “好了,说了你也不懂!回去后,你跟火根带着一千亲兵,携带短管大口径火炮,把这崂山上下所有西方教的庙宇全部拆了。粮食运回来,木材石头运到太清宫修灯塔用。”

    齐科惊道:“啊!……”

    火根反而直接领命,“是!兵主!”

    火根对此没有任何的惊讶,他只听命李有粮的吩咐,即使造反,也不会半点犹豫。

    齐科是知道这命令意味着什么,不香火根啥都不懂。如果李有粮真的把崂山上下的西方教的庙宇拆了,那整个帝国的西方教教众可就对李有粮狠之入骨了。

    “执行命令就行了,我们现在在这帮人的眼皮子地下驻扎,道家门徒我可以放心,不会出卖我们,但是这帮西方教徒可就不一定了。为了晚上能安心睡觉,还是让他们永远睡去比较好,你说呢?齐科!”

    齐科冷汗都下来了,立刻答应道:“是!谨遵兵主令!”

    “很好!以后,我军所有驻地周围一切淫祀野庙全部拆了,门徒送其见他们的神。”

    “是!”

    李有粮可没忘记在延安府是谁买通山匪强盗袭击自己,是谁在草原上买通马匪袭击自己,既然做了,就要有心理准备承担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