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砍征途之新世纪风云
繁体版

第五十三章,春种

    李有粮赶着牛车装着种子,还有播种用到的耧车,领着四个小舅子,去村东地里种谷子。

    家里两个媳妇和老爹看家照顾牲口,四十亩地,用两头牛加一匹马拉着三架耧车一天就能种完。

    “有粮,下地种谷子去?”

    “是啊,您着也是去种?”

    “是啊!只是没你家地多。今年你家里干活帮忙的也多,你爹可能够歇歇了。”

    “慢慢挣,再过两年,攒点钱,多买地。”

    “哈哈……那感情好。”

    路上遇见村里同样是下地干活的村民,一起打招呼,闲谈几句。都快赞羡慕李有粮家里地多,干活的也多,日子过红火了。

    村里人就这样,看着谁家日子过得好,变得富裕起来,然后就是羡慕啊,期盼着自己家也能赶上去,心里不平衡的也犯嘀咕,为啥他家就能起来呢?之前也没发现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啊。

    是不是赚了块钱,发了意外之财。大多还是只羡慕一下,然后继续忙自己的事情,操持自己的日子。

    不平衡的人家也不敢明说,别人家富裕了,势力在村里涨起来,跟里长关系也近乎,乱嚼舌根子怕引来报复。

    就这样在不同的心思下,开始了村里最重要的事情,春种,中下谷子,过些日子再种上大豆。秋天自家的粮食就有了,日常所需要的豆油也就有了。

    播种谷子,一亩地大约需要10斤种子,李有粮家的40亩地,差不多就要400斤种子,光是种子的数量,就不一般人家存粮多。这就是差距和积攒的底蕴,有土地没有种子也是干焦急,借种子也是一件高成本的,俗话说的借一升还一斗,十倍的差距。

    一亩地好年景的时候也就能产一石半到两石的谷子,年景差的时候,也就收一石。十分之一要用来还债,再加上粮税,剩不下多少了。

    “石财和石有你俩赶着牛种,我赶着马种,石贵和满喜在地头准备好种子,看谁的耧车上没种了,赶紧送过来。”

    “好的,姐夫。”

    “耧车会使吧?”

    “用过,给莒城的地主家干活时用过。”

    “用过就行,我就不再教了。”

    谷子耐旱一点,一般村里浇水不方便的旱田都会留春地种上谷子,水浇田秋天种麦子。之前李有粮家只有四亩的水浇田,没有其他旱田,家里就一直没有种过谷子。

    但是种植的方法还是会的,李有粮家里的主食也主要是麦子磨成的浆糊烙的煎饼,一点小米也是给别人家干活挣的,一般留着煮米粥,和秋天酿点小米酒。

    秋收后,就能顿顿吃小米干饭了。还能多酿一点小米酒,让老爹喝个痛快,随时有酒喝。

    ……

    很快就到了谷雨时节,天气晴朗,没有下雨的迹象,不过地里墒情很好,土壤湿润,不耽误种豆子。

    种豆子就要进行开沟条播,还是使用耧车。换上专用的漏槽和导齿,再调整间接,豆子的行间距比谷子的宽,每株之间的间距也大,种植密了减产量,甚至没有产量。

    这时天气已经开始热了起来,中午太阳底下有烘烤的感觉。去地里干活的时候就要早早的去,中午回家休息,下午稍微凉快点了,再接着干。

    李有粮家剩下的160亩地,种了三天时间才干完,用了1600斤豆种,旱田亩产在两百斤左右,好的时候能达到三百斤以上接近四百斤。

    秸秆也可以用来喂牲口,李有粮打算等收了豆子后,秸秆再拉回地里烧掉,作为秋种的肥料。喂养牲口的草料用麦草,再收割晒一点青草,秋天收集一些掉落的树叶子,把青草树叶麦草混合起来做成青贮料,喂养牲口就够了。

    豆子晒完后的秸秆太硬了,还是继续增加地里的肥力,把地养起来,不缺那点豆秸。

    春种完后,西边低洼地的修整正式开始启动,现实雇佣人力按照设置好的标记,进行沟渠的挖掘工作,地里已经开始积水,干活的时候难度大,每天的工作量也不高。

    最先深耕出来的500亩地,已经再周围筑起一道田埂,里面这些日子下的雨水都存了起来,这是李有粮打算用来实验水稻种植的。

    等到夏天移栽水稻的时候,再用牛耕一遍,耙平。

    李有粮准备了一百斤稻种,已经在家里催芽,催出芽以后,就找块空地撒上,育稻苗。

    之前李有粮没有接触过稻子的种植,还是经过问询游戏位面南方的人士,才知道稻子是要提前育苗插秧的。

    跟种麦子和谷子不一样,种植的时候需要的人工更多,更费时间。

    对育苗的土地也是有要求的,因为是密集的撒种,栽种的时候还要拔苗,所以育苗的地土质不能太黏,要土质疏松。

    还要提前啊准备好足够的农肥,让稻苗生长壮实。

    李有粮就按照种菜的法子,在院子外面清出一片空地,把地深挖,把发酵的农肥仔细的跟草木灰搅拌在一起,然后撒进土里,形成一层一扎厚度的陪基层。整个的一块地土壤被耙的很细,很松软,人踩上去就会往下陷。

    两个媳妇说李有粮比伺候人还细心,把整块地收拾的跟绣花一样的漂亮。

    李有粮对俩媳妇说:“你们等着就是了,如果咱今年实验成功,就说明咱们整个青州地界都能种水稻,将来家家户户都能吃上大米饭。到时候大米也跟小麦和小米一样的平常了,你看现在从南方运来的大米多贵,两石小麦换一石大米。”

    “那这样,咱家可不是发财了,那一千多亩地收获的大米,可能换来二千多亩的小麦,一亩顶两亩。”

    “发财是一定了的,跟着相公我,就等着发财吧。哈哈……”

    然后,这俩媳妇就比李有粮还要用心,每天起来先去看看稻苗的生长情况,还架起草人驱赶鸟,防止稻子被鸟吃了,中午过去看一次,天黑之前再去看一次。

    李有粮就随她们了,就当是每天的散步运动了,孕妇整天在家不运动,不散步也是不好的。

    已经怀孕两个月了,肚中的胎儿坐胎十分平稳,前三个月适量的运动对胎儿发育也是有益的,每天看看,还能保持一个好心情。

    李贵忙了一个春天的木活终于忙完了,拿过来让两个儿媳妇看看,满不满意。原来是做的婴儿床,用珍藏的一点好木头做的,上面还雕刻了花纹,十分的漂亮。

    婴儿床下面有个机关,抽出隼销之后,就可以前后的摇晃,就跟摇篮一样。

    哄的两个儿媳妇很高兴,吃饭的时候还亲自给老人甄酒夹菜。

    看着老爹脸上笑出的皱纹,李有粮感觉这一切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