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砍征途之新世纪风云
繁体版

第十六章,夜黑风高好时候

    山路难行,到达黑龙口已经是傍晚时分,太阳已经落到山顶。

    “头领,山口有商队在此扎营。”前面探路的回来报告。

    “你骑马再回去,在山口寻找扎营的地方,我们也在此扎营。”

    “是!”

    早到的商队,人数比李有粮的多,有一百多人,已经搭建好营帐,正在准备饭食。

    五名骑士,已经提前找好地方,正等着李有粮商队。

    人马到达后,解开马车,卸下物资,规整的放置在一起。

    虽然在西安城外搭建过帐篷,在荒郊野外还是第一次。

    外侧设置围栏,用马车上带的木棍和麻绳,再用马车车架围绕外面放置,用车轮和木棍支撑起来,就是一道简易结实的栅栏。

    内部货物堆放的地方,要挖排水壕沟,住人的帐篷排列要有序,不能乱建。下风口建立马厩和厕所,挖掘粪坑。

    安排男帮工去打水回来饮马,战兵散开在营地里警绒,其他人垒灶烧火做饭。

    终于搭建好营地,天色已经完全黑了下来,后续收尾还是打着火把进行的。

    两处营地相距百十步远,李有粮这边安顿好之后,拿上准备的拜帖,带着两名随从,还有一坛酒,过去打个招呼。

    拜帖是一般用竹片,或者木片做成,也有用玉石、金属制作,上面刻有商队简介和所属。

    出门在外能交朋友,就不要树敌。多个朋友多条路,多个敌人多堵墙。

    对方营地看见李有粮带人接近,已经通知头领。等李有粮到了营地入口,就已经出来等着了。

    “李氏商队头领李有粮,前来拜见。”一名随从双手递上拜帖,一名随从双手奉上酒坛。

    “见过李头领,在下伊王府下属商队头领朱琦。”并且让手下收下李有粮的拜帖和酒,回赠自己商队的拜帖和礼物,一盒茶叶。

    “李头领,不知是那家李氏的子弟?年纪轻轻就出来历练。”

    “在下平民之家,后流落流民营,幸得积攒几分军功,得西安府封君王公应允,得以落户,今初次行商,行至此地。”

    “哦!年轻有为的后生,准备往哪路去啊?”

    “第一次没啥经验,不敢远行,往东去往洛南,再转向商州。”

    “也好!在界域内虽然利润微薄,但是胜在安全,没有好高骛远,实属难得。”

    “惭愧!惭愧!”

    交谈一会儿,最后约定明天结伴同行,然后各自回到营地。

    一夜平安无事,第二天天一亮,就开始收拾营帐,准备出发。

    “你的职业技能【操练】发动,经过一天的训练,你的军团士兵从老兵那里一共获得4320经验,玩家队伍中分享获得43经验。”

    “你的队伍成员中,有士兵达到升级条件。”

    李有粮,看见提示,士兵可以升级了。

    【军团面板】

    当前,军团人数56。有效上限205人

    辽东铁骑:2

    流民:50+

    城镇市民:3+

    士气:一般

    每日维护费用1820文

    选中【流民】,提示有二十人可以升级到卫所步兵

    【城镇市民】,提示有三人可以升级到卫所步兵

    升级后加成是,士兵个人独立属性最低数值增加到兵种平均数值,新增兵种技能和提升士兵个人最低技能等级到兵种技能等级,个人属性/技能超过兵种平均水平的予以保留,加成后:

    力量+3,提升到8,敏捷+2,提升到7

    获得新技能,骑术1,骑射1,铁骨3,跑动2

    武器熟练度+35,提升到45

    ……

    选择升级

    “你的队伍中流民20人,提升士兵等级,升级后士兵等级是卫所步兵。”

    “你的队伍中城镇市民3人,提升士兵等级,升级后士兵等级是卫所步兵。”

    ”你的队伍中有未武装士兵,请选择辎重中的军备武装士兵。“

    “给卫所步兵装备,明军棉甲,藤牌,藤盔,8尺长枪。”

    “此方案是否保存为此兵种的默认装备?“

    ”是!“

    “你的军团面板数据更新……”

    【军团面板】

    当前,军团人数56。有效上限205人

    辽东铁骑:2

    卫所步兵:23

    流民:30

    ……

    “探马先行!前行十里回传信息。”

    “得令!”

    “各车帮工,注意再检查一下,留意绳索是否拴紧了。”

    “好唻!”

    “战兵随行,注意不要掉队。”

    “得令!”

    “女子做马车上,不许嬉笑!”

    “知道啦!”

    李有粮留在最后,把昨天扎营挖的粪坑和垃圾坑填埋,熄灭篝火灰烬,检查有无遗漏,然后骑着马带着5名战兵跟在车队后面。

    伊王的商队也准备好启程,跟在李有粮他们后面。

    王琦带领的商队是走川陕一线,把中原物产运输到蜀地贩卖,再从蜀地贩运回蜀锦、井盐、茶叶等。

    游戏位面明帝国是施行府县制的封建帝国,军事贵族封君的领地是实属封地,并在帝国军制下组建自己的私属军队。

    军事贵族最高封爵是公爵,封地一府之地;

    侯爵,封地一县之地;

    伯爵,封地一县之地;

    子爵,封地一乡之地;

    男爵,封地一村之地;

    特殊封爵:如某某县男,就是封地是某县的男爵;某某乡候,就是封地是某乡的侯爵;某某县公,就是封地是某县的公爵。

    特殊封爵,最早是对一个军事贵族最高的赞许和荣耀,因为封地一般是受封者的家乡。

    也是皇帝不想分封太多土地时的通用做法。

    爵位高低之间没有上下隶属关系,都是皇帝陛下的封臣,效忠于明帝国皇帝陛下。

    封地的税收和其他收入用来供养封君的军队和幕府团队,其中封地税收还需要上交皇帝两成封建税。

    封君可以把自己的土地再次分封给次级领主,作为自己的封臣称作某某封君的家臣,次级领主没有封土之权,也就是说次级领主,不能分封自己的封臣。

    封君的家臣拥有仅次于封君的监护权,如果封君去世时,继承人没有成年,即未满15岁,首席家臣自动拥有继承人的监护权,直至继承人成年,继承爵位和封地。此监护权,受到皇帝陛下的保护和监督。首席家臣,一般被称作家宰。

    规矩是死的,人是变通的。

    次级领主,一般是把某块土地的使用权,授权给自己的手下,大则一个村落,小则百十亩土地。通过这样的方式,获得手下的效忠。

    为了金钱和土地,各封君对经商和向外征战充满热情。没有意外,封君在外征战打下的土地,首选会封给当事人。男爵封地有一州府之地,是很有希望的,只要你打的下来守得住。

    皇族宗室各级藩王也是军事实封,领地称为某王封国,每个封王都有三个都指挥使司的军队编制,每个都指挥使司下辖五个千卫所,统兵5600人,总计一万五千兵马。也有的封王只有三千军队,养兵低于三千的藩王会被皇帝问责。

    藩王封地一般是一个州府之地,跟军事贵族中的公爵封地相当。但是藩王不需要向皇帝交封建税,只需每年给皇帝进献贡品。

    藩王的直系后代中一人继承封国爵位,其余后代自谋生路,或者加入封君或者皇帝的军队凭借战功成为军事贵族领主。或者成为藩王手下的使臣,帮助藩王管理封地。

    各个封地的文官是由朝廷和封君委派,或是各下级军事贵族担任,负责封地建设和管理。

    皇帝直辖土地官员通过科举制度选拔,录取后委派到地方为官,随政绩升迁。

    在明帝国,任何拥有财产的人拥有免税权,除了皇帝和藩王有。藩王需要养兵和进贡,皇帝也需要养兵和给朝廷官员发放俸禄。

    一路上,朱琦商队首领,跟李有粮普及了,明帝国的军事贵族和藩王方面的知识。

    李有粮感叹道:“看来在咱们国家不交税,就不受保护。比如各处都有的流民,战争时期,如果不向最近城池的封君或者官员,宣誓参战交血税,不会被允许进城躲避。”

    “难怪自己进城成为学徒后,只能住在医馆的柴房里,有钱也租不到住所,只有参与几次守城后,才允许租房子,后来有钱了,就买了下来。”

    “是的,从我们太祖陛下,推翻前朝,建立明帝国。到如今一百多年,每年都有战争。四周都有敌人,草原来的,雪原下来的,海上来的,雨林里冒出来的……各种各样。”

    “打仗就需要养兵,养兵就要有钱。……李小哥多多努力,将来也做个封君。哈哈……”

    “朱大哥你这是说笑了,我等平民,安稳求得富裕就好了。富贵,是不敢奢望的。”

    “前边就是洛南县城了,我们就此分别。”

    “朱大哥,听君一路交流,让我长进许多。路上多保重!”

    “保重,希望下次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