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茶姐姐茶甜甜
繁体版

第247章 开心的小叮当烧烤

    “哇,小叮当十八岁烧烤?嘿嘿,我刚好十八岁,同意!”

    大家一片叽叽喳喳的赞同声。

    于是甜甜姐姐和小清干事带领大家一行十一人一起下到酒店大堂,出了酒店大门右转,穿过桃园路口,向前走了四五百米,再左转200来米,就到了小叮当十八岁烧烤。

    这是一家生意很火的烧烤,现在的时间已经是晚上十点半了,店里依然是灯火通明热闹非凡,门口还有人排队,这个南方的城市就是一个不夜城,热闹深海的夜市,现在才刚刚开始。

    好在像他们这样大的队伍也不多,店家立即帮他们清理出一张最大的圆形座位,加上3张椅子,勉强让他们这个11人的队伍坐了下来。

    这个烧烤店离仙仙姐姐家里不远,她之前来过几次这家店,比较熟悉这个地方,就主动担当起安排聚餐的事情,乐乐姐姐继续发挥她开心果的特长,和大家打成一片。

    “各位同学,你们看看菜单,看看喜欢吃什么?”

    仙仙姐姐询问着大家。

    “不用了,你来帮我们点吧!反正烧烤随便点,都好吃!”圆脸小芳开心的说道。

    “对了,你来点吧!我们随便吃!”小清干事也说到。

    “好的,那我就替大家点菜了!”

    仙仙姐姐说道,然后扫描桌上的二维码,开始点菜。

    这家店里面的好吃的很多,招牌肉有五花肉,秘制嫩牛肉,香辣牛肉,包浆豆腐,黄油菠萝,虾滑,台湾墨鱼肠,香辣鱿鱼须,黑椒带骨牛小排,土豆,鲜虾,生菜……

    一口气,仙仙姐姐点了一大堆肉和蔬菜,又点了一大堆饮料,看着吃饭的人多,就让店里拿了两个烧烤锅出来,一起烤肉,然后招呼大家各自去拿酱料小碟。

    这家酱料品种有十几种,非常丰富,这也是这家店的特色。大家纷纷过去拿着小碟取各自喜欢的酱料。

    服务员拿来两个烧烤锅,在锅底铺上一张纸,喷上一层清油,然后各种各样的烧烤食材就端了上来!

    看到食材端了上来,乐乐姐姐大声的说道,“来来来,我来给大家烤肉,各位学姐学哥看看我的手艺!”

    “哈哈,那我看看乐乐同学的手艺!”小清干事说道。

    “何学长,你们可不可以发明一个全自动烧烤炉?”

    甜甜姐姐笑着问向何同学。

    “这个是小意思,自动烧烤这个很简单啊!不同的肉设置不同的烧烤时间就可以了。”何同学回应道。

    “啊!那要不要手动翻肉啊?”乐乐姐姐一边翻着肉片,一边问道。

    “嗯,可以搞一个翻转烤肉机,把肉放进去就可以。还有可以装一个检测器,自动检测是什么食材,这样就可以自动设置烧烤的时间和温度。”何同学一边思索一边说道。

    “真的?何学长,你太厉害了!大大的厉害!赶快发明出来,我们开一家烧烤店。”乐乐姐姐欢叫起来。

    “嘿嘿,这个还要研究一下!技术上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何同学郑重地说道。

    “韩师哥,你那个餐饮服务机器人,搞好了吗?”

    圆脸小芳问道。

    “嗯,已经设计好了,正在找公司做样机,暂时还没有好到。”韩同学有点沮丧的说道。

    “什么餐饮机器人?自动炒菜的吗?”乐乐姐姐很好奇的问道。

    “不是,没有那么先进,就是自动送菜的机器人,比方说这些食材,做好后,机器人自动从厨房送过来,就不需要人来送了!”韩同学解释道。

    “哦,那太好了。甜甜,仙仙,我们那个送奶茶的,用这个是不是很好啊?”乐乐姐姐问向仙仙姐姐。

    “哦,好像可以唻!韩学长,你这个机子什么时候可以做好?价格要多少?”仙仙姐姐问道。

    “嗯,那个,现在还在找加工的公司,成本有点高,不太好找。”韩同学讪讪的说道。

    “成本要多少钱?”仙仙姐姐饶有兴趣的问道。

    “这个机器人大约要十万元一台,还要加上后台的控制系统,也要十多万元。”

    “啊?那不是要二十多万?”仙仙姐姐惊讶地问道。

    “嗯,这个一套后台系统,可以控制很多台机子,不用买那么多。”韩同学介绍说。

    “那这个有点贵啊!一般餐厅可用不起!”仙仙姐姐说道。

    “是啊,这个还是成本,关键是这个机子的行走部分,机架部分,要单独开模,还要开很多套模具,开模的成本大约要三百多万。当然机子做多了,成本就会降下来。”

    韩同学说道。

    何同学这时说道:“我们做这个研发,技术方面倒不是很难,就是工程方面的难度太大,如果没有很好的市场前景,就没有公司愿意做前期的投入,就不能投入市场。”

    “那何学长,你们是怎么投产的?”甜甜姐姐问道。

    “我们这个嘛,市场上本来就有现成的自动售货机,我们只是进行了一定的改进,并且主要是开发了后台的AI智能云计算系统,实现了货品管理的智能化。设备硬件部分的改进是不大的,就这样,改造部分也花了一百多万。”

    何同学详细的解说道。

    “啊?这么大的投入?”甜甜姐姐惊讶地问道。

    “是啊!不信,让小清领导说一下,各个学校的创业项目,看看都是什么情况?”

    何同学和小清干事以前都打过交道关系比较熟。

    “唉,是啊,我们省内的学校,其实创新能力还是不错的,每年还都有一些很好的项目,可是,就是很难直接产生效益,就无法落地,所以,这些年就只出现了一些软件和商业模式方面的创新,这些项目不用投太大的资金。”

    小清干事解释道。

    “对对对。”

    汕头学院的郑同学马上赞同道:“我们的项目就是这样,互联网+智慧工厂系统,就是一个软件系统,反正我们学生能够不花钱投入的只有自己的时间,搞这样的项目,才是比较合适的。并且我们汕头那边的企业也是比较多的。”

    “是这样的情况,我们中大的大部分项目都是这样的商业创意项目,比如说什么‘留守儿童的图书馆,大学生的假期旅游,还有什么艺术设计什么的项目’,都是一些只用脑,不花钱的项目。”中大的圆脸小芳也点头道。

    “我们那里也是这样。”

    农大的郭同学接着说道:“我们那个红江橙项目,其实是国家的一个项目,农场自己争取下来的,我们学校的老师和学生就是过去做优选工作的。只出力,不花钱。哈哈哈!”

    说着郭同学自己不禁大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