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洛维约夫在沙俄1796
繁体版

第一卷 045 在八月份到来的坏消息太多

    在1798年的夏天,法国人干的过路事情可不少,虽然这个消息传达到彼得堡的速度很慢,但是快马要是从维也纳出发,经过华沙,从波罗的海沿岸也能换乘传递到彼得堡来。

    这个时候,法国的那些信号机,其实效率还更高,速度也更快,在没有电报的时候,这种信号已经算是很快的了。

    瓦莱塔要塞一向被认为是坚不可摧的,即使从海上过来,过去以中东的各强国的力量,也没有能够打穿,旱地行舟也没有新朝雅政,小小的马耳他,一向都没有被攻破过。

    不过在1798年6月,法国远征舰队就在这里迅速的得手,反正马耳他骑士团现在的战斗力已经很烂了,就是有那么几千人,也都不堪一击,而且当地人也没有支持他们打下去的计划。

    几天的工夫,法国人就控制了该岛,而且从马耳他骑士团的收藏当中,获得了大量的财富,法国人出来打仗,他们不打劫一下当地人才是怪事。

    波拿巴将军这次是没有带马塞纳来,这位热衷于打劫的将军可能会觉得比较可惜,不过埃及远征可一点也不好玩,凶险的事情实在是太多。

    比如说有个瞎了一只眼,少了条胳膊,把皇家海军变成皇家窑子的纳尔逊海军少将,他出海的时候,因为旗舰“前卫”号(HMSVanguard)的舰长是个“鄙人不善航海”的家伙,结果吹断了桅杆,然后地中海分舰队就错过了波拿巴将军的远征舰队。

    法国人登陆马耳他的时候,他这个地中海分舰队还在厄尔巴岛一带活动,而后他向着马耳他方向追击,结果因为跑的太快,又跟法国人错过了。

    这会儿波拿巴将军还在“东方”号上给军官们组织学习呢,丝毫没注意到危险已经好几次从他身边擦肩而过。

    纳尔逊要是有艘铁甲舰,这会儿锅炉都得烧红了,以29节的速度疯狂开进。

    随后他又转往黎凡特沿岸,但是那里也一样会扑个空。

    有时候,这个海军的技战术更优秀,也会导致巨大的麻烦,纳尔逊但凡这船开的慢一点,怕是都已经在海上跟法军舰队打上照面了。

    这种远征,本身也是督政府搞出来的荒唐举措,也很快就会带来又一次反法同盟。

    马耳他骑士团目前的庇护者,是英国和俄国,在英国这边还有些实际的存在,会定期派出分舰队在这里进行补给。而俄国则是基于此前的承诺和条约来进行的,而且俄国舰队或者商船队要是经过地中海的时候,也需要一些中立或者友好的地点作为补给点。

    这个消息传到彼得堡的时候,都已经到了8月份,而且算是给保罗沙皇上眼药。

    从时间上推算,这也正是路易莎快要生产的日子,波拿巴将军占领马耳他以后前往埃及,自然是他埃及和叙利亚远征当中,先胜后败,徒劳无功,除了重新发现了埃及伟大的文明和引起了日后的考古热潮以外,可能就是整天有伪史论者宣传埃及、希腊和中东文明都是伪造的,少数人奉为圭臬,大部分人当他们是傻子,多点网络谈资和笑料......大概就是这样。

    搞艺术史的,别对着考古学进行碰瓷,在帕特农问题上给文物毁灭的惯犯额尔金家族洗白!

    消息传到彼得堡,保罗确实也非常不满,不过现在也没有让他彻底的下定决心,跟法国人开战,真正还在跟法国对抗的是英国,他巡视以后返回彼得堡,也不打算在这个时候介入一场战争,尤其是对于俄国可能并没有很大的好处。

    毕竟不用去读《左传》,也能够知道,俄国如果出兵向西,帮助欧陆各君主国击败了法国,得到的任何好处,主要还是在临近的各国,对于俄国来说,没有任何的直接利益和好处,还是白当了一回好人。

    在法国没有粉碎欧陆秩序的苗头时,事实上对于俄国来说,出手并不有利。

    这样,其实就跟英国总是要维持欧陆平衡,法国要维持三十年战争以后的体系一样,都是有基本的外交国策作为基础。

    保罗现在也不着急,他先要等待维也纳宫廷的动静,现在两家已经有了结亲的意向,由约瑟夫大公来到彼得堡迎娶亚历山德拉女大公,但是保罗却当着女儿的面这样讲“以后不会再见到她,她将是‘牺牲品’”,家庭当中出现了阴霾,最近失宠的罗斯托普钦伯爵,也发现了保罗的这种异样,也在自己的笔记当中写下“和哈布斯堡的联姻并不是一个好主意”之类的话。

    即使约瑟夫大公个人品德还算不错,但是总体上这种联姻的效果会如何,也确实让人产生疑虑。

    而亚历山德拉本人的态度,其实在一次折腾了几年又失败的婚姻以后,有些心灰意冷,她喜爱诗歌,就有些多愁善感,听说了这桩联姻计划,而且父皇在讲的时候,都是一种愧疚的语气在跟她说话,这就让她非常难受。

    甚至,她都有了去修道院当修女,也不要再去跟任何婚姻有牵扯的想法。

    之前那个瑞典国王,前后连续折腾了几年时间,已经严重的消磨了她的耐心,从十二岁到十五岁,她都在为这件事情烦恼。

    不过这是母亲的主张,而且也涉及到了俄国和奥地利的结亲。

    这一问题,现在轮到路易莎和埃琳娜来替她担心了,玛利亚和叶卡捷琳娜也是,大姐从跟那个“瑞典蠢驴”牵扯以后,一直都面临着这些问题。

    不过更要紧的是路易莎这次被送进了产房,因为保罗对于几个老西医的不放心,这次倒是改由他信任的海军部医院给身体娇弱的太子妃助产。

    虽卫生问题,沙皇本人亲自在进行督促,海军部医院的表现也是彼得堡最出色的。

    “不过要生孩子,还要靠她自己。”

    一家人这一次都守在门口,路易莎在里面吃痛,已经开始用Huch等一堆德语词叫喊起来了,看样子情况又不太乐观。

    保罗拄着手杖,脸色铁青,整个八月份,就没有听到过任何好事。

    大女儿的婚姻他自己都感觉出来问题,几个宠臣和外交部的人也一样,这一桩婚姻虽然能够跟哈布斯堡加强关系,然而奥地利那个宫廷,从玛丽亚·特蕾莎以后的情况,他也有所耳闻。

    这样并不乐观,要是真的把女儿送去,谁知道会是怎样。

    他为此也烦恼当中,虽然是无心理政的一天,但是他还是让小萨尔特科夫亲王夹着文件夹随侍身后。

    这位枢密院议员,俄国高级文官,越看越像是汉弗莱,更要命的是,他这个爵位,除了特级亲王比他的高,应该就没有了。给他个爵位,应该没有什么吸引力。

    “陛下,我想这种时候,您保持镇定,才是对伊丽莎白殿下的最大支持。”

    “谢谢,萨沙,我知道,可是现在和奥地利的联姻,如果能够中止谈判,我想......毕竟外交是双方的外交官代表两国政府和君主来进行决定。我想让你来加入到谈判当中。嗯,想一些办法......”

    “陛下,您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这已经通过和维也纳的通信展开谈判了。”

    保罗这个情绪上的不稳定,貌似已经成了一个极大的变量,听到儿媳妇在产房遭罪,他就不好受,现在开始担心起女儿来。

    索洛维约夫没看过俄国的历史走向,没看剧本的原因是对于这个时代了解的,估计都是那些将军和主要人物的事件,俄国和奥地利的联姻是外交举措,而且因为当事人都不太出名,因此关注的人极少。

    当然,要是看了剧本,也不会觉得这事儿怎么样。

    而亚历山大·萨尔特科夫亲王,他想起来了之前一次在咖啡馆,和保罗沙皇的随行副官卡尔·冯·内谢尔罗迭伯爵聊天时提到的一种拖延战术。

    也就是著名的“外交部四阶段战术”,这个虽然英国人用的最熟,但是不代表别的国家不会用,也不知道那个小眼镜伯爵从哪里学来的,或者总结出来的。

    对于这位小亲王来说,其实有一点是需要注意,就是他们家实际上是为君主服务的,政府的运转只能排在第二,不过也不能有那种荒唐的政策被制定出来。既然皇上已经开始担忧长公主远嫁奥地利可能会遭遇不幸,他也就想到了作为“君主的仆从”,理应为君主的设想服务。

    毕竟这个并不涉及到根本利益,而且在对大贵族的改革当中,萨尔特科夫亲王家和他家的那些伯爵本家,利益损失并不大,所以他们还是为沙皇本人的改革效力的。

    这位亲王本人只是次子,他的大哥双目失明,而三弟虽然凭借父兄的荫庇也走向了高级文官和内廷侍从的行列,但是也是个花花公子,整个亲王家的重担,都压在他和那个妻管严的老父亲身上。

    偏偏近来因为他在行政和外交事务上的本领,现在深得沙皇陛下的信任,有些事情就是要为陛下分忧的。

    思考再三以后,他还是决定给这个办法捅出来:“陛下我想,可以采取一下的办法。只是需要......”

    “啊,我知道你的意思,我们可以到楼梯那里去,卫兵只在两侧。”

    至于产房里的事情,保罗确实也没有什么办法,这次皇后并不在里面,倒是她可以来主持家事。

    而玛利亚皇后看到了保罗的动向,也心知肚明,应该是要和那只“狡猾的小狐狸”去商谈什么事情。

    她都能猜到,因为儿媳妇现在正在产房里,是鬼门关上走一遭,陛下肯定是担心起女儿来了。

    他们老夫老妻,这么多遭都过来了。但是家里的五个女孩,将来都要出嫁,第一次生产的时候通常最危险,以后会比较顺利。

    她自己是这么过来的,但是第一次生亚历山大和最后一次生米哈伊尔,确实都有点凶险在里面。

    那边亚历山大的样子,就像是一只橘猫在挠墙,反正也是非常焦急。

    而保罗转到楼梯这边,小萨尔特科夫亲王就对沙皇陈述了自己的意见。

    “陛下,这样可以采取前面提到的四阶段战术。我们可以把这次联姻的时间延迟。约瑟夫大公的来访是1799年的2月,来到彼得堡,就要按照俄国的传统来办,这里面就有一些办法,比如说民间传统的订婚仪式,还有婚前的一年冷静期,用这些办法来拖延时间。”

    这些,貌似还真是俄国传统,就是订婚来到了彼得堡,双方都要给对方进行考察。

    “你的想法不错,接着说。”

    “如果组织又一次的反法同盟,需要我国军队出动的话,也要根据战况来决定最终是否联姻。”

    这么一说,倒是让保罗豁然开朗。不要急着把女儿送去,约瑟夫大公又是来彼得堡订婚的,在订婚仪式之后,正式的婚礼还要一年时间,要把外交条款的补充给加进去。

    而亚历山大·萨尔特科夫,这个“萨沙”,在这方面是玩弄文字的好手,他的长项是法语的公文写作和诗歌,而外交条款都是用法语订立的,这件事情就有办法了。

    “那就这样,萨沙,你就按照这个方法去办。一定要斟酌好合约的内容,尤其是这次联姻的外交条款。”

    “是,陛下。”

    保罗这悬着的心,也就是把女儿这边的事情放下了一半,另外一半就是儿媳妇那边,他可不想让儿子把自己走过的路给复刻一遍。

    不过他的担心很快也就过去了,路易莎虽然在公婆和丈夫看来非常娇弱,但是这个鬼门关还是给挺了过去,总算是生下了一个女婴。

    最大的问题,还是太子妃的身段太苗条,而孩子出生时的份量,可以说是一位“大公主”,本来女皇当初选中她时最大的优势差点把她的小命给要了。

    现在都是专业的医生和助产士在这里,给孩子清洁身体以后,放在襁褓里就给抱了出来。

    “陛下,这孩子的分量可不小啊!”

    而且这一对蓝眼睛,微微睁开的时候就像是一对蓝宝石,跟父母的瞳色高度一致。

    “感谢上帝,感谢上帝......要炮兵,鸣炮201响!这可是件大喜事!”

    保罗和全家都被精神折磨了一天,现在总算是放下心来。

    至于孩子的命名,最后保罗并没有按照一般的规则,临近的命名日又是天主教的,他最后以Εὐδοκία这个古希腊语里的名字给孙女取名“叶夫多基娅”,意为“仁慈”或者“爱”,要是派生的昵称反而让大家都熟悉,那就是“冬妮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