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人生忽入冀
繁体版

第十七章 邺城的谋划(1)

    不仅是武城,此时的邺城也十分热闹。虽然已经入夜,但是刺史府仍然灯火通明。

    韩馥坐在上首,面色阴沉,手中不停揉搓着一副念珠。而下首则是刺史府的各位属官,他们此时仿佛没有在乎正襟危坐的韩馥,互相之间都在争吵着。

    而他们争吵的关键点仍然和两天前一样:到底要不要去救援武城。

    前一日,武城接连拍了两波探马来求援,盖因为黑山贼来势汹汹,而武城又准备仓促,城内粮食、箭矢等军资不足,李大目部又人多势众,大有不攻下武城势不回还的架势。

    以审配闵武为首的属官认为,应当去援救武城,既然武城派兵求援,邺城就没有不救的道理,况且李大目部人数不多,邺城是有余力应对的。

    而以刘子惠为首的人则反对救援,理由和之前一样,担心敌人有什么阴谋,毕竟这次黑山军的行动太多令人迷惑的地方了。

    韩馥听着下方的属官争论,心里也十分烦躁。心想这群冀州腐儒实在是麻烦,讨论了两天,都还没个结果。于是转头看向旁边的荀谌,问道:“文若兄有何看法。”

    在汉朝这种地方势力主导地方的时代,韩馥作为一个外来的太守,本来就不是很信任本地的属官,而且他刚来就遭遇刺杀,更是让他一开始就对本地的官员豪族没什么信任感。所以他一开始就派人去本乡颍川,延请同乡的名士。荀谌就是这一时期来得第一位颍川乡族,所以韩馥立马就任命他为自己帐下的从事,并且十分的信任。

    荀谌此时也略显犹豫,他犹豫的不是该选择什么,而是韩馥如此的倚仗自己,会不会触怒到本地的属官,他是个人精,不然也不会被荀氏一族派来,表面上他是被韩馥延请而来,实际上他是来给荀氏一族探路的。所以他眼珠一转,看向冀州一派中素有声望的沮授,拱手说道:“外来之人不敢妄言,不知沮别驾有何高见。”

    沮授也没想到这被韩馥韩刺史看重的荀谌,此时会来问他,神情一怔,不过他很快就回过神来,连忙回礼,然后说道:“大人,此次我们在此争论是否援助武城,究其原因还是此时邺城的守城力量也捉襟见肘。”

    “邺城乃是我们冀州之本,各位一家老小都在城中,所以首要的任务还是守住邺城,至于支援武城,我们不出兵,也可以派出探马,去周边城池求援,亦或是静待麴义将军回来。”

    其实说到底,沮授也是支持守住邺城,不去支援武城,毕竟丢了武城还能夺回来,而丢了邺城家都没了。

    韩馥此时又看向荀谌,荀谌也赶忙应声到:“韩大人,沮别驾说的有理,我们还是静待援军回还,再破贼不晚。”其实荀谌原本也是这么想的,他才不在乎武城的死活,自己现在在邺城安枕无忧,干嘛要劝韩馥派兵出去,置自己于危险的境地呢。

    韩馥也点着头,表示着对这种看法的支持,剩下的人此时也不再争吵,毕竟韩馥都做了决定了,自己的看法也没什么重要的了。

    “不可,我觉得我们应该去支援武城。”谁知道此时屋外一人一声大喊,打破了屋内的平静。

    屋内的人都看向外面,心想是谁这么大胆,不经通报就直入集议的屋内,甚至还大放厥词的反对大家决定的策略。待看清来人,大家就收回了刚才的质疑,因为来者正是韩刺史的儿子,韩烁。

    倒不是说韩烁有多大的威信让大家不质疑,而是他作为一个被砸过得“傻子”,大家懒得计较,而且韩馥又对这个宝贝儿子纵容有加,所以大家更不在乎韩烁的这一嗓子。

    韩烁看着在座的各位,发现大家好像都没什么反应,顿时有点意兴阑珊,本来还想着能像小说和演义中一样,自己霹雳一声出场,然后提出自己的逆天但有理的谋略,引得大家连连惊奇,谁知道大家都不怎么在乎他的出场。

    “不识货。”韩烁心里鄙视的想到,但是他确实是有正事而来的,并且她真的想让韩馥派兵,于是直接说道:“刺史大人,我没在开玩笑,而是有最新的情报。”

    韩馥还是头一次听见韩烁这样称呼他,甚至有些不习惯,但是他还是扭扭坐在椅子上的身子,挺了挺腰杆,装作一副领导的模样,质问道:“什么情报,快说给大家听听。”

    韩烁清了清嗓子,才说道:“根据锦衣卫的调查,这九侯城并不是因为简单的事起仓促而被攻陷的,据调查,当时是李大目暗相勾结城内的内应,半夜打开了城门,才得以轻松拿下九侯城的。”

    在座的人们都惊叹一声,一方面是感叹九侯城之事,也有一部分是惊叹这位韩少爷的锦衣卫真的能侦察到这等消息。

    不过也有人表示怀疑,审配此时就站了出来,质疑道:“韩公子,这消息可为真。”

    韩烁也不在意,轻描淡写的说道:“那当然是真的了,那九侯城逃出来的北门督贼曹,就在我的锦衣卫府上,不信的我可以把他叫来。”

    话说到这里,大家也没什么可质疑的了,于是刘惠又站出来问道:“那韩将军,这消息没错,但不知和我们要派兵支援武城有何关联啊。”

    审配也应和道:“对啊,我们应该细查邺城之内,防止也有内奸才是,为什么又要派兵出去呢。”

    韩烁这才悠悠然坐到议事厅尾部,翘着二郎腿说道:“清查内间之事,我已经派锦衣卫去了。不过你们没想过吗,这李大目攻下九侯城,直接满载而归就是了,干嘛又费尽心机的攻打武城。”

    他顿了顿,又继续问:“而且最近都是李大目部纵横无忌,那白绕部又在哪里呢。”

    此时性子直爽的治中闵纯连忙喊道:“韩将军别再和我们猜谜了,赶快直说吧。”

    韩烁心想,谁让你们在我从天而降的时候一脸的不在乎,我偏要逗逗你们,于是又说道:“据锦衣卫的行探探查到,这白绕部在邺城东南的黄泽出没,约有万人,都是精锐。”

    “唔~”此时的屋内又乱了起来,这李大目就搅得魏郡一片大乱了,更别提还有白绕的万余人。

    只有沮授此时面色沉静,继续问道:“韩将军,这白绕侵入魏郡,却隐于黄泽,这黄泽距离邺城不足百里,莫不是觊觎邺城?”

    韩烁这才点点头:“没错,据我的分析,他们是佯攻,当然也可能是真的攻打武城,引我们支援武城,然后他白绕再突袭邺城。”

    这话却如一声惊雷,引得屋内各人更嘈杂的交谈起来,有人甚至直接质问道:“韩小公子,那你为何还要我们出城支援,这不是把邺城拱手相让吗。”

    荀谌却一脸的鄙夷,心道这冀州士族不过如此,也就沮授等人沉静有谋,然后开口道:“韩贤侄,莫不是我们有援兵而来,你要将计就计。”

    韩烁觉得这荀氏果然是名不虚传啊,一个没怎么听过荀谌都这么聪明,确实比在座的这么多冀州士族强多了,怪不得老爹老想请颍川同乡来。

    他对着这个同乡世叔作揖道:“没错,我的探马来报,麴义麴将军马上就要领兵而还,大概明天上午就能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