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土桃山时代
繁体版

第三十一章 铁甲船出世

    时间进入六月,下间仲孝如约撤军。

    在本愿寺的配合下,信介对铃木及土桥家两家进行了检地。

    每块田地登记的所有者只能有一个名字,禁止家族集体所有,禁止私相授受。

    对曾经的庄园管理者进行适当的转封。

    两家的铁炮生产者,被信介集中到一起。为了组建自己的铁炮生产基地。

    擅长使用铁炮的人材,统统收录为家臣,以组建铁炮部队。

    两大家族曾经的掌权者,全都收为家臣,并授予不菲的知行。

    纪伊众水军的几百艘船只,则被本愿寺收下了。只余下空荡荡的海港在哪里。

    但其实一点儿也不空。信介正走在海边,放眼望去,布满了渔船。

    “铃木大人,重新造船的话。水军回到巅峰,所须几时。”

    “五到六年。虽然山中大木不缺,但是不能立即作为船材使用。”

    刚砍伐的树木,细胞中含有水分。随着水分散失,木材会发生形变甚至开裂。所以砍伐的木材都得经过一段时间的处理才能使用。

    “才助,种植蜜桔之事如何了。”

    蜜桔是信介来到纪伊后,发现的第一个最适合成为特产品的物产。

    纪伊气候相对温暖,山中已有蜜桔生长。不过一直只是作为山珍,被山民少量贩卖,并未形成规模。

    所以信介非常希望才助作好把蜜桔的种植工作。在两三年后,能成为一大财源。

    “非常抱歉,几乎毫无进展。”

    “看来村民并不配合啊。”

    看着旁边正在与商贩争执的渔民,信介忽然有了灵感。

    “才助,每村派驻一个人,即负责收购村庄的产出,又负责帮助村民购入所需品。你估算需要多少人?”

    “可能需要数百人。”

    信介的灵感来自供销系统,把山中的产出收集起来,村民有钱了也会有更多的需求。

    如果再加上负责运输的邮政系统,就能把星散在广袤群山的村落,一个一个的串起来。

    虽然最好的方法其实是修通道路,但在没钱的情况下,实在是不现实。

    ……

    纪伊的经历算得上惊无险,播磨那里则是惊险连连。

    羽柴秀吉在上月城被毛利与宇喜多的联军击败。

    不得已撤离高仓山本阵。

    一路与追击的毛利军作战,最后退回书写山,设下本阵。

    只留尼子军,困守上月城。

    被围半个月之后。

    七月三日,尼子胜久等将自杀,山中鹿之介投降。

    又十四天后,山中鹿之介在备中阿井渡被谋杀,终年三十四岁。十三年的尼子复兴梦碎,尼子家彻底灭亡。

    山中氏是尼子的谱代重臣,鹿之介刚刚周岁时,其父亲山中满幸死于毛利军之手。

    十六岁时初阵扬名,二十一岁时,尼子家为毛利家所灭。

    鹿之介聚集有志于复兴尼子家的遗臣,拥立新宫党遗孙四郎胜久为主。

    因为每个人都有一个“介”字,所以被称为“尼子十介”,后来又称为尼子十勇士。山中鹿之介是核心。

    在尼子家灭亡的第二年,在出云国忠山,再度扬起四目结纹旗。一个月后便收复了尼子家世代的居城,月山富田城。

    毛利家对此无比重视,于次年二月,派遣吉川元春统率一万四千大军再次包围月山富田城。

    鹿之介以七千兵在城南布部山与战,大败而走末石。元春先克富田,再取末石,鹿之介被迫出降,遭到幽禁。

    后来逃出,一度在京都东福寺出家。经明智光秀引荐,拜见了上洛的信长。

    于是尼子复兴梦再起,先是配属在明智光秀麾下。到羽柴秀吉开始播磨攻略时,转到秀吉麾下。

    最后困守于孤城上月,与城偕亡。

    大概也算实现了,对家传的三日月鹿角兜所发的誓言吧。

    受尽七难八苦,也要复兴尼子家。

    ……

    本愿寺从杂贺众那里拿到的几百艘船,很快就有了归宿。

    被九鬼嘉隆所率领的,由七艘船组成的舰队,击败在和泉外海。

    上一次木津川口海战,织田家在船只更大更强,战术占优的情况下,被毛利,村上的联合水军用“焙烙火矢”烧得几近全军覆没。

    所以九鬼嘉隆这次造出的安宅船,上面覆盖满了薄铁片。为得就是防止木制船身被点燃,防护力的提升只不过是意外之喜。

    高防护力的同时,又创造性的把大筒搬上了船。大概除了更慢,航行性能变差之外,算得上是一种划时代的海战利器。

    不过两年多时,只完成七艘。其中属于九鬼嘉隆的志摩水军六艘,涂成黑色,属于泷川一益的伊势水军一艘,涂成白色。

    本愿寺所派出拦截的水军,成了铁甲船出世后的第一个战绩,上百艘船被击沉在和泉的外海。

    ……

    就在大家纷纷议论铁甲船的威势时,织田信雄兵败丸山城的消息传了过来。

    丸山城是从伊势进入上野盆地的重要据点。

    上野盆地所属之国,就是神秘的忍者之国的伊贺。

    然而事实上,伊贺与在他北面的甲贺距离京都和奈良都不远,并不封闭也不神秘。

    只是面积狭小,豪族众多。

    比如十万石左右的上野盆地,有六十多家豪族。堡垒林立,混战不断。

    除了内部的混战外,伊贺与甲贺也积极接受外部的佣兵工作,主要负责情报刺探。两地也有很多地侍,豪族出仕于各地大名。

    比如,织田家的重臣泷川一益,就是出身于甲贺。而德川家也有出身于伊贺的服部半藏。

    甲贺的成名,似乎拉开了这两地与其他做着佣兵工作的国人众,的差距。

    室町幕府的第九代将军足利义尚,兴兵讨伐无视幕府的近江六角家。

    在攻陷了六角的居城观音寺城之后,六角政赖,高赖父子依托于手下的甲贺武士在山中展开游击战。生生的把战争拖了三年,直到足利义尚死于阵中。

    从此甲贺之名传遍全国,受到六角政赖褒奖的五十三家地侍们,被称为“甲贺五十三家”。

    在信长上洛时,六角家的观音寺城一天就被攻陷。但是弃城而出的六角义贤父子,又打了四年游击。

    伊贺大概是处于谁出钱就为谁效力的佣兵心理,不肯完全效忠于织田家。

    而几乎一统近畿的信长,不可能留下一个离京都如此近的武装组织。令信雄出兵伊贺是很合理的。

    只是没想到,信雄连上野盆地都没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