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去请我大明小国舅
繁体版

009夜半添香读正韵

    夜半添香读正韵

    马乘风估摸一下时间,现在才晚上才九点多啊,古代人都这么早休息睡觉的么,不是说夜夜笙歌的么?

    这样谁陪他决战到天亮啊?没有过十二点他的生物钟绝对是不允许睡觉的啊!

    宫灯之下,马乘风发现跟前走过来一位漂亮女官,灯火摇曳看美女,当真赏心悦目,秀色可餐,正是刚才在皇后寝宫里负责的那位。

    女官盈盈下拜口称万福:“拜见恩公小先生。”

    马乘风写到:“可是陛下和殿下特意安排你留下服侍?”

    “正是陛下和殿下吩咐,留在此处照看小先生。”美女还是一水的漂亮小楷。

    “这老朱和小朱真是有心了,留个大美女下来,一边照看,一边监督。”马乘风心里鄙夷不已,内心又激动不已。

    早听说大明朝的男人最爽,受朱子思想礼教毒害的女人们三从四德,温柔如水。

    哪里像未来后世的女人们,集温柔和彪悍于一身,就像是他大学时期就交往前女友,温柔时奶茶与甜品齐飞,彪悍时瓶盖和天灵盖一色。

    马乘风突然想起在后世的父母,还有分手剪不断理还乱的前女友。不知道他们收到他这失踪的消息,会是怎么样的伤心。

    马乘风回回神,望着跟前的古装美女,这样貌,这身材,就如同凯琪姐姐穿着宫廷古装服饰站在眼前。

    大明初期洪武和永乐两朝,宫廷里女官和宫女待遇很好。

    而且朱元璋规定在其年满五年、六年之后,可送还其父母,从宜婚嫁。另有在局年事已高者,允许其归家,以终天命;年事虽高,仍愿留局者,听其继续在局。那些在宫闱之中服务,以及在宫闱担任职务的女官,家中给予俸禄,其所受俸禄,与外朝同品级的官员待遇相同。

    本着美女在前不撩白不撩的原则,马乘风腆着脸的学着剧情里纨绔子弟调戏良家妇女的样式写道:“不知小姐姐芳名,在宫中担任何职务,是否单身,哦就是婚配了没有!”

    女官微微脸红,诧异的很,就没有见过这样的怪异的人,深夜时分胆敢在禁宫后院挑逗皇后的贴身人员。

    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绷着恶狠狠的表情直瞪着马乘风。

    马乘风也心里一乐,真不愧是马大脚的贴身人,带着英气傲娇。难怪史书记载,就算大明朝朱元璋规定后宫不得干政,只有马皇后这一位可以正大光明的干预朝政,也只有她能规劝朱元璋。这把刀鞘薨逝之后,老朱大开杀戒,大明官员人人自危,晚上回家都要和家人庆贺多活一天。

    “陛下是不是命你来服侍我,我可还是皇后娘娘的救命恩人。”马乘风抬出这帝后的名头就不信制服不了你个小丫头。

    女官气鼓鼓的忿忿写道:“皇后娘娘唤奴玉儿,任职坤宁宫尚仪局典籍。”

    马乘风直勾勾的盯着女官玉儿提笔写字的手,当真修长笔直,珠圆玉润又晶莹剔透,好好看,看的口水都要流下来了。

    这老朱和马大脚什么好人物都扒拉到自己身边,留在身边无疑都是顶尖的人才,样貌都是一流的。难怪想要明朝当官的男人,首先就要看样貌。

    老朱自己样貌算是一般正常,最多算威严,还好有个清秀的马皇后,看朱标样貌就帅气了许多。

    自己后世子孙可劲找美女,改善后代样貌。大明的文官武将,科举士子都要外貌优先,歪瓜裂枣的就算考试通过了都要排到最后面。

    大明洪武永乐后面的内阁宰辅们,史书里记载里都是容貌甚伟,个顶个的帅哥,一水的风流人物。

    其实换到现代,不也是如此,样由心生,眼球经济,俊男美女总是会比一般人机会多一些,要不然那些娱乐圈里的小鲜肉,俊男美女会这么多吗。

    可是能大红大紫长青几十年的还是那些有艺德,有实力的老戏骨们啊。

    ···

    “玉儿!”马乘风轻声学着念道。

    这才意识到玉儿这两字读音应该古今基本相同。今天字写太多了都忘了可以学学古音,晚上值班可以和这个美女学学语言读音。

    自己的普通话口音和现今大明京城的官话,不就是地方方言和全国统一语音的差别么。

    “玉儿姐姐,可否教我读字啊!”马乘风写道。“京城现在说的是何种官话啊?”

    女官玉儿这下放下心来,估计她一直以为马乘风是大明那个犄角旮旯冒出来的山野之人,穿着奇装异服,操这不知道何处方言,被皇帝和太子请来医治马皇后的,求医问药的皇榜不是贴出去好几天了。

    “京城自然说的官话”女官解释的写道:”外地来京赴任的官员和赶考的学子都要学。”

    这不就是如同后世全国各地区人民都要学习普通话一样。

    “想必是先生是外来的仓促,未曾学会吧。”

    “对对,还请小姐姐教教在下。”

    “确实是殿下临行前有令,由本官教导先生学习洪武正韵的!”

    “洪武正韵?”马乘风愣住了心想是洪武年间的音乐么?

    这位玉儿女官引领马乘风又回到刚才的偏殿。发现地上的一册书卷,正是朱标前面带来的。

    玉儿拿起书卷上书洪武正韵,打开书册一共有四本。

    马乘风疑惑的翻开卷一,一看开篇序言:

    人之生也则有声、声出而七音具焉、所谓七音者牙舌唇齿喉及舌齿各半是也、智者察知之分其清浊之伦定为角徴宫商羽、以至于半商半徴而天下之音尽在是矣*******

    正韵十六卷明洪武中奉勅撰时预纂修者为翰林侍讲学士乐韶凤宋濓待制王僎修撰,评定者为左御史大夫汪广洋右御史大夫陈宁御史中丞刘基湖广行省知政事陶凯,书成于洪武八年。

    靠,原来这洪武正韵竟然就是大明版新华字典,教人读音读字的。

    还好马乘风是文科出身,历史古文都有学习过,要不然序言都不好理解。

    有这样的读音字典为何九年义务教育学音学字阶段时期从来没有教材里提过,高中和大学也从来没有看见听见过。有这洪武正韵,还要什么康熙字典啊!诶搞不好康熙字典还是从这洪武正韵抄的吧。

    序言是明初名臣宋濂编写,这不是那个朱标的死鬼师傅么,按照后世历史记载就是在去年洪武十四年,受到胡惟庸案牵连发配途中体弱病亡,朱标都没有能把自己老师救下来。

    刘基就是鼎鼎大名的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大明刘伯温了。汪广洋也是明初名臣,只是比较不出名没有出演过什么影视作品。

    这几位都已经因为各种原因过世了。

    从序言中可以看出洪武正韵承接隋文帝起的隋唐到两宋的中原雅音,根除了辽金夏大元的蛮夷音调,在结合应天本地,以及淮西和吴地读音重新编辑整理出的江淮官话。

    凤阳的皇帝,加上一班淮西功臣勋贵,南京城自然是说的是江淮官话了。

    可是这六百年前的江淮官话,马乘风为什么听着觉的熟悉,调调和普通话有雷同感,要是知道古代交通不便,十里就不同音了。

    突然马乘风恍然大悟了。后世现代普通话是以北京话和北方官话为基础形成,就是明清的北京官话。这不正是朱棣朱老四永乐中期迁都北京后逐步形成的吗!朱棣朱老四和当时迁都过去的中央官员不就是说的江淮官话。

    这语音和文字一样,都是一脉相承源远流长的。难怪后世的南方人说闽语,粤语客家话等才是宋唐甚至更早的汉晋官方语言语音,日语中间有些词语的语音语调就非常接近江浙闽三地的方言。

    洪武朕韵读音起来只是稍微有点怪异,和后世普通话最大的区别就没有卷舌音,倒是和苏州吴侬软语和天津话有些异曲同工之妙,反而和后世南京话区别还大一些。造成这样的区别应该是太平天国运动,安徽和江西大量人口损失,以及湘军攻进天京寸草不生的结果。

    更为惊奇的是马乘风在里面听出的朝鲜语甚至英语的语调。

    从历史进程来说李成桂马上就要取代高丽成为新君王,朝鲜两字还是朱元璋选定的,朝鲜语里带洪武正韵读音太正常。

    可为什么现代英语有洪武正韵的语调,就是这个壮字和John一个音,这是英语系男人最常见的名字啊?字面的意思也是很接近。西欧语音英语里茶的读音tea和闽南语里发音很像。

    马乘风是带着一肚子的疑问,脑子里转了几圈发现以前看过一个视频是说现代英语是十七世纪伴随着大英日不落帝国发展形成的。而古代英语是从日耳曼的安克鲁撒克逊部落,经过维京人诺曼人,在中世纪从法语区分出来,最后经过英法百年战争从而演变形成了。

    古代英语是底层平民才使用的,上层政府,宗教都是使用法语和拉丁语。

    考证起来古代英语和现代英语差别不小,莎士比亚的作品就是古代英语集大成者,是和现代英语的分水岭。

    疑问归疑问,现在最重要的就是先学会洪武正韵,要不一直写字谁也受不了。

    于是就在烛火灯下马乘风陪着漂亮的玉儿姐姐大人,一个字一个音的学着。

    这等半夜攻读红袖添香的美事,再加上一点点微醺的感觉,这万恶腐朽的封建社会我等新世纪的接班人一定要亲手来打破它,岂可让其如此腐蚀吾等心智啊。

    女官玉儿说话语音即清脆又酥软,身形不高却颇有御姐的风范。

    一边认真学习,一边写字闲聊。

    “你这水晶镜好精致,马乘风见过陛下也有一个,听闻是泉州海商进贡的。”

    “是吗,陛下那是老花镜,我这个是近视镜不一样的。”

    “何为老花,何为近视?”

    “老花就是老年人看不清楚眼前事物,近视就是年轻人看不清楚远方事物。太子殿下就是近视,他今天已经眼馋我这个眼镜很久了,还以为我不知道呢?”

    “好啊,你胆敢说陛下老了,还取笑太子殿下。”

    “有什么关系,就冲我今天救了皇后娘娘的恩情,陛下不会怪罪我的,太子殿下要感激我的。”

    “奴家真是感谢先生救了娘娘呢,先生那颗神药真是奇怪,和先生人一样的怪,先生全身上下都很怪,先生也是来自海外么?可先生会写汉字,虽然写有些怪,先生的笔好神奇。

    “啊···!”

    “怎么了!”

    “有蚊虫。呀!”

    “不怕,我给你抹药。”

    ----------

    “呀,这小绿水晶瓶可真好看!”

    “等会,我上个厕所先,哪里可以如厕!必须马上。”

    “哎呀,先生真是讨厌!”

    ------

    “还好大明已经有马桶了,没有想到和后世的款式这么接近。”

    “还好有粗麻纸,要不然屁股受罪,啊!”

    “玉儿姐姐,我们继续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