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仙山雪
繁体版

第一章 熬战明梁

    乌仙山——登高望远,山重重,水悠悠,长路漫漫。相传有一个上山砍柴的樵夫,时值晌午,口渴难耐;悠然抬头仰望,只见三位穿戴黑色方巾仙人盘坐于山顶,故名为“乌仙山”。

    而雪的得名,则来源于冬至岁末山顶被白雪覆盖着的模样此时,远远望去就像三位鬓发如霜,头戴白披纱斗笠,身穿乌黑方巾的三位老者。每到冬去春来,春暖花开,山顶上的雪渐渐地消融涓涓细流,汇聚成河流,渗入星星点点的湖泊,星罗棋布,在青青草原映衬下,宛如一块块散落在草原上的碧玉。

    也因此,在山麓下形成沃野千里的河谷草原,唤作“地金泽”,汇聚而成的河流国人称之为乌仙河;千百年来“地金泽”和乌仙河一直恩泽大夏国子民。由此,邬仙山成为大夏国人们心中的圣山。

    而夏国的辖地不过圣山方圆百里,是华夏大地边陲卓尔小国。夏的先祖潔追随周文王姬昌和武王姬发征服商纣王立功,被册封潔侯,不久却驾鹤西去。后人夏承继其爵位,遴选为周天子的除尘洗马官职,因兢兢业业感动天子,故将乌山方圆百里作为夏之封地,允许其立国筑城牧民。不久,周天子命其拱卫京畿,为大周王朝抵御西戎的侵扰……

    夏国历经几代先祖的耕耘,至穆公时其疆域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百姓安居乐业。

    明梁山是夏国和号称天下第一强国寅国的界山。其北面有一个关隘,名为龙谷关,又名龙头山;其地势险要,虎踞龙盘;而南面素有“天下第一关”之美誉的龙尾关,此关悬崖峭壁,虎牙桀立;其重要性不逊于龙谷关。东面是汉水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可谓一马平川;川谷有一条自西北向东南之河唤作汉水,顺其水路,越过明梁山进可直取寅国都城朱玉城。

    然而,丢失明梁山对于夏国来说同样面临国破家亡的危险绝地!只有攻占明梁,死守龙谷关,囤兵骊山方能进可攻,退可守,凭借此天堑可作万无一失。

    骊山位于夏国境内,是边境内抵御北方胡人的重地,杨氏家族的宗庙邑城修筑于此;这也是都城央在东北方向的天然屏障。

    因此,多少年来两国为了得此山此水,不断相互跶伐征战,周而复始。每次无不尸首遍野,血流成河,累骨遍地。

    烽火连年的战争造成夏国国内土地无人耕种,人口锐减。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女有分,男有归,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大同世界已经成为遥不可及的梦想。

    有的尽是无数生灵涂炭,城郭的破败不堪,将士和老百姓疲惫不堪;举国上下皆为厌兵。

    正所谓“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可是,对于寅国的世仇掩盖了国家早已疲敝,急需休养生息的呼声!仿佛一个行将就木,垂死挣扎的病人在病入膏肓之际,依然发出求救信号,可是被嘈杂声淹没。

    没有人倾听病人的心声,唯有仲公子杨赫成为夏国病危第一”吹哨人”。

    但是,为了完成先祖遗愿,洗涮耻辱;杨穆公亲自挂帅,御驾亲征,准备在明梁山一雪前耻,收复失地,重振霸业,以实现少时凌云壮志。

    于是,穆公杨鷥麒继位第二十四年元月,他亲率一万重装骑兵,二万轻骑,三万步兵和弓箭手,一万敢死之士和一万士卒护送粮草辎重共八大军!

    原来,据驻朱玉城客栈屠掌柜飞鸽传书。山东强国海侯国陈兵数十万寅国边界,试图趁太宰公叔巭主力西调平川、明梁,东西无法相顾之际;进攻其宗庙之地旧都陈邑;对于夏国一举收复失地也是天赐良机。

    此时,明梁山的白桦树林子上面黑压压一片鸟群,双方精锐埋伏在此。俨然,一场厮杀迫在眉睫。

    诗人有云:“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且看寅国军阵。公叔巭将十万大军分左、中、左呈“一”字型摆开布阵,旗鼓宣天。五七中军护卫战马嘶鸣,四五千矢手控弓;三万精锐轻骑布于中军右侧,二万精锐重骑置于中军左翼,一万兵卒护卫粮草辎重。而三万步兵方阵左手手擎长满铆钉棘刺的方盾,右手手持韧剑击打盾牌并呈三角形成犄角之势;缓缓向前阻挡在战场中央。“嚇嚇!”“嚇嚇!”“嚇嚇!”......缓缓向前......缓缓向前.......

    且看穆公军阵。主帅穆公将一万重骑列于中军步兵右翼,并由上将军长公子杨疾领军;把三万轻骑置于中军左翼由仲公子骠骑将军杨赫执掌。步兵和弓弩手、一万敢死之士由自己亲自率军;呈“品”字型矗立在平川峡谷;鼓角争鸣。

    “列......阵!”“列.....阵!”“列......阵!”......

    穆公发出一次次号令,雄浑的声音划破沉寂的明梁。只见意气风发,威武雄壮的国君穆身披黑色的战袍,威风凛凛;手擎穆公剑挥指苍穹!

    忽而电闪雷鸣,黑云密布;大有吞吐宇宙摧城之势。从剑首奔腾而出的元气化成一只只猛兽;猛兽发出一阵阵龇牙咧嘴的叫声,激荡在明梁平川河谷。突然!剑指向寅国步兵阵。“

    弓箭手准备,放!”“放!”“放!”......“

    弓开如秋月行天,箭去似流星落地。万箭齐发,箭雨以遮天避日之势飞入敌方阵。面对铺天盖日的箭簇,太宰巭立即用旗语传令三角方阵迅速变换呈“品”字战阵,把盾牌高举形成瓦型以挡箭林;坚硬的盾牌为方阵屏障。

    箭毕!只见箭镞齐簌簌地刺在盾牌却无法刺穿,数以万计竟弹落在地,兵卒损失甚少!

    穆公见此番状况,心稍感着急!

    便大声道:“长公子杨疾!本公命你率一万重骑从正面冲破敌方步兵方阵,待冲杀殆尽,本公亲率主力掩杀,直奔太宰巭老贼中军”

    话音刚落......但见身高七尺,满嘴络腮胡子,不是张飞,胜似张飞模样,虎背熊腰,魁梧身躯的长公子疾手持玄铁剑,上前领命。

    玄铁剑是由上古陨石经过烈火淬炼而成,剑鞘如同节节龙骨,剑身镌刻铭文。

    出鞘饮血养剑。

    进行战前动员。“今日之战,是我大夏国雪耻往日,收复失地的决战,成败在此一举。望众军将士浴血奋战,奋勇杀敌。”

    随我来!“杀!”.......“杀!”........战场杀声阵阵。

    引一万重装骑兵挥舞着矛戈如同猛虎下山,以雷霆之势扑向敌方三角战阵,大地颤栗,惊涛骇浪。

    此刻,太宰巭的中军护卫也是万箭齐发。

    弩发若碧涛吞日,矢飞超电掣风驰。

    公子疾的重骑士卒纷纷坠马死伤数千,然而!依然勇往直前,奋勇杀敌!

    面对来奔腾的铁骑,敌步卒方阵又变换为三三圆型阵型,形同铁桶;仿佛巨轮齿不停的旋转,惊天动地,气势磅礴。

    铁骑不断的冲击圆形方阵,一比一次猛烈,方阵也一次又一次变换方阵;几番猛攻后终于方阵撕开了一个口子。

    公子疾手擎玄铁剑一击必杀,以一挡十,杀得步卒片甲不留,血肉横飞。

    太宰巭示意其中军左翼中郎将龅牙,亲率重骑二万将公子疾团团围住。只见他英武矫健手端红樱金枪,领命后策马扬鞭。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战场杀声阵阵,战马纠纠!双方一时难分伯仲,各有胜负。穆公见此情形,心顿感欣喜;便命仲公子赫率轻骑二万从敌军中帐侧翼进攻,活捉公叔巭老贼。

    只见龙眉虎眼,耳坠如铃的公子赫厉马领命。

    “仲公子赫!本公命你率轻骑二万从敌军中帐侧翼进攻,活捉敌军主将,本公亲自率敢死之士从正面掩杀,直捣黄龙。

    “嘿!得令,公父!”

    战鼓隆隆,战旗猎猎;明梁平川河谷有双方四五万大军竞相厮杀,血流成河,染红了天也染红了地。

    酉时一刻!已是日薄西山,天色暗淡,残阳如血。双方各自打扫战场,清点残破的军械。

    随军而行的江庶子正陪伴老师太宰巭巡查战场,映入眼帘的是到处残肢断臂,雪染大地。骨骼清奇,身穿布衣的江城子在夕阳映衬下,一尘不染!

    “夏人,人人皆兵;人人视死如归,把生死置之度外。”

    “虽然手持原始的军械武器,甚至把赶农活的锄头、犁耙、扁*担等等”

    “甚至军中还有小孩,老叟拿着木剑木刀,上阵杀敌!”

    “而他们连基本的防护都没有,竟然一次又一次迎战号称天下第一的‘寅武卒’方阵!”

    在其身后传来老师的话:

    “江庶子,少说两句,切莫被他人听见!”

    “难道我大寅国牺牲的将士不如夏军英勇吗?”

    “不!老师。”

    “您看,夏军人人都有身首向前,无一人朝后!他们几乎是要害处正中箭,方停止进攻!”

    “那些身受数箭的,依然保持进攻态势!”

    “老师,我们不是与夏军作战,而是和整个夏国,夏人作战呐!”

    穆公中帐幕府鸣金收兵渐渐响起,宛如一声声哀鸣。

    将士们饥肠辘辘,精疲力竭,眼巴巴正等着粮食下灶,伤痕累累的战马等着喂食草料。

    此时此刻,明梁山平川河谷的夜幕垂帘,只听见一声声布谷鸟在歌唱,连星星懒得挣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