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无限,从帮超人谈恋爱开始
繁体版

66 天下粗定(大章)

    公元200年十二月十五,洛阳小雪。

    肖侃打着哈欠坐在新敲定的皇位上,口中呼出的热气在空荡荡的大殿里轻轻盘旋。

    那是吐纳呼吸法的周天旋律,南华仙人传给他的,距离二人约定的再次见面的日子,只剩下不到三个月了。

    而他手头上的事情却好像完全没有忙完的迹象。

    在邺城安抚好躁动不安的贵族之后,肖侃又忙着东征西讨,同时,迁都的议案也逐渐提上日程。

    许都太小,邺城偏东,长安虽好,但肖侃暂时不打算去边疆未定的地方。

    所以自然而然,东都洛阳成为了肖侃最好的选择。

    在那里重新营造新都的同时,肖侃提出了以工代赈的经济方案,借此收纳了一大批流民。

    在司隶重新被鲜活的人口注入生命的同时,粮草问题自然由已经安定年久的冀州、青州供应。

    冀州方面,自袁绍投降以来,地方上的反抗也只剩下零星的盗贼,幽州的袁熙虽然还有抵抗意志,但在肖侃的一次亲征中就举城投降了,据说,他还曾哭着求他的父亲袁绍向皇帝索要自己的妻子甄宓,回答他的是老父亲的一大耳刮子,这事情后来就没声音了,但在民间却被广为流传。

    皇帝好人妻的名头逐渐传播开来,许多当初求着要修仙名额的世家大族只恨当初送错了人,而听说了袁绍投降的消息后,并州的高干就赶紧把南匈奴教训了一顿,并把肖侃垂涎已久的蔡文姬给救了出来,当他带着佳人前往邺城请降的时候,肖侃出城十里以迎接,声势之浩大让世人从此晓得了什么叫十里长亭,只为搏妃子一笑。

    从此肖侃作为皇帝的花心大萝卜人设经过一番渲染,竟然变成了深情男人设,宫闱深闺,无不流传着肖侃与蔡文姬自幼相识,私定终生的传说本子,他们又哪里知道,那一天皇帝只是一时兴起,所以出驾巡銮,至于看望美人,只是其中的一道工序罢了。

    于是,大汉北方的冀州、幽州、并州悉平,青州刺史袁谭紧随其后的鞍马而降,而且这个时候肖侃还得到一则消息,那就是在他发兵北征的时候,袁谭确实试图过偷袭他的大本营,但是却被徐州牧刘备所阻止。

    整场战役的过程中,似乎也只有徐州牧刘备发兵响应过他。

    得知此事的肖侃不由大喜,好好好,不愧是史书上明确记载过三兴汉室的昭烈皇帝,就连在平行世界对汉室都这么忠诚,像那什么荆州刘表,益州刘焉,名为汉室宗亲,实为汉贼,自己迟早要剪除之。

    高兴之余,肖侃便忍不住宣他进京面圣,刘备也确实很给面子,在肖侃起驾前往洛阳的最后一个月之前,来到邺城与他会晤。对此肖侃高兴的直接从宝座上走下来,握着他的手直叫皇叔,力气大的差点没把他臂膀给扯下来。

    在刘备左下立着的两个大汉自然就是他的结拜兄弟张飞和关羽了,一个长得浓眉大眼的,头似豹,眼似环,一个面若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眉卧蚕,相貌堂堂,威风凛凛,不是那传说中的关张名将又能是谁?

    肖侃对自己能够亲眼见到小时候就崇拜的历史名人感到十分兴奋,像是打量模型一下围着两人左观右看,要不是碍于礼仪,他甚至要伸手上去捏个两下,不过这件事难不倒他,到时候下了朝,可以把这两员虎将召到身边慢慢的捏。

    对于这三人的封赏,肖侃自然也是毫不吝啬,肖侃一直都觉得像刘关张这样的天下豪杰若是不能坐拥天下,也该是为大汉开疆拓土之辈,并因此而名留青史。

    于是拜刘备为骠骑将军,都督使持节,领交州牧,奉旨讨伐荆州刘备,交州山越,在清理岭南杂夷的同时,往东南亚方向发展,宣夷王化,归土于汉。

    拜关羽为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领凉州牧,西域都护,不日西征大宛诸国,为大汉平定西疆。

    张飞,拜卫将军,持节,庲降都督,分益州为益、宁二州,领宁州牧,坐镇云南,讨刘璋,伐西南夷,与刘备遥相呼应。

    哦对了,还有云哥,但赵云此次没有随刘备来朝,可是肖侃一直以来都是赵子龙的脑残粉,所以也不管了,一并封赏。

    拜赵云为前将军,假节,扬州牧,讨伐孙策,清理山越!

    如此,天下之事都已经被刘备集团给包圆了,惊的朝堂上是一日三奏,恨不得指着刘备的屁股腚子骂,各路文武百官,拼了命的劝谏肖侃不能让一方军阀独大,肖侃才不管这些呢,横竖刘备也兴刘,别说他没这个心思,就是篡了又怎么着吧,一笔写不出两个汉字。

    把这些事情都安排好,肖侃唯一所担心的也就只剩下江东小霸王孙策和凉州马腾、韩遂了。

    七月,刘备集团重要成员聚首东都洛阳,大摆践行之宴,从此天各一方,终生恐怕再难相会。

    肖侃的汉室忠臣拯救进度因此上涨至少70%

    八月,益州牧刘璋遣使来降,肖侃暗纳,命令他将几位蜀川中的历史名臣送到东都,肖侃的忠臣拯救进度再涨,至75%。

    九月,刘表在赵云、张飞、刘备几人的联合大军下不敌,被擒送洛阳斩首。

    十月,张飞入蜀,顺道将出城迎接的刘璋给绑了输送东都,肖侃厚待之。

    十一月,赵云与孙策战于寿春,孙策败绩,退往南岸濡须口坚守......

    一桩桩一件件事情的发展都在按照肖侃的设想进行着,而与此同时,肖侃在兖州、冀州,司隶等地的基建建设、民生建设、宫廷建设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屯田、以工代赈、淘裁劣币,冶铸新币、新丝布绸,栽桑养蚕......

    肖侃甚至广纳百家术士,以道士方士为玄学院,一起进各地大山探寻硝石矿、银矿、煤矿、金矿,打算以此为基础成立最原始的矿产业。

    以医学家、墨家、阴阳家、杂学家为基础,成立科学院。

    以儒家、小说家为基础成立文学院。

    以法家为基础成立法学院。

    至此,以文官治天下,武将平天下的基本格局彻底形成,肖侃直至今年的十二月末还在不断笔不缀根的拟定大纲,笔墨文书铺了整整一座未央宫,其历史意义堪比子产铸刑于鼎,商鞅徙木立信,刘邦约法三章。

    能给未来带来多少影响,肖侃不敢肯定,但他坚信自己所付出的努力在短期内必然会给汉帝国注入一派生机,以为将来的帝国复兴做好准备。

    科技与修仙都要并举,所行的不过就是为帝国的发展留下两条后路,将来如果其中有一条路被彻底堵死了,汉帝国不至于走投无路,彻底泯灭。

    带着这样些许零零碎碎的想法,肖侃终于在来年立春之后彻底完成了自己在这个世界世俗界的任务。

    他觉得自己干预的已经够多的了,他相信自己安排的那些名臣的能力,他们都是经过历史书考验的,剩下的只需去等待时间的发酵,自己可以待在仙山一边修炼,一边观察着事态的发展,偶尔如果路线实在走歪了,也可以出山,以绝对实力一锤定音。

    二月下旬的时候,江东孙策投表来降,肖侃不允,他向来对江东那群二五仔没什么好感,再者孙策,人中龙虎也,不除他心中不安,于是写下一份诏书,命令孙策将大乔、小乔、步练师、孙尚香等一众女眷送来洛阳以示诚意,自己再考虑接不接受他的投降。

    哦对了,还有孙权那个黄口小儿,姑且先送到朕的宫中做一个小宦,等成年之后再看看他有没有想法,若是有想法一刀斩之,没有想法就留在身边做一个逗趣的弄臣也未尝不是一种乐趣。

    如此,到三月的时候肖侃终于将身后事情全部忙完,便带着东汉三名医、一众道士,和他们的研究成果,以及两万三千余名后宫成员,往长安进发,远远望去,甲骑如流,马车似水,辎重沿途堵塞,从洛阳一直到长安,都看不到断绝,千里之内,尽是黑茫茫如长线条一般的队伍在官道上行走。

    三月底,肖侃驾临长安,途径阿房宫前往骊山的时候,在山下题作一笔。

    却是曰:东风不与周郎便,阿房宫深锁二乔。

    后十月,赵云果于赤壁斩杀欲诈降烧船的孙策等人,至此江东悉平,世人闻之,皆称陛下神武,能未卜而知天下之事也。

    ......

    骊山。玄灵道观。

    此时的骊山山脉,远近观之都不似是清修之地,山下驻扎着大军,山腰是侍奉皇帝起居的姬妾宦官的行宫,山谷中还有数万随军而来的民夫,他们将参与此次以工代赈的巨大项目,挖掘秦始皇的寝陵。

    山顶上,除了真正具有修仙修道本事的玄灵道观,其他的冒牌货俱已被肖侃搞了拆迁,远远望去,秃噜一片,已成废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