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正德开始的锦衣卫
繁体版

第126章 所谓厚照

    朱厚照委实不太像是一个太子。

    相比较官场宫廷的规矩,他倒是更有几分江湖豪侠,兄弟义气的气质。

    但即便如此,这次也的确是惹到他的怒火。

    姜堰心中微叹,已然明白,这次已经如同血肉磨盘一样的株连洗牌,只怕是跟朱厚照也有几分关系。

    虽然朱厚照不喜欢参与政事,但是他的身份毕竟摆在那里,只是一个态度,就足够让刀更锋利几分。

    如今京城内但凡是涉及猎场的官员,几乎人人自危,每天在家中盘算着自己还有几天日子好活。

    这其中不知道多少人是真的全然无辜。

    姜堰虽然心中怜悯,但是却没有参与的念头。

    人保持一些善心是好事,但是前提是在不会危及自身的情况下,才能抱有这份善心。

    他姜堰并非什么恶人,但却也绝对不做主动寻死的烂好人。

    何况自己本身就和这件事情有所牵连,再敢多嘴,那真是自己往黄泉路狂奔,拉都拉不回来。

    “京城中这些将领,也的确是过于怠惰,清理一番,也算是好事。”姜堰勉强说道。

    朱厚照点了点头,脸上忽的露出笑容:“这次京城可是空出来了不少官职,我寻个由头,跟父皇说一声,给你提提官如何,要是不想做锦衣卫了也正是时候,

    金吾卫和其它几个卫所都空出不少位置,你若是答应,我便跟父皇说,咱们也好一块玩耍。”

    虽然姜堰现在也时常来东宫,但毕竟每次都得朱厚照专门传谕旨,也是麻烦。

    姜堰心中一动,却也真个思索起来。

    比起锦衣卫,做个宫内的卫所千户无疑要轻松不知凡几,什么事都不用自己操心。

    像是最近发生的事情,极其少见,百年难得一遇。

    要是真能脱出锦衣卫这个泥潭倒也是好事。

    毕竟做情报这一块的,做得越久也就越脏,能够从这个位置上安安稳稳安享晚年的都是凤毛麟角。

    可如果真的这么选,只怕是余生也就庸碌一生,在明朝这个漫长悠久的史书中,再也难以掀起一朵浪花。

    姜堰还在犹豫,太医院却是突然安静了不少,只见一道穿着明黄色龙袍的身影默不作声的从门外走了进来。

    只见他竖起手掌,示意姜堰莫要声张。

    朱厚照还不知道自己身后便是他的父皇,兀自说道:“我算是看得明白了,这些人真是无一人可信,你要是来了就好了,到时候咱们兄弟二人齐心协力,怕的谁来?”

    “下官愧不敢当兄弟二字,不过依我看来,有圣上护佑,那些宵小之徒,绝对不会有什么机会的。”姜堰连忙说道。

    朱厚照翻个白眼:“算了吧,这次我就差点没活着出来,不过倒也怪不得别人,说来也是我自己起了玩闹的心思,要不然护卫都在,谁还能动咱俩不成。”

    “殿下说的是。”姜堰无奈地叹了口气。

    想来这还是弘治第一次知道,原来之所以这么多护卫围在身边,朱厚照还能被刺客伤成这样,缘由竟然在这。

    只见弘治脸上原本的慈爱心疼消失不见,转而抬起右手,时而握拳,时而成掌。

    这个姿势姜堰很熟悉,前世自己父亲想打自己也是这么个样子。

    “刚才说的那事你怎么考虑的,赶紧说了得了,我这就让父皇给你安排个金吾卫统领的职位。”朱厚照还不知道自己已经是大祸临头。

    “我慎重的考虑过了,未曾完成圣上的吩咐之前,我是绝不可能当个逃兵的,殿下还是莫要再提。”姜堰正色道。

    “什么吩咐,陪着我玩耍不重要的多,你放心,这事包在我身上,哎呦,谁打我。”

    如同钢铁一般的巴掌拍在了朱厚照的后脑勺,打的朱厚照差点没趴在地上。

    刚要还手,朱厚照看清模样,顿时老实了。

    瞧着朱厚照这惫懒样子,弘治也懒得多说,只是指了指门外。

    朱厚照顿时老老实实的朝着门外走去,走到门口,却是忽然说道:“父皇,姜堰可是救了我两次,你可莫要害人。”

    “滚!”弘治咆哮一声,朱厚照连忙缩着头走了出去。

    姜堰却是心中涌出一股暖流,这家伙分明是怕自己出事,才特意多说了这么两句。

    等到朱厚照离开,姜堰连忙要翻身行礼。

    “你有病在身,免了。”弘治随口说道。

    他沉默片刻,忽然沉声说道:“朕,也得对你说声谢谢,若不是你,只怕是厚照真的活不下来。”

    “殿下吉人自有天相,便是没有我,也不会出事的。”姜堰恭维道。

    “这话混账的很,太假,要是你什么事都跟那群文官一样,朕要你还有什么用。”弘治眉头微皱。

    姜堰眨了眨眼,犹豫了下:“太子殿下实在是找死,无事生非,建议严加管教?”

    弘治脸上的肌肉抽搐了一下:“倒也,不必这么直言不讳。”

    正反话都给你说了,我还能说什么。

    姜堰明智的选择闭嘴。

    “当初朕给厚照起名,厚照的照字是取《周易》的‘大人以继明照于四方’和《尚书》的‘光被四表’之意,

    命名为厚照便是希望他四海虽广,兆民虽众,无不在于照临之下,而朕之主器,永为得人。”

    他微微一叹,“如今他所作所为,终究还是难免稚气。”

    “殿下年岁终究还是小了些,以后会好起来的。”姜堰低声道。

    “以后吗,或许吧,姜堰,你也不是第一次立功了,朕也信得过你,便许你伴驾太子,值卫东宫,另外此次救下太子,亦是功劳,便再赏你银五千两,绸四十匹。”

    这个数实在是有些小,就连弘治自己说完都觉得有点抹不开面。

    他干咳一声说道:“如今国库空虚,倒不是不想赏赐更多,实在是有心无力,至于官职,待到你从倭国回来,一并赏赐。”

    “臣明白。”纵然心中诽谤,面上姜堰还是表现得很是诚恳。

    “另外还有件事,需得你去解决。”弘治帝脸不红心不跳,继续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