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千古一相
繁体版

第四十八章 战事开端

    吕敏之得意的说道:“以后你可是要叫我,吕大夫了,我要在今天的早朝中,被秦王授予爵位。”

    “那就恭喜吕大夫了,我也能上早朝?”

    “当然不能,我可没有这么大的权利,你在外头等我就好。”

    “……”

    “你这是什么眼神?我这么早叫你来,是让你见见世面的,怎么感觉你还这么嫌弃呢?”

    到了地方,秦启在人群中驻足,吕敏之往大殿内走去。

    “我也看不到里面啊!全是人头,这怎么让我见世面。”秦启等着无聊,就在人群中走动,数人头消遣时间。

    “见什么世面啊!就和假期的景区一样。”

    他闲逛了许久,终于等到吕敏之从大殿中走出。

    “吕大夫,恭喜高升啊!”

    “哈哈哈!我离将军又进一步了,可惜今年攻打韩国没让我参战,要是让我继续参战,我指定能成为将军。

    韩国真的是自作自受啊!你不知道,朝堂上都吵起来了。”

    “等等!你可以把这些说给我听?”

    “这有什么的,都是朝堂上公开的话题,谁会不知道,这又不是什么保密事项。”

    秦启也是有兴趣的,想知道朝堂中吵什么:“是吗?那说给我听听。”

    “我从头和你说吧,秦王政元年时,韩国派遣了一个名叫郑国的人,来为秦国修建水渠,结果你猜怎么着?”

    “他是韩国派来的人。”

    吕敏之正准备张口说下去的话,被一下子卡在了喉咙中,他疑惑的看向了秦启。

    “我去!我怎么就口快了,不行!以后还是不能太放松了。”秦启反应过来赶忙解释道,“这我在刚才来找你时,听到有人说的,我就知道这个,快说说之后呢?怎么就吵起来了?”

    吕敏之也没有怀疑,继续说道:“这是韩国想着拖垮秦国的计谋,结果被发现了。

    然后昌文君提出建议,说要给韩国一个教训,让韩国知道,秦国不是靠这些小计谋就能拖垮的,所以要出兵攻打韩国。

    然后,又有人反对,说修水渠,肯定是有利于秦国的,这不可能是韩国的计谋,韩国不可能这么愚蠢。

    结果两方就为了打不打韩国而吵了起来。

    结果你也知道了,华阳太后,我爹,赵太后和秦王的同意下,要发兵攻打韩国,让他们看看秦国的国力,使他们不敢对秦国有非分之想。”

    秦启若有所思的点点头问道:“那郑国渠……不是,呃,那个水渠还继续修吗?”

    “修啊!水渠建成确实有利于秦国,听说因为郑国能力强,还让他继续参与修建呢。

    唉!可惜了,这次可是让蒙骜大将军前去征战,要是我能去就好了,肯定能学到很多东西。不行!我后面得去申请一下,我也要参战,上次那打魏国的战争太小了,时间全花在训练上了。”

    秦启看着满腹热血的吕敏之问道:“你不怕吗?上战场,万一就回不来了……”

    “怕什么!等我回家去,赶紧给我爹留个种,以此为要求,让他同意我我前往战场,我是要血战沙场的男人!”

    “……。”秦启看着他说不出话来。“这就是武痴吗?吕不韦怎么就会生出这样的儿子?这血统纯正吗?”

    “你这样看着我干什么?这都是和你学的。”

    “喂喂喂!你可别乱讲啊!我哪有这样教过你?我可担不起这个责任。”

    “你不是说过吗?抓住对方的需求,先是提出过分的要求,然后再根据对方需求,提出退一步的条件,这样对方就容易接受。

    虽然说,我爹不只我一个儿子,但这也算是他老人家的需求。”

    “……我去!要是他和吕不韦说是我教的,那我不得死在这里啊!!”秦启连忙撇清关系,“你别乱说啊!我从未教过你,我只是你的伴读。”

    “我知道!我知道!不会乱说的!”

    ……

    两人一路聊着,来到了学堂中,秦启还是老样子,坐在了最后一排靠窗的角落。

    吕敏之并没有忘记秦启的嘱托,学宫的先生刚进来,他就站起身说道:

    “先生!学生有一个问题想请教。”

    先生点了点头示意他继续问下去。

    “前些日子我去了战场,看到了很多的难民,我想问问,如果国家内发生了灾荒,出现大量难民,该如何处理呢?”

    “看来你对治国这方面感兴趣啊!正好,在座的各位都是有身份之人,都可能接触到此类事情,我就与众位说说。

    首先,出现灾荒,首要确保的就是,粮食!

    灾荒会导致粮食瞬间减产,从而导致粮价升高,而粮价升高才是出现大量灾民的原因,灾荒起始国家就需开仓放粮,大量的粮食填补灾荒导致的粮食空缺,将市场中的粮价维持在合理水平。

    这样就可以最大程度的避免民众恐慌,和灾民的出现,小灾害基本对国家无影响。

    当然,这不是我提出的,这是很早之前李悝所提出的平籴策略,你如果想深入了解如何执行,可去翻阅书籍,书籍中有记载。

    现今每个国家处理此事都有所不同,但都是围绕着粮食进行处理。

    好了!还有什么问题吗?”

    吕敏之也没有疑问了坐了下去,这时秦启站了起来问道:

    “先生,如果发生了大灾害,国内粮食因为各种原因,供给不足以降下粮价该如何是好?”

    秦启一直以来就没有提问过,这次他主动提问,不免引起了嬴政的侧目。

    “这位学生,你问的这种问题,就属于极端情况了,这种情况无法避平民落为灾民。”

    他继续问道:“那如果知道最近有大灾害要发生,能提前预防吗?我该如何将灾害的影响变为最小。”

    先生笑了笑道:“你这问题不实际,你要知道,灾害是无法提前预知的,不过确实有博士一直在探究,如何预知灾害。

    如若提前得知,那也不是你个人能解决的,那是国家君主考虑之事,一样的围绕着粮食处理就可!”

    “先生,学生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