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千古一相
繁体版

第十三章 主角登场

    此时秦启与吕敏之正在赶来的路上。

    “大人,我去学堂需要注意什么吗?”

    “不需要,只是在那听先生说话而已。

    哦!有一点,你不要叫我大人了,学堂内不弄这一套,都以名相称,你以后正常叫我就行,要是我以后做了将军,叫我敏之大将军就行。”

    就算吕敏之这样说,秦启心中依旧是很不安心,反正他是做好打算了,绝对不出头,不引起他人的注意,猥琐发育就行。

    “我怎么还有种小学分班后,即将走进新班级时的感觉?我都毕业多久了。”

    秦启跟在吕敏之身后,踏入群英聚集的贵族学堂。

    学堂内所有人的目光,都齐刷刷的看向秦启。

    “???”

    秦启感受着众人的目光,脑子里只有问号,一下子就愣住了。

    吕敏之对此场景也是摸不着头脑,回头看了看秦启。

    “喂!你们看我做什么???看的不应该是吕敏之吗?我,我这是什么地方引起你们注意了?”

    秦启低头检查了一下自己的穿着,并没有发现什么问题,又抬头看了看。

    “我这也没有特殊标记啊!我差点以为我头顶一个主角光环呢?”

    这些人的注视,又让秦启想到了第一天那时,被一群裸男注视的感觉,总觉得浑身不自在。

    他扫视一圈,赶紧在最后排靠窗的空位处坐下。

    还好秦启没有失去最基本的判断力,要是他在慌乱下,直接坐在了第一,这可就闹大了。

    就算秦启坐在最后面,众人视线依旧时不时看过来,他又狐疑抬头看了看自己头顶。

    “我这上来就引起注意了?到底是什么情况啊?难道是因为我的美貌??”

    众人正准备询问,但教学的先生已进门,他们只能坐回座位上,憋住询问的冲动。

    这位老师面对众多身份高贵的人,并没有怯场。

    “很好!我是新任先生,曾在稷下学宫担任先生之职,你们称呼我为齐先生便可。

    能来这的想必也清楚规矩,我便不重复诉说。”

    因为这位齐先生的到来,秦启也得以缓口气,放松了一些。

    “今天我们来讲讲,礼,法。

    所有人都是有恶的一面,而礼就是为了不让恶的那一面显现,从而制定出的规则。

    有一人捕获野兽,而另一人无所获,此人定然是想吃肉食,然他并不会去偷抢,那是因为他知道这样做是不对的,这便是礼。

    而法,便是人们违反了礼,所制定的惩罚。

    ……

    礼,可让人区别于野兽,无礼的人与野兽无异……”

    齐先生讲了很多,也举了大量的例子,以便与学生理解。

    然后便开始提问,让众人举一个自己守礼的例子。

    场中的学生都在积极地表现,想借此机会引起他人的注意。

    “学生不以权势欺人,这便是守礼。”

    “我出门穿着得体,这也是守礼。”

    “学生见到长辈,与熟知的同辈,会上前问好。”

    ……

    似乎是所有老师都有种特殊能力,点名时,都能注意到那个最不想被点到的人。

    而这位齐先生同样有这项能力,他开口说道:

    “那位坐于最后的学士,似乎是没有理解?来,你来说说礼是什么?”

    这点名确实很有水平,秦启刚才真的是没有认真听讲,他的精力总是被嬴政吸引,加上他一直在观察同班学生,他想知道,这里有没有自己听过的人物。

    “我都这么低调了,你怎么还能注意到我啊!”

    既然秦启被点名了,也只能站起身回答问题:

    “抱歉先生!是学生启愚笨了。”

    齐先生也并未责怪,他又举了一个例子,然后问道:“可明白?”

    “先生,学生明白了,比如,先生叫我回答问题,学生自知,如若不回答问题是不好的,而我起身回答,这就是守礼。”

    齐先生点点头道:“孺子可教也。”

    秦启算是糊弄过去了,默默坐下,又缩在了他人身后。

    当然也是有些人,有着自己的理解,或为博取嬴政的关注,对齐先生的观点进行反驳的。

    “齐先生,学生认为人性非恶,人性为善。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我曾是孩提时,见屋门前有饥者,会给予食物,然现已成童,我再次见到饥者,却不会送出食物,因为我需要考虑更多了。”

    齐先生问道:“可有学士不认同?”

    然后又有人站起身进行反驳。

    “不然!年幼时,世人常为琐事与兄弟争斗,而随着人的成长,受到了好的教导,此事便会逐渐减少,所以人性为恶,需教要学加以伪正。”

    ……

    紧接着,这堂课向着辩论赛方向转变,齐先生也未阻止,还变成辩论赛的主持者。

    虽然他受到荀子影响,支持性恶之说,但他还是很乐意看到这场景的,对于这种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学生开始辩论,就可引发思考,那他的教学就是成功的。

    在场的学生,从一开始想获取他人的关注,现在却已然忘记自己最初的目的,个个不论身份,争论的面红耳赤。

    要不是有齐先生在场主持管教,他们甚至会打起来。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这个话题总是不完的,齐先生见达到了教学效果,便打断了争辩。

    甚至是话题终止了,他们也在不断地思考更有力的证明,从而反驳对方。

    连吕敏之都被带动,而且他就是最冲动的那个,他被反驳了好几次,秦启在最后面,都能看见他那涨红的脸。

    不过,也有几位没有被带动的人,嬴政便是其中之一,他并没有表达自己的观点,只是一直在旁听。

    当然秦启也算是一个,主要的原因,是他的心思都不在课堂上,他只想着隐藏自己的存在感。

    这场辩论过后,齐先生给了大家一些休息时间。

    在休息时间时,不少人又重新开始了争辩,连一开始好奇秦启身份的事,也被忘记了。

    秦启在最后面,可以很好的观察这些学生,他很轻易就能看出这些人的变化。

    “这位稷下学宫的先生,果真是厉害!不愧是最高等学府的老师,要是不点我名那就更好了。他们也没有关注我了,混过去就好了。”

    然而,吕敏之的叫喊,再次让秦启成为焦点。

    “启!你来!和他们讲讲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