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清搞基建
繁体版

第124章扩岛(2)

    以后大型飞机用到的土地也是非常多的,目前在岛上,修建的房子是越来越高。

    很多房子修建到了四十层,但是架不住来到岛上的老百姓多,朱敏谨慎的开发土地,房子修建搞了。

    飞机起飞也就很困难,朱敏只能将天空和地下一起发展,地下可以修建十层,但是里面潮湿。

    住人肯定不好,于是将四轮马车放在下面,可以当一个停车场,如今发动机搞出来。

    电梯也安装在里面,车停在下面可以做电梯上来,地下的二到三层居住百姓,可以开商店。

    如今地下商场越来越受,到当地的百姓欢迎,朱敏知道这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将商场建设在公路的下面。

    能够抗住航空炸弹的轰炸,高架桥公路也在修建,目的就是节省土地的使用,朱敏搞这些基础建设。

    也是因为自己有雄厚的经济基础,就像铁路修建几条,都是从空中或者是山体穿过。

    以后有了汽车,高架桥现在修建,比以后的改造成本要少很多,扩建修岛也要一同跟进。

    朱敏这边在搞,小蝶在那边同样在搞,一些钱一点的地方,用混疑土和石头沉入海底。

    能够扩大多少就扩大多少,道光皇帝让大清的步兵多搞一些石头出售给朱敏,还有大树。

    而朱敏也照单全收,给道光皇帝解决了财政危机,一些浅滩,被朱敏扩建起来。

    飞机制造厂也转移到了这里,经过朱敏有计划的扩岛,一些重要工厂全都搬离了原来的地方。

    比如发动机工厂,发电机工厂,火车制造厂,全都转移到了沙漠尽头这边,空出来的土地。

    朱敏让人拆掉房子,修建第一个大型飞机场,朱敏计划要将工业园也搬离过去。

    反正现在有了火车,工人要想回家,坐火车也就就一天的时间就到了,拆掉的工厂。

    那些建筑物也被运送到,海边继续填在海里,在扩岛的过程,石匠师傅也总结出来一些经验。

    当他们把这些经验汇报给朱敏,要在一千米深的地方继续扩岛,朱敏经过慎重考虑。

    有挺着大肚子来到现场看过后,才同意继续扩岛,要知道现在在一千米深的海底,扩岛是有技术的。

    这不是在二十一世纪,危险程度很高,石匠师傅来到技术制造中心,要求技术人员。

    给他们制造打桩设备,在海地打桩难度很大,朱敏也参考现代人工填海,将一套打桩图纸交给技术制造中心。

    没有几天的功夫,就制造出来,石匠师傅开始了他们的工作,将打好的桩放在海底,钢筋混疑土制作出来的桩放下去。

    然后开始搅拌混疑土,和石头也一同放在海底,水泥都是特种水泥,沉入海底后快速凝固。

    继续操作,一层又一层的混疑土和石头垒积起来,形成一座岛屿,然后给上面铺三米深的泥土,再将大树种下去。

    用朱敏的空间水浇灌,让大树更加繁茂生长,在十九世纪能够人工填海也就只有朱敏他们能够有这样的技术。

    虽然中间还是有牺牲,但是朱敏给的抚恤金还是很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