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火星
繁体版

新新生代

    地质学家根据在地层中所发现化石族群的不同,将地球历史分为“冥古代、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及新生代”,每一代再细分为若干“纪”。

    冥古代,有些科学家称其为地球的天文时期、或地球的前地质时期、或前太古代、或原太古代。从公元前46亿年至公元前38.5亿年期间,为地球形成时期。

    冥古代与太古代的时间界限是38.5亿年前。太古代与元古代的时间界限是25亿年前。(1.22~1.07)+1.5xN亿年前,太阳系进入银河系旋臂—英仙座旋臂,太阳系走出英仙座旋臂就是太阳系在围绕银河系中心公转轨道上引力最大的一段时期,此时太阳系引力变大,太阳核聚变反应增强,地球气候变暖,有利于生物生存。N取25时就是冥古代与太古代的时间界限。N取16时就是太古代与元古代的时间界限。N取3时就是元古代与古生代的时间界限。N取1时就是古生代与中生代的时间界限。N取0时就是中生代与新生代的时间界限。

    现在的中生代与新生代的时间界限划分为6500万年前,太阳系进入银河系旋臂—半人马座旋臂,这是有点问题的。

    达尔文的“讨厌之谜”——被子植物大爆发就发生在这里,所以中生代与新生代的界限也应该在这里,1亿年前,而不是6500万年前,白垩纪在这里应该划分成两个纪。

    根据我的界限划分公式(1.22~1.07)+1.5xN亿年前,冥古代时期:46~38.5亿年前,所以冥古代时期太阳系围绕银河系中心公转了5周,冥古代存在的时间是5银河年。太古代时期:38.5~25亿年前,所以太古代时期太阳系围绕银河系中心公转了9周,太古代存在的时间是9银河年。元古代时期:25~5.57亿年前,所以元古代时期太阳系围绕银河系中心公转了13周,元古代存在的时间是13银河年。古生代时期:5.57~2.57亿年前,所以古生代时期太阳系围绕银河系中心公转了2周,古生代存在的时间是2银河年。中生代时期:2.57~1.07亿年前,所以中生代时期太阳系围绕银河系中心公转了1周,中生代存在的时间是1银河年。预测新生代时期:1.07~—0.43亿年前,所以新生代还能存在4300万年,到太阳系走出银河系旋臂—英仙座旋臂时结束。到时候会出现另一个达尔文的“讨厌之谜”(开花植物的突然出现),另一次生物大灭绝,地球历史进入“新新生代”。

    泥盆纪脊椎动物登陆迈出从鱼到人关键一步。可以将古生代在志留纪与泥盆纪之交划分成两个代。5.57~4.07亿年前为一个代,4.07~2.57亿年前为一个代。

    古生代分为早古生代和晚古生代,早古生代包括寒武纪、奥陶纪和志留纪;晚古生代包括泥盆纪、石炭纪和二叠纪。

    早古生代和晚古生代应该变成两个代。建议将早古生代称为“远生代”,时期5.57~4.07亿年前,包括寒武纪、奥陶纪和志留纪;晚古生代称为“古生代”,时期4.07~2.57亿年前,包括泥盆纪、石炭纪和二叠纪。

    这样显生宙就包括:远生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各个代都是太阳系围绕银河系中心公转一周,一银河年。即显生宙以来,太阳系围绕银河系中心公转一周,一银河年就是地球历史上的一代。各个代包括三个纪(白垩纪从距今1亿年前后划分为两个纪)。

    显生宙以来生物演化:第一代(远生代),寒武纪生命大爆发,裸蕨植物时代;第二代(古生代),泥盆纪脊椎动物登陆,蕨类植物时代;第三代(中生代),恐龙崛起,裸子植物时代;第四代(新生代),哺乳动物崛起,被子植物时代。太阳系围绕银河系中心公转一周,一银河年1.5亿年就是一代。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对于生物的演化,显生宙以来一银河年就是一代。在一银河年中随着太阳系引力的变化,生物经历冰室时期和温室时期,历经大灭绝和辐射演化。

    地球历史隐生宙和显生宙就包括:冥古代、太古代、元古代、远生代、古生代、中生代及新生代。

    4300万年后,地球历史进入“新新生代”。